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福建牡蛎和熊本牡蛎种间杂交生产三倍体牡蛎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1454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福建牡蛎和熊本牡蛎种间杂交生产三倍体牡蛎的方法,属于水产养殖品种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优良四倍体福建牡蛎的获得,亲本的强力优选、亲本培育、人工授精与孵化和幼体培育;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熊本牡蛎的雌性亲本与四倍体福建牡蛎的雄性亲本杂交获得三倍体熊福牡蛎,一方面在保持熊本牡蛎口感细腻可口的基础上,解决个头小、生长速度慢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三倍体高度不育的特性,获得可全年上市的熊福杂交三倍体牡蛎。可全年上市的熊福杂交三倍体牡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福建牡蛎和熊本牡蛎种间杂交生产三倍体牡蛎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品种遗传育种
,具体涉及一种福建牡蛎和熊本牡蛎种间杂交生产三倍体牡蛎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又称葡萄牙牡蛎,属牡蛎科(Ostridae),巨蛎属(Crassostrea),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高温高盐海域,主要是福建省,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等优点,是我国重要的牡蛎养殖品种。
[0003]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属牡蛎科(Ostridae),巨蛎属(Crassostrea),主要分布在日本名海、朝鲜半岛以及我国中南部海域,适高温、中高盐海域,主要是浙江省。在国外已成为重要的牡蛎养殖品种。熊本牡蛎相较于长牡蛎和福建牡蛎,个头偏小、肉质细腻可口,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0004]三倍体贝类具有三套染色体,因此性腺高度不育具有生长快和高度不育的优良养殖性状,并且糖原含量高,具有更好的口感。在贝类养殖中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0005]四倍体福建牡蛎具有四套染色体,可以通过三倍体牡蛎的卵子和正常的二倍体精子受精,抑制极体释放获得(CN100415085C,CN107494358A,CN109730008A,CN113016673A),目前生产四倍体福建牡蛎的诱导方法存在不稳定、存活率或成功率很低的局限性,不能获得足够的四倍体福建牡蛎,无法进行必要的优选和种间杂交,尚未见报道生产大量稳定的四倍体福建牡蛎方法。
[0006]不同学者对二倍体熊本牡蛎和二倍体福建牡蛎的种间杂交进行了初步研究,目前国内还未有熊本牡蛎(

)与四倍体福建牡蛎(

)杂交生产熊福三倍体牡蛎的报道。需要一个稳定的高效的福建牡蛎四倍体生产和熊福种间杂交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四倍体福建牡蛎和熊福杂交生产三倍体牡蛎的方法,为牡蛎养殖提供优良的福建牡蛎四倍体和熊福杂交三倍体。
[0008]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9]一种福建牡蛎和熊本牡蛎种间杂交生产三倍体牡蛎的方法,它包括优良四倍体福建牡蛎的获得,亲本的强力优选、亲本培育、人工授精与孵化和幼体培育;
[0010]所述的优良四倍体福建牡蛎的获得:先用26℃高温刺激三倍体福建牡蛎5天,再把三倍体福建牡蛎放在23℃的水温下促熟30

40天,取三倍体雌贝卵子中直径最大的1/3和二倍体福建牡蛎的精子受精;从受精后5分钟起,用0.5

0.8mg/L细胞松弛素B(CB)或30

80mg/L6

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处理受精卵15分钟,抑制第一极体排放;室内培育阶段温度23℃,盐度30

,幼虫附着变态后,在海上养殖到成贝;
[0011]所述亲本的强力优选: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确认成体的四倍体福建牡蛎,选择个体最大的10%作为种贝促熟,同时选择熊本牡蛎个体最大的10%为种贝促熟;
[0012]所述亲本培育:进行亲本性腺促熟时,为使熊本牡蛎和福建牡蛎性腺发育同步,熊本牡蛎比福建牡蛎早促熟30

40天,根据熊本牡蛎性腺发育情况开始四倍体福建牡蛎的性腺促熟工作,促熟时,四倍体福建牡蛎先用27℃高温刺激7天,再把水温每天降1度、逐渐降至24℃培育30

40天至性腺发育成熟,盐度30

;二倍体熊本牡蛎亲本培育初始温度16℃,后逐渐升温至27℃;初始盐度盐度24

26

,15天后盐度调整为正常海水盐度30

32

,培育至性腺发育成熟;
[0013]所述人工授精与孵化:选用个体最大的前10%熊本牡蛎的雌贝,收集卵子,收集的卵子在海水中浸泡40

60分钟进行熟化;选择个体最大的前10%四倍体福建牡蛎雄贝,获取精子;按每个卵子200个活跃精子的比例进行授精,整个授精、孵化过程采用过滤并紫外线消毒的海水,温度27℃,盐度24

