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湿地微生物活性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9875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湿地微生物活性的系统,解决了现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湿地内的微生物活性低下,湿地内的通氧量低以及不能对太阳能进行利用,使外界空气充斥在湿地内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湿地,湿地内固定连接有若干隔板,若干隔板将湿地划分为若干培养区,隔板上固定连接有有若干隔离网板,湿地内固定连接有若干透气管,若干透气管上均开设有若干通气孔,若干透气管相互连通,透气管右端均和固定连接湿地内的通风管相连,透气管左端和固定连接在湿地内的排风管固定连通,培养区内均置有若干蚯蚓,培养区上端均种植有若干水生植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洁,具有极高的普适性。具有极高的普适性。具有极高的普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湿地微生物活性的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提高湿地微生物活性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湿地是一种利用了天然湿地系统净化污水的特点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到由于自然供氧不足、填料易板结堵塞、微生物数量尤其是脱氮除磷类细菌数量不足,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污水的达标处理,造成占地面积大、处理效率低等技术问题。
[0003]湿地去除有机物和含氮化合物中近80%是依靠微生物去除,微生物是湿地的净化主体。
[0004]但是现有的提高湿地微生物活性的系统多存在以下问题:
[0005]1、在对污水和湿地进行微生物分解的过程中,由于污水中含氧量低,导致微生物的活性低、分解效率低;
[0006]2、湿地内的微生物的密度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导致微生物的活性低,同时导致微生物生存率低下;
[0007]3、在对湿地进行供养的过程中,不能对外界风能直接进行利用,同时由于通过排风扇通风时,排风扇需要外接电源,耗费能源,不能对太阳能进行有效的利用。
[0008]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湿地微生物活性的系统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湿地微生物活性的系统,有效的解决了在现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湿地内的微生物活性低下,湿地内的通氧量低以及不能对太阳能进行利用,使外界空气充斥在湿地内部的问题。/>[0010]本技术包括湿地,所述的湿地内固定连接有若干隔板,若干所述的隔板将所述的湿地划分为若干培养区,所述的隔板上固定连接有有若干隔离网板;
[0011]所述的湿地内固定连接有若干透气管,若干所述的透气管上均开设有若干通气孔,若干所述的透气管相互连通,所述的透气管右端均和固定连接所述的湿地内的通风管相连,所述的透气管左端和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湿地内的排风管固定连通;
[0012]所述的培养区内均置有若干蚯蚓,所述的培养区上端均种植有若干水生植物;
[0013]所述的湿地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的进水管和外界排污管相连通,所述的湿地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污管。
[0014]优选的,所述的通风管上端固定连接有锥形支撑架,所述的锥形支撑架外侧同轴固定连接有锥形导流套,所述的锥形支撑架上端转动连接有和所述的通风管连通的微风驱动套,所述的微风驱动套内固定连接有螺旋桨叶。
[0015]优选的,所述的排风管上端固定连接有排风帽,所述的排风帽上开设有若干排气
孔,所述的排风帽内转动连接有排风扇,所述的排风扇和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排风帽内的驱动电机相连,所述的驱动电机外接电源。
[0016]优选的,所述的排风管上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的排风管左侧的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和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支撑板下端的蓄电池相连,所述的蓄电池和所述的驱动电机相连。
[0017]优选的,所述的排污管上开设有若干渗水孔,若干所述的渗水孔绕所述的排污管半圆形分部,所述的渗水孔位于所述的排污管上半部分,所述的排污管左端固定连接有排污阀。
[0018]优选的,所述的水生植物为芦苇、黄菖蒲、美人蕉。
[0019]优选的,所述的蚯蚓置于湿地表层以下50cm区域内,芦苇下方床层高度≥50cm;
[0020]所述的蚯蚓的接种密度为15条/m3。
