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向同性加压装置、各向同性加压装置用收容容器、各向同性加压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0051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可以对被处理物进行加压处理及加热处理的各向同性加压装置、各向同性加压装置用收容容器以及各向同性加压处理方法。加压装置(1)具有压力容器(2)和收容容器(50)。收容容器(50)具有第一流路(L1)、第二流路(L2)、第一止回阀(503)、第二止回阀(504)。由于加压时的压力容器(2)的处理空间(S1)与收容容器(50)的收容空间(S2)之间的压力介质的流动限制在第一流路(L1),因此,预先将热水与被处理物(W)一起投入到收容容器(50)的收容空间(S2)内,由此在加压时可以对被处理物(W)进行加热处理。处理。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各向同性加压装置、各向同性加压装置用收容容器、各向同性加压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各向同性加压装置、各向同性加压装置用收容容器、各向同性加压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有以对附着于食品等被处理物的微生物进行杀菌为目的而对被处理物实施加压处理(HPP处理:High pressure Processing)的加压装置(各向同性加压装置)。在这样的加压装置中,被处理物收容在筒状的压力容器内,通过将压力介质封入所述压力容器内从而实施加压处理。这种加压处理与高温的加热处理相比较,食品的味道、口感及风味等受损较少而有效,但是难以对具有耐压性的菌(例如,孢子菌)进行杀菌。
[0003]对此,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对如上所述的加压处理组合100℃以下的加热处理来灭掉孢子菌的技术。具体而言,公开了在100℃以下的温度条件下对被处理物进行100kg/cm2以上的静水压处理之后,在55℃到10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1分钟以上的加热处理的技术。
[0004]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6

153880号。
[0005]专利文献1中并没有公开可以对被处理物进行如上所述的加压处理及加热处理的具体的加压装置。此外,以往想要对被处理物实施加压处理及加热处理,压力容器需要具备高隔热性及高耐压性,存在装置的大型化及成本增加的问题,因此没有实用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对被处理物进行加压处理及加热处理的各向同性加压装置、各向同性加压装置用收容容器以及各向同性加压处理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各向同性加压装置,使用压力介质对被处理物进行各向同性加压处理,该各向同性加压装置包括:压力容器,其形成有可以接收压力介质的处理空间;以及收容容器,被配置于所述压力容器的所述处理空间,并且形成有可以收容所述被处理物的收容空间,其中,所述收容容器具有:第一流路,将所述收容空间和所述处理空间互相连通;第二流路,独立于所述第一流路而被设置,并将所述收容空间和所述处理空间互相连通;第一止回阀,其被配置在所述第一流路,在所述处理空间的压力高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压力的情况下,在阻止所述第一流路中的从所述收容空间向所述处理空间的压力介质的流动的状态下容许所述第一流路中的从所述处理空间向所述收容空间的压力介质的流动,而在所述处理空间的压力为所述收容空间的压力以下的情况下,阻止所述第一流路中的所述处理空间与所述收容空间之间的压力介质的流动并将所述收容空间密封;以及第二止回阀,其被配置在所述第二流路,在所述收容空间的压力高于所述处理空间的压力的情况下,在阻止
所述第二流路中的从所述处理空间向所述收容空间的压力介质的流动的状态下容许所述第二流路中的从所述收容空间向所述处理空间的压力介质的流动,而在所述处理空间的压力为所述收容空间的压力以上的情况下,阻止所述第二流路中的所述处理空间与所述收容空间之间的压力介质的流动并将所述收容空间密封。
[0008]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各向同性加压装置用收容容器,其可装拆地安装于各向同性加压装置中的压力容器,其中,所述各向同性加压装置使用压力介质对被处理物进行各向同性加压处理,所述压力容器包含圆筒状的内周面,且在内部形成有可以收容所述被处理物的处理空间。该各向同性加压装置用收容容器包括:收容空间;第一流路,将所述收容空间和所述处理空间互相连通;第二流路,独立于所述第一流路而被设置,并将所述收容空间和所述处理空间互相连通;第一止回阀,其被配置在所述第一流路,在所述处理空间的压力高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压力的情况下,在阻止所述第一流路中的从所述收容空间向所述处理空间的压力介质的流动的状态下容许所述第一流路中的从所述处理空间向所述收容空间的压力介质的流动,而在所述处理空间的压力为所述收容空间的压力以下的情况下,阻止所述第一流路中的所述处理空间与所述收容空间之间的压力介质的流动并将所述收容空间密封;以及第二止回阀,其被配置在所述第二流路,在所述收容空间的压力高于所述处理空间的压力的情况下,在阻止所述第二流路中的从所述处理空间向所述收容空间的压力介质的流动的状态下容许所述第二流路中的从所述收容空间向所述处理空间的压力介质的流动,而在所述处理空间的压力为所述收容空间的压力以上的情况下,阻止所述第二流路中的所述处理空间与所述收容空间之间的压力介质的流动并将所述收容空间密封。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各向同性加压处理方法,使用压力介质对被处理物进行各向同性加压处理,该各向同性加压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步骤,分别准备压力容器和收容容器,其中,在所述压力容器形成有可以接收压力介质的处理空间,在所述收容容器形成有可以收容所述被处理物的收容空间,所述收容容器包含将所述收容空间和所述收容容器的外部连通的至少一个流路;被处理物收容步骤,将所述被处理物收容于所述收容容器的收容空间内,并将第一压力介质填充到所述收容空间;收容容器配置步骤,将包含所述被处理物在内的所述收容容器配置在所述压力容器的所述处理空间内;以及加压处理步骤,将温度被设定为低于所述第一压力介质的第二压力介质供给到所述压力容器的所述处理空间并对该第二压力介质进行加压,在容许所述第二压力介质从所述处理空间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流路流入所述收容空间的情况下,对所述收容容器内的所述被处理物实施各向同性加压处理。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同性加压装置的立体图。
[001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同性加压装置的压力容器及收容容器的剖视图。