,受精卵孵化密度50个卵/毫升;
[0014]所述幼体培育:前期幼虫培养密度10

15个/毫升,温度27℃,盐度24

,金藻为开口饵料,随着幼虫生长,调整幼虫培养密度,饵料投喂量应逐渐增加;幼虫壳长150μm以上时调整培育池的温度和盐度,温度每天降低0.5℃,降至23

24℃,盐度每天调整0.5,调整至与养殖海域盐度相差≤2。
[0015]进一步,所述的亲本培育中,观察熊本牡蛎性腺组织液变少、卵细胞清晰或精子活跃度高时,开始四倍体福建牡蛎的性腺促熟工作。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采用独特的三倍体福建牡蛎亲本促熟方法,先用26℃海水激发性腺发育,使性腺发育更快,获得更多更好的卵子;现有技术方法采取自然成熟的三倍体,无法获得大量高质量卵子;2)选择卵子大的前1/3三倍体福建牡蛎雌贝所产生的卵子,卵子大成熟度高,更有利于四倍体福建牡蛎存活;现有技术没有筛选卵子的大小。用三倍体福建牡蛎卵子诱导四倍体福建牡蛎最关键的制约点是无法获得大量卵子。这两点创新使得本专利技术可以获得和利用大量高质量三倍体福建牡蛎卵子,获得大量纯种四倍体福建牡蛎,且能正常养殖到成体,为选择优良的四倍体福建牡蛎做杂交牡蛎奠定基础。
[0018]熊福杂交三倍体可以用正常的二倍体杂交精卵通过抑制第二极体诱导产生,但人工诱导的熊福杂交三倍体倍化率和成活率低,无法应用于大规模生产。本专利技术通过用强力优选的四倍体福建牡蛎和优选的二倍体熊本牡蛎杂交,用四倍体福建牡蛎高浓度精子提高熊本牡蛎卵子的受精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生产优良杂交熊福三倍体牡蛎的方法。
[0019]将熊本牡蛎的雌性亲本与四倍体福建牡蛎的雄性亲本杂交获得三倍体熊福牡蛎,一方面在保持熊本牡蛎口感细腻可口的基础上,解决个头小、生长速度慢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三倍体高度不育的特性,获得可全年上市的熊福杂交三倍体牡蛎。
[0020]具体实施案例
[0021]以下实施案列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和展示,而非限制。
[0022]实施例1
[0023]一种生产福建牡蛎和熊本牡蛎种间杂交三倍体牡蛎方法,它包括优良四倍体福建牡蛎的获得,亲本的优选、亲本培育、人工授精与孵化和幼体培育。
[0024]1)四倍体福建牡蛎的获得:2019年2月,取鉴定好的2龄人工诱导的三倍体福建牡蛎120只,2龄二倍体福建牡蛎50只,分别放入盐度32

,温度16℃的亲贝培育池中,二倍体福建牡蛎按常规方法培育,三倍体福建牡蛎的培育方式为:先静置一天,从第2天起每天升
温5℃,到第3天达到26℃,在26℃保持5天,从第8天起,把水温降到23℃,每天投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福建牡蛎和熊本牡蛎种间杂交生产三倍体牡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优良四倍体福建牡蛎的获得,亲本的强力优选、亲本培育、人工授精与孵化和幼体培育;所述的优良四倍体福建牡蛎的获得:先用26℃高温刺激三倍体福建牡蛎5天,再把三倍体福建牡蛎放在23℃的水温下促熟30

40天,取三倍体雌贝卵子中直径最大的1/3和二倍体福建牡蛎的精子受精;从受精后5分钟起,用0.5

0.8mg/L细胞松弛素B或30

80mg/L 6

二甲基氨基嘌呤处理受精卵15分钟,抑制第一极体排放;室内培育阶段温度23℃,盐度30

,幼虫附着变态后,在海上养殖到成贝;所述亲本的强力优选: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确认成体的四倍体福建牡蛎,选择个体最大的10%作为种贝促熟,同时选择熊本牡蛎个体最大的10%为种贝促熟;所述亲本培育:进行亲本性腺促熟时,为使熊本牡蛎和福建牡蛎性腺发育同步,熊本牡蛎比福建牡蛎早促熟30

40天,根据熊本牡蛎性腺发育情况开始四倍体福建牡蛎的性腺促熟工作,促熟时,四倍体福建牡蛎先用27℃高温刺激7天,再把水温每天降1度、逐渐降至24℃培育30

40天至性腺发育成熟,盐度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希瑞李雅林郭小雨魏颖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前沿海洋种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