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裹糠装盘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731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15
一种裹糠装盘机,包括用于对坯料进行淋水和提升的提升组件、用于对坯料进行裹粉的裹粉组件、用于对成型粒状产品进行装盘的装盘组件和用于对完成装盘的成型粒状产品进行传动的传送组件;粒状坯料在裹粉组件和装盘组件作用下进行裹粉和装盘从而完成粒状产品的自动加工,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便捷,效率高。效率高。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裹糠装盘机


[0001]本技术属于食品加工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裹糠装盘机。

技术介绍

[0002]地瓜丸,芝麻丸,紫薯球、燕麦球等各类食品是营养健康的绿色食品,在生活中适用于各类人群的食用,但是这些食品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通常是人工过程中产生的次品较多、工作效率低,此外还存在食品卫生等问题,生产过程不但工人的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高,而且同一生产过程经常需要多个工人轮班进行作业,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在各个工艺衔接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有鉴于目前该行业存在的不足之处,专利技术创造一种集上浆、裹粉、装盘、传送等多道生产工艺于一体的生产自动化设备就显的非常的重要,其中裹粉机来进行裹粉步骤,传送由装盘传送组件完成,装盘传送组件参见专利CN201821500353、裹粉机参见专利 CN201821500354。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进行自动上浆、裹粉、装盘的传送的自动制丸机。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裹糠装盘机,包括对粒状产品进行裹粉的裹粉组件和用于对成型粒状产品进行装盘的装盘组件,所述裹粉组件的裹粉滚筒与装盘组件的变道装置对应设置,从裹粉组件出来的粒状产品通过滑道进入装盘组件内完成装盘。
[0005]进一步的,装盘组件包括第一变道盘、第二固定架、第一气缸、第一电磁阀、第一传送平台,第一传送平台上放置多个托盘并用于对正在装盘和待装盘的托盘进行传动;第一传送平台包括传动轮、套设在传动轮上的传送带和与传动轮相连的控制电机;第二固定架设置在第一传送平台上,第一变道盘、第一气缸和第一电磁阀设置在第二固定架上且第一变道盘能够在第二固定架滑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变道盘固接用以带动第一变道盘在第二固定架上沿垂直于第二固定架长度方向滑动,第二固定架上还设置有通孔且第一变道盘位于通孔上方,第一变道盘上设置多个变道通道,变道通道用于接收从裹粉组件出来的粒状产品并通过滑动对粒状产品进行变道,裹粉滚筒出口对应设置有第二滑道,从裹粉组件出来的粒状产品通过第二滑道进入第一变道盘上的变道通道内,从变道通道出来的粒状产品落在位于第二固定架通孔下方的托盘内并且在第一变道盘滑动的过程中能够使粒状产品落在托盘内不同位置上,直至粒状产品将托盘装满;当一个托盘盛满成品粒状产品后其他未装盘的托盘在第一传动平台的作用下移动至第一变道盘下方继续进行装盘。
[0006]进一步的,每个变道通道包括变道入口和与变道入口相连通的第一延伸通道,第一延伸通道穿过第二固定架上的通孔,第一延伸通道底部与第二固定架下方的托盘相对应。
[0007]进一步的,通孔两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第
一变道盘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块固接从而将第一变道盘滑动安装在第二固定架上。
[0008]进一步的,装盘组件包括多个漏斗、第二变道盘、第二气缸、第三固定架、第一传送平台上,第一传送平台上放置多个托盘,第三固定架安装在第一传送平台上,第二变道盘和第二气缸设置在第三固定架上且第二变道盘可以在第三固定架上滑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变道盘固接从而带动第二变道盘沿第三固定架长度方向滑动,第二变道盘一侧伸出第三固定架,第二变道盘上设置有多个与漏斗对应设置的安装孔并且漏斗底部进入该安装孔内与第二变道盘固接,第二变道盘下方设置有托盘,第二变道盘用于接收从裹粉组件出来的粒状产品并通过滑动对粒状产品进行变道;从裹粉组件出来的粒状产品通过漏斗和第二变道盘落在位于第二变道盘下方的托盘内并且在第二变道盘滑动的过程中使粒状产品落在托盘内不同位置上,直至粒状产品将托盘装满;当一个托盘盛满成品粒状产品后其它未装盘的托盘在第一传动平台的作用下移动至第二变道盘下方继续进行装盘。
[0009]进一步的,裹粉滚筒裹粉滚筒出口对应设置有第三滑道,从裹粉滚筒出来的粒状产品通过第三滑道进入漏斗内且一个第三滑道对应一个漏斗,漏斗包括承接部和第二延伸通道,第二延伸通道位于承接部底部且与承接部连通,承接部靠近第三滑道的一端为扩口设置,第三滑道一端伸入承接部内并且在第二变道盘滑动的过程中第三滑道一端一直位于承接部内;每个第二延伸通道远离承接部的一端分别伸入到第二变道盘的一个安装孔内。
[0010]进一步的,传送带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对托盘进行限位的限位条。
[0011]进一步的,传送带上方还设置有多个隔板,隔板用于将多个托盘进行分隔,隔板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安装第一传送平台上。
[0012]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优点是:
[0013]1、粒状坯料在裹粉组件和装盘组件共同作用进行裹粉和装盘,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便捷,效率高,节省人力。
[0014]2、第一变道盘滑动安装在第二固定架上,能够在第一气缸的作用下前后滑动从而进行变道,从裹粉滚筒出来的粒状产品能够通过第二滑道直接落入位于粒状产品出口下方的第一变道盘内并且对粒状产品进行变道从而逐渐填满位于第二固定架下方的托盘;
[0015]3、第二变道盘滑动安装在第三固定架上,第二变道盘上设置有多个与漏斗对应设置的安装孔并且漏斗底部进入该安装孔内与第二变道盘固接,第二变道盘下方设置有托盘,第二变道盘用于接收从裹粉组件出来的粒状产品并通过滑动对粒状产品进行变道;从裹粉组件出来的粒状产品通过漏斗和第二变道盘落在位于第二变道盘下方的托盘内并且在第二变道盘滑动的过程中使粒状产品落在托盘内不同位置上,直至粒状产品将托盘装满;
[0016]4、第一传送平台上放置多个托盘并用于对正在装盘和待装盘的托盘进行传动,托盘盛满成品粒状产品后其它未装盘的托盘在第一传动平台的作用下移动至第二变道盘下方继续进行装盘。
[0017]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一种裹糠装盘机的立体图;
[0019]图2是图1的正视图;
[0020]图3是图1的侧视图;
[0021]图4是图1中装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第一变道盘的立体图;
[0023]图6是图5的正视图;
[0024]图7是图5的俯视图;
[0025]图8是第一传送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是图9中装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第三滑道和漏斗的配合图;
[0029]图12是漏斗的剖视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1‑
提升组件,101