[0021]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提高湿地微生物活性的系统进行改进,通过设置隔板、隔离网板、透气管、通气孔、通风管和排风管有效的解决了微生物在湿地内均匀分布、对湿地内部持续供氧的问题;通过设置锥形支撑架、锥形导流套、微风驱动套和螺旋桨叶有效的解决了对外界微风进行收集,并将外界空气通过通气管进入湿地内的问题;通过增设排风扇和排风帽有效的解决了气体在湿地内持续更新的问题;通过设置支撑板和太阳能电池板以及蓄电池有效的解决了对太阳能进行收集利用、电能储存以及提高供氧效率的问题;通过设置渗水孔有效的解决了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排放的问题;且结构简洁稳定,具有极高的普适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剖视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湿地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通风管及其连接件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排风管及其连接件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底隔板及其连接件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6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0029]实施例一,本技术为一种提高湿地微生物活性的系统,包括湿地1,所述的湿地1用于注入生活污水和养殖微生物,所述的湿地1内固定连接有若干隔板2,若干所述的隔板2将所述的湿地1划分为若干培养区3,通过所述的培养区3对所述的湿地1进行分区域处理,使各个所述的培养区3内的微生物能够单独生存,所述的隔板2上固定连接有有若干隔离网板4,使各个所述的培养区3内的微生物能够单独生存,使所述的微生物在所述的培养区3不会相互移动,使所述的微生物在所述的湿地1内出现分布不均的问题;
[0030]所述的湿地1内固定连接有若干透气管5,所述的透气管5预先置于所述的湿地1内
部,通过所述的透气管5向所述的湿地1内筒空气,若干所述的透气管5上均开设有若干通气孔6,使进入所述的透气管5内的空气通过所述的通气孔6向所述的湿地1内发散,提高所述的湿地1内的含氧量,进而使所述的湿地1内的微生物能够进行有氧呼吸,使所述的微生物在所述的湿地1内的活性增强,若干所述的透气管5相互连通,所述的透气管5右端均和固定连接所述的湿地1内的通风管7相连,所述的透气管5左端和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湿地1内的排风管8固定连通,所述的通风管7、透气管5和所述的排风管8相连通,使气体经过所述的通风管7进入所述的透气管5,然后通过所述的排风管8排向外界,实现所述的湿地1内的空气的流动,保证对所述的湿地1内的含氧量;
[0031]所述的培养区3内均置有若干蚯蚓,通过所述的蚯蚓对湿地1内的污水进行处理分解,所述的培养区3上端均种植有若干水生植物9,通过所述的水生植物9的生长,使所述的水生植物9的根部向所述的湿地1内生长,所述的水生植物9根系的酶系统可促进污染物的水解和分解,有利于微生物进一步的降解脱除,同时也避免了湿地1表层出现板结,影响湿地1内部的溶解氧和透气性;
[0032]所述的湿地1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0,通过所述的进水管10向所述的湿地1内注入生活污水,同时所述的进水管10和外界排污管11相连通,将外界生活污水及时排向所述的湿地1内,所述的湿地1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污管11,使分解完成后的生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湿地微生物活性的系统,包括湿地(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地(1)内固定连接有若干隔板(2),若干所述的隔板(2)将所述的湿地(1)划分为若干培养区(3),所述的隔板(2)上固定连接有有若干隔离网板(4);所述的湿地(1)内固定连接有若干透气管(5),若干所述的透气管(5)上均开设有若干通气孔(6),若干所述的透气管(5)相互连通,所述的透气管(5)右端均和固定连接所述的湿地(1)内的通风管(7)相连,所述的透气管(5)左端和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湿地(1)内的排风管(8)固定连通;所述的培养区(3)内均置有若干蚯蚓,所述的培养区(3)上端均种植有若干水生植物(9);所述的湿地(1)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0),所述的进水管(10)和外界排污管(11)相连通,所述的湿地(1)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污管(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湿地微生物活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管(7)上端固定连接有锥形支撑架(12),所述的锥形支撑架(12)外侧同轴固定连接有锥形导流套(13),所述的锥形支撑架(12)上端转动连接有和所述的通风管(7)连通的微风驱动套(14),所述的微风驱动套(14)内固定连接有螺旋桨叶(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湿地微生物活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风管(8)上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凤禧刘小珍宋金红李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宜居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