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网联车辆后装线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732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网联车辆后装线控装置,属于智能驾驶线控设备技术领域,由底座、插孔、伺服电机和驱动器构成,插孔靠近底座的一侧与其固定连接,伺服电机与底座固定连接,驱动器与底座固定连接,伺服电机的上表面与驱动器固定连接,底座远离插孔的一侧设置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包括连接柱和橡胶块,连接柱靠近底座的一侧与其固定连接。橡胶块靠近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设置的减震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线控装置在安装时直接与安装处接触,日常使用的过程中线控装置会受到车身产生的震动,当线控装置与其碰撞后易造成内部零件的细微错位,从而减少线控装置的使用寿命的问题。线控装置的使用寿命的问题。线控装置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网联车辆后装线控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智能驾驶线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网联车辆后装线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线控是机电行业特定短语,指机电控制里边的一种物理控制方式,主要是指信号发生器与信号接收器之间的连接方式是通过线缆或其他动作传到物体进行连接的。
[0003]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线控装置在安装时直接与安装处接触,日常使用的过程中线控装置会受到车身产生的震动,当线控装置与其碰撞后易造成内部零件的细微错位,从而减少线控装置的使用寿命,对此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线控装置在安装时直接与安装处接触,当线控装置与其碰撞后易造成内部零件的细微错位,而提出的一种智能网联车辆后装线控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网联车辆后装线控装置,它是由底座、插孔、伺服电机和驱动器构成,插孔靠近底座的一侧与其固定连接,伺服电机与底座固定连接,驱动器与底座固定连接,伺服电机的上表面与驱动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远离插孔的一侧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连接柱和橡胶块,所述连接柱靠近底座的一侧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块靠近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设置的减震弹簧,橡胶块靠近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连接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轨,滑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滑轨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固定块。
[0006]所述减震弹簧远离橡胶块的一侧与连接柱固定连接,滑块与连接柱的内壁滑动连接,复位弹簧靠近连接柱的一侧与固定块固定连接,固定块与连接柱的内壁滑动连接,固定块远离复位弹簧的一侧与底座滑动连接。
[0007]所述插孔远离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靠近底座的一侧与插孔固定连接,支撑架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块,转块远离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内壁插接有夹持板。
[0008]所述连接块远离转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抵块,抵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弹簧,抵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卡块,限位弹簧远离抵块的一侧与卡块固定连接。
[0009]所述连接块与支撑架的内壁滑动连接,抵块与支撑架的内壁滑动连接,卡块远离抵块的一侧与支撑架插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1]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减震装置,安装线控装置前,将减震装置插入底座内,随即连接柱在插入底座的过程中对固定块施加压力,固定块受力的同时对复位弹簧施加压力,复位弹簧受力形变失去对固定块的束缚,固定块失去束缚后向滑槽内滑动,当连接柱完
全插入底座后失去对固定块施加的压力,同时复位弹簧失去压力回弹,回弹的过程中带动固定块复位插入底座内,随即减震装置完成固定,当车身产生震动时,橡胶块吸收来自车身的震动力,橡胶块吸收震动力的过程中会对减震弹簧施加压力,减震弹簧受力形变的过程中对橡胶块进行缓冲,从而实现对线控装置的缓冲作用,本装置通过连接柱、减震弹簧和橡胶块,解决了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线控装置在安装时直接与安装处接触,日常使用的过程中线控装置会受到车身产生的震动,当线控装置与其碰撞后易造成内部零件的细微错位,从而减少线控装置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0012]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夹持装置,在插头插入插孔的过程中,插头与抵块接触,抵块随即受到推力,抵块受到推力对连接块施加压力,连接块受力的同时带动转块转动,转块转动带动夹持板进行转动,当转块转动与插孔平行后,抵块转动至支撑架内,抵块转动至支撑架的过程中,卡块与支撑架接触,卡块随即受到压力进行位移,卡块位移的过程中对限位弹簧施加压力,限位弹簧受力形变,当卡块插入支撑架后,卡块失去对限位弹簧施加的压力,限位弹簧失去压力回弹,回弹的过程中带动卡块复位,卡块复位将抵块固定在支撑架内,同时夹持板对插头进行夹持,本装置通过支撑架、抵块和夹持板,解决了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插头插入插孔后便完成固定,当插头受到外界物体的碰撞时,易被带动脱离插孔或产生松动,从而导致线控装置无法接收指令,车辆无法正常运转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智能网联车辆后装线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所示一种智能网联车辆后装线控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1所示一种智能网联车辆后装线控装置的拆卸图;
[0016]图4为图1所示一种智能网联车辆后装线控装置中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图1所示一种智能网联车辆后装线控装置中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例说明:1、底座;2、插孔;3、伺服电机;4、驱动器;5、连接柱;6、滑轨;7、复位弹簧;8、固定块;9、滑块;10、减震弹簧;11、橡胶块;12、支撑架;13、连接块;14、转块;15、抵块;16、夹持板;17、限位弹簧;18、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1]实施例1,如图1

5所示,一种智能网联车辆后装线控装置,包括底座1、插孔2、伺服电机3和驱动器4,插孔2靠近底座1的一侧与其固定连接,伺服电机3与底座1固定连接,驱动器4与底座1固定连接,伺服电机3的上表面与驱动器4固定连接,底座1远离插孔2的一侧设置有减震装置。
[0022]如图1和图4所示,减震装置包括连接柱5和橡胶块11,连接柱5靠近底座1的一侧与
其固定连接。设置橡胶块11,在安装线控装置的过程中,橡胶块11可避免线控装置直接与车身接触,从而产生震动。
[0023]橡胶块11靠近底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设置的减震弹簧10,橡胶块11靠近底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9,连接柱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轨6,滑轨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7,滑轨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固定块8。设置滑块9,实现橡胶块11与连接柱5的连接,同时保证橡胶块11准确对其连接柱5。
[0024]减震弹簧10远离橡胶块11的一侧与连接柱5固定连接,滑块9与连接柱5的内壁滑动连接,复位弹簧7靠近连接柱5的一侧与固定块8固定连接,固定块8与连接柱5的内壁滑动连接,固定块8远离复位弹簧7的一侧与底座1滑动连接。设置复位弹簧7,当固定块8失去压力后,复位弹簧7便可自动将固定块8推动至底座1内,实现减震装置的固定。
[0025]其整个减震装置达到的效果为,本装置通过连接柱5、减震弹簧10和橡胶块11,解决了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线控装置在安装时直接与安装处接触,日常使用的过程中线控装置会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网联车辆后装线控装置,它是由底座(1)、插孔(2)、伺服电机(3)和驱动器(4)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2)靠近底座(1)的一侧与其固定连接,伺服电机(3)与底座(1)固定连接,驱动器(4)与底座(1)固定连接,伺服电机(3)的上表面与驱动器(4)固定连接,底座(1)远离插孔(2)的一侧设置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包括连接柱(5)和橡胶块(11),连接柱(5)靠近底座(1)的一侧与其固定连接,橡胶块(11)靠近底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设置的减震弹簧(10),橡胶块(11)靠近底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车辆后装线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轨(6),滑轨(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7),滑轨(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固定块(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车辆后装线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10)远离橡胶块(11)的一侧与连接柱(5)固定连接,滑块(9)与连接柱(5)的内壁滑动连接,复位弹簧(7)靠近连接柱(5)的一侧与固定块(8)固定连接,固定块(8)与连接柱(5)的内壁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博宁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职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