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修理坞内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0238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修理坞内防护装置,包括坞墙,所述所述坞墙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坞墙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离软垫,所述隔离软垫的顶部固定有弹力橡胶管,所述弹力橡胶管的靠两侧位置均套设有连接套,所述坞墙两侧的靠顶部位置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坞墙内靠顶部的位置设置有连杆。该船舶修理坞内防护装置,通过弹力橡胶管、连杆、阻尼减震轮、滑杆以及缓冲弹簧的设计,使得本装置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不仅能够对撞击时产生的冲力进行缓冲消减,更避免了船体与墙壁之间直接硬性接触的情况出现,从而极大的减少了本装置因碰撞造成损坏的情况出现,避免给使用者造成额外的损失,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修理坞内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船舶
,具体为一种船舶修理坞内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船舶,各种船只的总称。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内部主要包括容纳空间、支撑结构和排水结构,具有利用外在或自带能源的推进系统。外型一般是利于克服流体阻力的流线性包络,材料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更新,早期为木、竹、麻等自然材料,近代多是钢材以及铝、玻璃纤维、亚克力和各种复合材料。
[0003]船舶在维修时需要用到修理坞。然而,现有的修理坞缺乏相应的防护装置,因船舶在靠近修理坞时,有时会与修理坞的墙壁发生碰撞,碰撞时强烈的冲力以及船体与墙壁之间的硬性接触,会导致船体的结构发生形变或者掉漆的情况,给使用者造成额外的损失,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船舶修理坞内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修理坞内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修理坞缺乏相应的防护装置,因船舶在靠近修理坞时,有时会与修理坞的墙壁发生碰撞,碰撞时强烈的冲力以及船体与墙壁之间的硬性接触,会导致船体的结构发生形变或者掉漆的情况,给使用者造成额外的损失,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使用需求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修理坞内防护装置,包括坞墙,所述坞墙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坞墙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离软垫,所述隔离软垫的顶部固定有弹力橡胶管,所述弹力橡胶管的靠两侧位置均套设有连接套,所述坞墙两侧的靠顶部位置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坞墙内靠顶部的位置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活动槽且与连接套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底部的靠两侧位置均通过铰接块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阻尼减震轮,所述阻尼减震轮的底部与坞墙内的底部接触,所述坞墙内底部的靠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焊接板,两个焊接板相对一侧的靠顶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靠近支撑杆的一端套设有滑杆。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船舶修理坞内防护装置,通过弹力橡胶管、连杆、阻尼减震轮、滑杆以及缓冲弹簧的设计,使得本装置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不仅能够对撞击时产生的冲力进行缓冲消减,更避免了船体与墙壁之间直接硬性接触的情况出现,从而极大的减少了本装置因碰撞造成损坏的情况出现,避免给使用者造成额外的损失,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
[0009]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0]图4为图2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1]图中:1、坞墙;2、隔离软垫;3、弹力橡胶管;4、连接套;5、活动槽;6、连杆;7、支撑杆;8、阻尼减震轮;9、焊接板;10、套杆;11、滑杆;12、支撑弹簧;13、滚珠;14、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船舶修理坞内防护装置,包括坞墙1,坞墙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坞墙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离软垫2,隔离软垫2的顶部固定有弹力橡胶管3,弹力橡胶管3的靠两侧位置均套设有连接套4,坞墙1两侧的靠顶部位置均开设有活动槽5,坞墙1内靠顶部的位置设置有连杆6,连杆6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活动槽5且与连接套4固定连接,连杆6底部的靠两侧位置均通过铰接块活动连接有支撑杆7,支撑杆7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阻尼减震轮8,阻尼减震轮8的底部与坞墙1内的底部接触,坞墙1内底部的靠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焊接板9,两个焊接板9相对一侧的靠顶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套杆10,套杆10靠近支撑杆7的一端套设有滑杆11。
[0014]本技术中:连接套4的形状为环形,连接套4与弹力橡胶管3之间为固定连接;通过连接套4的设置,对弹力橡胶管3进行支撑。
[0015]本技术中:连杆6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12,支撑弹簧12的底部与坞墙1固定连接;通过支撑弹簧12的设置,对连杆6进行支撑。
[0016]本技术中:滑杆11的内壁与套杆10接触,滑杆11与套杆10之间滑动连接;通过套杆10的设置,对滑杆11进行支撑。
[0017]本技术中:滑杆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珠13,滚珠13的底部与坞墙1内的底部接触;通过滚珠13的设置,减少滑杆11的摩擦力,使得滑杆11在滑动时更加便利。
[0018]本技术中:两个滑杆11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4,两个缓冲弹簧14相背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焊接板9固定连接;通过缓冲弹簧14的设置,能够对冲力进行缓冲。
[0019]工作原理:当船舶维修需要靠岸时,使用者先通过弹力橡胶管3两端的接水管,将弹力橡胶管3内加满水,之后使用者使用者胶塞将加水管给轻微堵住,之后当船体与坞墙1发生碰撞时,船体会先与弹力橡胶管3接触,此时弹力橡胶管3内充满水,利用水流对冲击时的绝大部分的冲力和震动进行消减,同时弹力橡胶管3两侧的外接管处于微限位状态,当弹力橡胶管3受到压力时,水流就会将胶塞顶开从两侧的外接管处向外排出,从而达到保护弹力橡胶管3的作用,使得弹力橡胶管3不会被压爆能够长久的进行使用,且弹力橡胶管3受到碰撞时,也会产生一定的位移,这样就会带动连接套4上的连杆6移动,通过连杆6移动带动支撑杆7移动,通过支撑杆7移动带动阻尼减震轮8进行滚动,通过阻尼减震轮8滚动,将受到震感吸走并导走,且阻尼减震轮8向两侧滑动时就会与滑杆11产生接触,从而抵动滑杆11进行移动,通过滑杆11移动带动缓冲弹簧14进行压缩,对震感再次进行吸收缓冲。
[0020]综上所述:该船舶修理坞内防护装置,通过弹力橡胶管3、连杆6、阻尼减震轮8、滑杆11以及缓冲弹簧14的设计,使得本装置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不仅能够对撞击时产生的冲力进行缓冲消减,更避免了船体与墙壁之间直接硬性接触的情况出现,从而极大的减少了本装置因碰撞造成损坏的情况出现,避免给使用者造成额外的损失,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从而解决了现有的修理坞缺乏相应的防护装置,因船舶在靠近修理坞时,有时会与修理坞的墙壁发生碰撞,碰撞时强烈的冲力以及船体与墙壁之间的硬性接触,会导致船体的结构发生形变或者掉漆的情况,给使用者造成额外的损失,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使用需求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修理坞内防护装置,包括坞墙(1),其特征在于:所述坞墙(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坞墙(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离软垫(2),所述隔离软垫(2)的顶部固定有弹力橡胶管(3),所述弹力橡胶管(3)的靠两侧位置均套设有连接套(4),所述坞墙(1)两侧的靠顶部位置均开设有活动槽(5),所述坞墙(1)内靠顶部的位置设置有连杆(6),所述连杆(6)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活动槽(5)且与连接套(4)固定连接,所述连杆(6)底部的靠两侧位置均通过铰接块活动连接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阻尼减震轮(8),所述阻尼减震轮(8)的底部与坞墙(1)内的底部接触,所述坞墙(1)内底部的靠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焊接板(9),两个焊接板(9)相对一侧的靠顶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套杆(10),所述套杆(10)靠近支撑杆(7)的一端套设有滑杆(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海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