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大水体的贝类幼虫换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6522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贝类育苗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大水体的贝类幼虫换水装置。包括挂壁底座、充气管、过滤装置、排水管及供气系统;挂壁底座设置于养殖池内且挂置于池壁上;过滤装置放置于挂壁底座上,用于养殖贝类幼虫;排水管的一端与过滤装置连接,另一端置于池壁的外侧;充气管设置于挂壁底座上并且位于过滤装置的外侧;供气系统与充气管连接,供气系统为充气管供气,从而在过滤装置的周围形成气泡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随拆随装,通过增大滤水筛绢面积,通过充气搅动水体,防止贝类幼虫在筛绢网上的粘附,降低换水对幼虫造成的伤害,减少操作人工,提高换水效率。提高换水效率。提高换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大水体的贝类幼虫换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贝类育苗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大水体的贝类幼虫换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贝类育苗车间进行培育海水增养殖优质品种和繁育健康苗种,换水是贝类育苗车间的必须操作环节,由于传统的滤鼓等换水装置换水效率较低,而且在虹吸换水时,贝类幼虫容易吸附到滤鼓的筛绢面,导致幼虫堆积缺氧死亡。因此设计一种过水面大,且能避免筛绢对幼虫的吸附,可以有效避免因为换水对贝类幼虫的伤害,减少车间操作人工,具有较大现实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大水体的贝类幼虫换水装置,该换水装置可以随拆随装,通过增大滤水筛绢面积,通过充气搅动水体,防止贝类幼虫在筛绢网上的粘附,降低换水对幼虫造成的伤害,减少操作人工,提高换水效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适用于大水体的贝类幼虫换水装置,包括挂壁底座、充气管、过滤装置、排水管及供气系统;
[0006]所述挂壁底座设置于养殖池内且挂置于池壁上;
[0007]所述过滤装置放置于挂壁底座上,用于养殖贝类幼虫;
[0008]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过滤装置连接,另一端置于所述池壁的外侧;
[0009]所述充气管设置于所述挂壁底座上并且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外侧;
[0010]所述供气系统与所述充气管连接,所述供气系统为充气管供气,从而在所述过滤装置的周围形成气泡幕。
[0011]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滤鼓和筛绢,所述滤鼓的底部及外圆周上包覆有筛绢。
[0012]所述滤鼓为采用不锈钢制成的圆柱形骨架。
[0013]所述滤鼓的鼓深为40

50cm;所述筛绢的规格为100

300目。
[0014]所述排水管为倒U型结构,且挂置于所述池壁上;所述排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过滤装置连通,排水口置于所述池壁的外侧。
[0015]所述排水管为PVC管,直径为9

15cm。
[0016]所述挂壁底座包括圆环形底座及与所述圆环形底座连接的倒U型挂壁件,所述倒U型挂壁件挂置于所述池壁上。
[0017]所述充气管设置于所述圆环形底座的外圆周上。
[0018]所述充气管的管壁上布设有纳米微孔。
[0019]所述供气系统包括供气软管、供气主管及气泵,其中供气主管通过气泵与气源连接,所述供气软管的一端与所述充气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供气主管连通。
[0020]本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0021]1.本技术的不锈钢材质骨架可以为换水装置提供坚固有效支撑,筛绢可以随幼虫生长和筛绢破损程度自由更换,增加换水装置整体使用寿命。
[0022]2.本技术的鼓体设计增大了滤水面积,提高了换水效率。
[0023]3.本技术的充气系统形成致密气泡幕,可以有效防止有在换水时幼虫在筛绢上的粘附,降低了对幼虫的伤害。
[0024]4.本技术的挂壁底座和过滤装置可以自由拆装,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一种适用于大水体的贝类幼虫换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中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中挂壁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为挂壁底座,101为圆环形底座,102为倒U型挂壁件,2为充气管,3为过滤装置,301为滤鼓,302为筛绢,4为供气软管,5为控制阀,6为供气主管,7为气泵,8为排水管,9为池壁,10为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30]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大水体的贝类幼虫换水装置,包括挂壁底座1、充气管2、过滤装置3、排水管8及供气系统,挂壁底座1设置于养殖池内且挂置于池壁9上;过滤装置3放置于挂壁底座1上,用于养殖贝类幼虫;排水管8的一端与过滤装置3连接,另一端置于池壁9的外侧;充气管2设置于挂壁底座1上并且位于过滤装置3的外侧;供气系统与充气管2连接,供气系统为充气管2供气,从而在过滤装置3的周围形成气泡幕。
[0031]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供气系统包括供气软管4、供气主管6及气泵7,其中供气主管6通过气泵7与气源连接,供气软管4的一端与充气管2连通,另一端与供气主管6连通。具体地,供气主管6可同时给多个充气管2供气,且通过控制阀5控制,充气管2的管壁上布设有纳米微孔。
[0032]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过滤装置3包括滤鼓301和筛绢302,滤鼓301的底部及外圆周上包覆有筛绢302。
[0033]具体地,滤鼓301为采用不锈钢制成的圆柱形骨架。滤鼓301的鼓深为40

50cm;筛绢302的规格为100

300目。
[0034]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排水管8为倒U型结构,且挂置于池壁9上;排水管8的进水口与过滤装置3连通,排水口10置于池壁9的外侧,使用时同排水系统相连。具体地,排水管8为PVC管,直径为9

15cm。
[0035]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挂壁底座1包括圆环形底座101及与圆环形底座101连接的两个倒U型挂壁件102,两个倒U型挂壁件102挂置于池壁9上。充气管2绑缚于或胶连在圆环形底座101的外圆周上,充气时能形在圆环形底座101的周边形成致密气泡幕。
[0036]具体地,圆环形底座101的直径为40

50cm,倒U型挂壁件102采用直径为0.5

1cm的
不锈钢条制成。倒U型挂壁件102的顶端距圆环形底座101的距离为30

40cm,倒U型挂壁件102的两臂距离等同于育苗池的池壁9的厚度。
[0037]过滤装置3在使用时卡在挂壁底座1上,不用时可以自由拆装,挂壁底座1起到支撑作用。本技术适合日常换水水体大的大型贝类育苗车间,装置操作简单、方便移动,换水效率高,同时通过纳米微孔氧管释放的气泡,可以有效防止虹吸换水时贝类幼虫在滤鼓壁上的粘附,降低换水对幼虫造成的伤害,减少车间操作人工。
[003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扩展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大水体的贝类幼虫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挂壁底座(1)、充气管(2)、过滤装置(3)、排水管(8)及供气系统;所述挂壁底座(1)设置于养殖池内且挂置于池壁(9)上;所述过滤装置(3)放置于挂壁底座(1)上,用于养殖贝类幼虫;所述排水管(8)的一端与所述过滤装置(3)连接,另一端置于所述池壁(9)的外侧;所述充气管(2)设置于所述挂壁底座(1)上并且位于所述过滤装置(3)的外侧;所述供气系统与所述充气管(2)连接,所述供气系统为充气管(2)供气,从而在所述过滤装置(3)的周围形成气泡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水体的贝类幼虫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3)包括滤鼓(301)和筛绢(302),所述滤鼓(301)的底部及外圆周上包覆有筛绢(3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大水体的贝类幼虫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鼓(301)为采用不锈钢制成的圆柱形骨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大水体的贝类幼虫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鼓(301)的鼓深为40

50cm;所述筛绢(302)的规格为100

300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希瑞付杰刘磊纪右康张守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前沿海洋种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