[0012]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同性加压装置的收容容器的剖视图。
[0013]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变形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同性加压装置的收容容器的剖视图。
[0014]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变形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各向同性加压装置的收容容器的剖视
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压装置1(冷各向同性加压装置、各向同性加压装置)。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压装置1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压装置1的压力容器2及收容容器50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压装置1的收容容器50的剖视图。加压装置1使用压力介质对被处理物W进行各向同性加压处理。
[0016]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处理对象的被处理物W为食品,但被处理物W可以是食品以外的产品(例如饮料),也可以是金属粉末、陶瓷粉末等无机物(无机粉末)。
[0017]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加压装置1包括压力容器2(图2)、收容容器50以及加压装置主体100(图1)。加压装置主体100包括压力框架10、搬入用导轨11、搬出用导轨12、移动用导轨13、供排水组件31(压力介质供给机构)、泵组件32(加压机构)、控制部35。
[0018]压力容器2在内部收容被处理物W,并对被处理物W实施各向同性加压处理。压力容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 一种各向同性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压力介质对被处理物进行各向同性加压处理,其包括:压力容器,其形成有可以接收压力介质的处理空间;以及收容容器,被配置于所述压力容器的所述处理空间,并且形成有可以收容所述被处理物的收容空间,其中,所述收容容器具有:第一流路,将所述收容空间和所述处理空间互相连通;第二流路,独立于所述第一流路而被设置,并将所述收容空间和所述处理空间互相连通;第一止回阀,其被配置在所述第一流路,在所述处理空间的压力高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压力的情况下,在阻止所述第一流路中的从所述收容空间向所述处理空间的压力介质的流动的状态下容许所述第一流路中的从所述处理空间向所述收容空间的压力介质的流动,而在所述处理空间的压力为所述收容空间的压力以下的情况下,阻止所述第一流路中的所述处理空间与所述收容空间之间的压力介质的流动并将所述收容空间密封;以及第二止回阀,其被配置在所述第二流路,在所述收容空间的压力高于所述处理空间的压力的情况下,在阻止所述第二流路中的从所述处理空间向所述收容空间的压力介质的流动的状态下容许所述第二流路中的从所述收容空间向所述处理空间的压力介质的流动,而在所述处理空间的压力为所述收容空间的压力以上的情况下,阻止所述第二流路中的所述处理空间与所述收容空间之间的压力介质的流动并将所述收容空间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各向同性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容器由热导率低于所述压力容器的材料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各向同性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容器具有:收容容器主体,其具有界定所述收容空间的圆筒状的内周面,并且形成有容许所述被处理物通过的至少一个开口部,以便将所述被处理物配置在所述收容空间;以及至少一个开闭构件,以可以开闭所述至少一个开口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收容容器主体,其中,所述第一流路及所述第二流路分别被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开闭部件,所述第一止回阀及所述第二止回阀与所述第一流路及所述第二流路相对应而分别被安装在所述至少一个开闭部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各向同性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容器主体的所述至少一个开口部通过所述收容容器主体的轴向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被开口而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开闭构件以可以开闭所述至少一个开口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收容容器主体的所述至少一个端部。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各向同性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介质供给机构,向所述压力容器的所述处理空间供给压力介质;以及加压机构,对被供给到所述处理空间的压力介质进行加压。6.一种各向同性加压装置用收容容器,其特征在于,可装拆地安装于各向同性加压装
置中的压力容器,其中,所述各向同性加压装置使用压力介质对被处理物进行各向同性加压处理,所述压力容器包含圆筒状的内周面,且在内部形成有可以收容所述被处理物的处理空间,所述各向同性加压装置用收容容器包括:收容空间;第一流路,将所述收容空间和所述处理空间互相连通;第二流路,独立于所述第一流路而被设置,并将所述收容空间和所述处理空间互相连通;第一止回阀,其被配置在所述第一流路,在所述处理空间的压力高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压力的情况下,在阻止所述第一流路中的从所述收容空间向所述处理空间的压力介质的流动的状态下容许所述第一流路中的从所述处理空间向所述收容空间的压力介质的流动,而在所述处理空间的压力为所述收容空间的压力以下的情况下,阻止所述第一流路中的所述处理空间与所述收容空间之间的压力介质的流动并将所述收容空间密封;以及第二止回阀,其被配置在所述第二流路,在所述收容空间的压力高于所述处理空间的压力的情况下,在阻止所述第二流路中的从所述处理空间向所述收容空间的压力介质的流动的状态下容许所述第二流路中的从所述收容空间向所述处理空间的压力介质的流动,而在所述处理空间的压力为所述收容空间的压力以上的情况下,阻止所述第二流路中的所述处理空间与所述收容空间之间的压力介质的流动并将所述收容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一也南野友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