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度可调的农村黑臭水体修复用人工生态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707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浮床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深度可调的农村黑臭水体修复用人工生态浮床,包括设置在水面上的浮床骨架,安装在所述浮床骨架上用于提供浮力的飘浮单元,以及安装在所述飘浮单元上能够调节深度的种植单元;所述浮床骨架包括多条间隔均匀且飘浮在水面上的第一连接筋条,多条间隔均匀且与所述第一连接筋条交叉连接的第二连接筋条;所述飘浮单元包括飘浮主体,多个设置在所述飘浮主体下端的飘浮气囊,设置在所述飘浮主体侧面与浮床骨架连接的弹性连接件;本装置能够实现对种植篮深度快速精准的调节控制,且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操作性强。操作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度可调的农村黑臭水体修复用人工生态浮床


[0001]本技术涉及生态浮床
,具体是涉及一种深度可调的农村黑臭水体修复用人工生态浮床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大量污染物不断排入房前屋后的沟渠坑塘中,造成水环境污染。水体黑臭是水体污染的一种极端现象,从形成机理上,主要是在缺氧或厌氧状况下,水体内有机污染物发生系列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的结果,水体溶解氧显著降低,导致水体发黑发臭。研究表明当认为水体中当DO<2.0mg/时,表示河流处于黑臭状态。当前,广大农民群众正面临着因生态环境问题而带来的生理、心理双重威胁,研究与开展一种适合农村的黑臭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变得尤为重要。
[0003]通常情况采用生态浮床对农村的黑臭水体进行修复处理,不仅具有一定的景观观赏性,还能利用水生植物对水体进行净化,完成对黑臭水体的处理。
[0004]现有技术中提供的生态浮床当铺设在水面上后便不能对浮床内种植单元的深度进行调节,也有部分生态浮床能够实时调节,但是其结构复杂,导致实时调节较为麻烦,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提供的生态浮床对种植篮进行实时调节较为麻烦,工作量大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深度可调的农村黑臭水体修复用人工生态浮床,包括设置在水面上的浮床骨架,安装在所述浮床骨架上用于提供浮力的飘浮单元,以及安装在所述飘浮单元上能够调节深度的种植单元;
[0007]所述浮床骨架包括多条间隔均匀且飘浮在水面上的第一连接筋条,多条间隔均匀且与所述第一连接筋条交叉连接的第二连接筋条,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筋条、第二连接筋条上与飘浮单元连接的第一连接环;
[0008]所述第一连接筋条与第二连接筋条交叉形成网格;
[0009]所述飘浮单元包括设置在网格内的飘浮主体,多个设置在所述飘浮主体下端的飘浮气囊,设置在所述飘浮主体侧面与第一连接环对应设置的第二连接环,以及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环、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环的弹性连接件;
[0010]所述飘浮主体中心开设有连接种植单元的安装孔;飘浮主体位于所述安装孔两侧分别垂直设有限位通孔;所述飘浮主体上端面设有固定支架;
[0011]所述种植单元包括自上至下贯穿安装孔进入水面下的种植篮,设置在所述种植篮两侧且位于限位通孔正下方的连接耳片,两个垂直设置且下端贯穿限位通孔与连接耳片活动连接的升降螺杆,活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且套设在升降螺杆上的传动轮,以及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且与所述传动轮连接的动力组件;
[0012]所述升降螺杆与传动轮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动力组件通过向传动轮提供旋转动力控制升降螺杆升降。
[00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上垂直设置有检测升降螺杆升降高度的线位移传感器。通过线位移传感器的设置能够准确得到升降螺杆在传动轮驱动下升降的距离,结合动力组件有利于对种植篮的调节深度进行准确的控制。
[0014]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筋条、第二连接筋条均为具有弹性的连接锁链。通过具有弹性的连接锁链固定飘浮主体,实用性强,能够有效提高浮床整体的韧性,提高在水面上的抗冲击能力。
[0015]进一步地,所述飘浮气囊包括设置在飘浮主体下端面且开口朝下的圆形保护盖,设置在所述圆形保护盖下端面的扁平状气囊。通过圆形保护盖、扁平状气囊的设置能够大幅提高飘浮主体的载重能力,确保在调节种植篮深度中有足够的排水量,从而产生足够的浮力保持浮床整体平面的稳定。
[0016]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组件采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集成化程度高,自带变速系统,在提供足够的驱动扭矩下体积相对较小,因此重量相对较轻,实用性强,且便于进行远程控制。
[0017]进一步地,弹性连接件包括弹簧本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弹簧本体两端与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连接的挂钩。通过弹簧连接能够有效提高浮床的抗冲击力,有效防止水面振荡在浮床内部产生应力,造化损毁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深度可调的农村黑臭水体修复用人工生态浮床,该装置通过升降螺杆与传动轮之间螺纹连接,利用动力组件驱动传动轮实现对种植篮深度的快速调节;结合线位移传感器,能够实现对种植篮任何时候快速精准的调节控制;并且本装置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
[0019]通过对种植篮深度的上下调节能够有效提升生态浮床对黑臭水体处理的灵活性,相对于传统生态浮床能够有效提高对黑臭水体的修复质量。该装置通过第一连接筋条、第二连接筋条以及弹性连接件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整个浮床的抗冲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浮床在剧烈冲击下不发生损坏,提高浮床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飘浮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种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

