【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地水土流失治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治理
,尤其是一种山地水土流失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气候的变化和人为因素对植被的破坏,全国很多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近些年来,广大技术人员对水土流失治理的研究从未中断,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方法。例如,马好在《迁西县经济林坡地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及效果》(河北林业科技)一文中介绍了名为“围山转”的坡地水土流失治理方法。虽然这种治理方法效果明显,但是其土石方作业量大,治理过程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山地水土流失治理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减少水土流失治理过程的土石方作业量,有效的降低治理成本。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山地水土流失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A、绘制治理地区的等高线,沿着等高线开挖深度为30~50cm、宽度为10~25cm的沟渠,相邻沟渠的间距不小于25m;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地水土流失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绘制治理地区的等高线,沿着等高线开挖深度为30~50cm、宽度为10~25cm的沟渠,相邻沟渠的间距不小于25m;B、在沟渠中浇筑混凝土基座(1),在混凝土基座(1)内插接预制的混凝土插块(2),混凝土插块(2)上设置有挂孔(3),相邻沟渠中的混凝土插块(2)之间绑扎纵向铺设的稻草绳(4),稻草绳(4)固定在挂孔(3)上,相邻稻草绳(4)之间绑扎有若干条横向铺设的稻草绳(4),全部稻草绳(4)交叉铺设划分出栽种网格;C、在栽种网格内按照600~900公斤/亩施加有机肥,然后覆盖至少10cm厚的土层,浇水后静置7~10天;D、在栽种网格中移栽乔木类树苗,在相邻栽种网格之间播撒灌木类种子;E、进行后期的树木养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水土流失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混凝土基座(1)包括底面的斜面部(5),斜面部(5)朝向坡顶的一侧高度高于朝向坡底的一侧高度,斜面部(5)上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限位凸缘(6),斜面部(5)位于两个限位凸缘(6)之间的区域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孔(7),混凝土基座(1)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孔(8),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8)内安装有滤网(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地水土流失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会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