第一机架,2

裹粉组件,201

第二机架,202

裹粉滚筒,3...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裹糠装盘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粒状产品进行裹粉的裹粉组件和用于对粒状产品进行装盘的装盘组件,所述裹粉组件的裹粉滚筒与装盘组件的变道装置对应设置,从裹粉组件出来的粒状产品通过滑道进入装盘组件内完成装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裹糠装盘机,其特征在于:装盘组件包括第一变道盘、第二固定架、第一气缸、第一电磁阀、第一传送平台,第一传送平台上放置多个托盘并用于对正在装盘和待装盘的托盘进行传动;第一传送平台包括传动轮、套设在传动轮上的传送带和与传动轮相连的控制电机;第二固定架设置在第一传送平台上,第一变道盘、第一气缸和第一电磁阀设置在第二固定架上且第一变道盘能够在第二固定架滑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变道盘固接用以带动第一变道盘在第二固定架上沿垂直于第二固定架长度方向滑动,第二固定架上还设置有通孔并且第一变道盘位于该通孔上方;第一变道盘上设置多个变道通道,变道通道用于接收从裹粉组件出来的粒状产品并通过滑动对粒状产品进行变道;裹粉滚筒出口对应设置有第二滑道,从裹粉组件出来的粒状产品通过第二滑道进入第一变道盘上的变道通道内,从变道通道出来的粒状产品落在位于第二固定架通孔下方的托盘内并且在第一变道盘滑动的过程中能够使粒状产品落在托盘内不同位置上,第一传动平台也对托盘进行传送直至粒状产品将托盘装满;当一个托盘盛满成品粒状产品后其他未装盘的托盘在第一传动平台的作用下移动至第一变道盘下方继续进行装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裹糠装盘机,其特征在于:每个变道通道包括变道入口和与变道入口相连通的第一延伸通道,第一延伸通道穿过第二固定架上的通孔,第一延伸通道底部与第二固定架下方的托盘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裹糠装盘机,其特征在于:通孔两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第一变道盘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块固接从而将第一变道盘滑动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鸿军刘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佰伦士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