浮床骨架、10

第一连接筋条、11

第二连接筋条、12

第一连接环、13

网格、2

飘浮单元、20

飘浮主体、200

安装孔、201

限位通孔、202

固定支架、21

飘浮气囊、210

圆形保护盖、211

扁平状气囊、22

第二连接环、23

弹性连接件、3

种植单元、30

种植篮、31

连接耳片、32

升降螺杆、33

传动轮、34

动力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深度可调的农村黑臭水体修复用人工生态浮床,包括设置在水面上的浮床骨架1,安装在浮床骨架1上用于提供浮力的飘浮单元2,以及安装在飘浮
单元2上能够调节深度的种植单元3;
[0025]如图1所示,浮床骨架1包括5条间隔均匀且飘浮在水面上的第一连接筋条10,5条间隔均匀且与第一连接筋条10交叉连接的第二连接筋条11,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筋条10、第二连接筋条11上与飘浮单元2连接的第一连接环12;
[0026]第一连接筋条10与第二连接筋条11交叉形成网格13;
[0027]如图2所示,飘浮单元2包括设置在网格13内的飘浮主体20,4个设置在飘浮主体20下端的飘浮气囊21,设置在飘浮主体20侧面与第一连接环12对应设置的第二连接环22,以及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环12、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环22的弹性连接件23;
[0028]如图3所示,飘浮主体20中心开设有连接种植单元3的安装孔200;飘浮主体20位于安装孔200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度可调的农村黑臭水体修复用人工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水面上的浮床骨架(1),安装在所述浮床骨架(1)上用于提供浮力的飘浮单元(2),以及安装在所述飘浮单元(2)上能够调节深度的种植单元(3);所述浮床骨架(1)包括多条间隔均匀且飘浮在水面上的第一连接筋条(10),多条间隔均匀且与所述第一连接筋条(10)交叉连接的第二连接筋条(11),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筋条(10)、第二连接筋条(11)上与飘浮单元(2)连接的第一连接环(12);所述第一连接筋条(10)与第二连接筋条(11)交叉形成网格(13);所述飘浮单元(2)包括设置在网格(13)内的飘浮主体(20),多个设置在所述飘浮主体(20)下端的飘浮气囊(21),设置在所述飘浮主体(20)侧面与第一连接环(12)对应设置的第二连接环(22),以及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环(12)、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环(22)的弹性连接件(23);所述飘浮主体(20)中心开设有连接种植单元(3)的安装孔(200);飘浮主体(20)位于所述安装孔(200)两侧分别垂直设有限位通孔(201);所述飘浮主体(20)上端面设有固定支架(202);所述种植单元(3)包括自上至下贯穿安装孔(200)进入水面下的种植篮(30),设置在所述种植篮(30)两侧且位于限位通孔(201)正下方的连接耳片(31),两个垂直设置且下端贯穿限位通孔(20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娅王思宇冯慧娟白杨高红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