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级热源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677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级热源换热装置,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包括外缸体、内缸体、一号隔板、二号隔板、一号导热管、二号导热管,所述内缸体设置在外缸体的中心部位;五个所述一号隔板固定在内缸体和外缸体的间隙中,并将间隙空间分隔成前腔、低温水腔、低温风腔、高温水腔、高温风腔、后腔;所述二号隔板固定在内缸体中,所述二号隔板的左侧为进气腔、右侧填充有相变材料;所述一号导热管的左端固定在二号隔板的通孔中、右端固定在内缸体的右壁通孔中;所述二号导热管的左端固定在左侧一个一号隔板的通孔中、右端固定在右侧一个二号隔板的通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分级热源换热区域,方便对不同的热量进行利用。方便对不同的热量进行利用。方便对不同的热量进行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级热源换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分级热源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热流体在流动的过程中散热,所以在流经换热器的不同区域,冷流体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现有技术的换热器通常只有一个换热区域,只适用于一种冷流体。
[000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主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换热器不能分级利用热源,以适合不同热量的利用。
[0005]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分级热源换热装置,包括外缸体、内缸体、一号隔板、二号隔板、一号导热管、二号导热管,所述外缸体呈圆柱体的管状结构;所述内缸体呈圆柱体的桶状结构,所述内缸体设置在外缸体的中心部位;所述一号隔板呈圆环型的板状结构,所述一号隔板有五个,且都套在内缸体上,所述一号隔板的内环壁与内缸体密封固定、外环壁与外缸体密封固定,五个所述一号隔板将外缸体与内缸体的间隙空间分隔成六个小空间,所述六个小空间从左到右依次为前腔、低温水腔、低温风腔、高温水腔、高温风腔、后腔;所述二号隔板呈圆盘状结构,所述二号隔板固定在内缸体的左部桶槽中,所述二号隔板的左侧空间为进气腔、右侧空间填充有相变材料;所述一号导热管有若干个,所述一号导热管的左端部位固定在二号隔板的通孔中、右端部位固定在内缸体的右壁通孔中,所述一号导热管将进气腔中空气向后腔导流;所述二号导热管有若干个,所述二号导热管的左端部位固定在左侧一个一号隔板的通孔中、右端部位固定在右侧一个二号隔板的通孔中,所述二号导热管将后腔中的气体向前腔导流。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低温水腔、低温风腔、高温水腔、高温风腔的顶侧壁的通孔中各设置有一个入口管、底侧壁的通孔中各设置有一个出口管,冷流体从入口管流入、从出口管流出。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缸体的左端设置有前盖,所述前盖呈圆台型的槽体结构,所述前盖密封住前腔和进气腔。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盖的通孔中设置有一个进气管和一个出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右端插入到进气腔中,所述出气管插入到前腔中,热流体从进气管流入、从出气管流出。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缸体的右端设置有后盖,所述后盖呈圆柱型的槽体结构,所述后盖密封住后腔。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盖的凹槽的左侧壁上固定有绝热管,所述绝热管呈圆柱体的管状结构,所述绝热管插入到进气腔中,且外侧壁与内缸体密合,所述绝热管起到隔热和密封的作用。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缸体、内缸体、前盖和后盖的夹层中都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保温材料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设置内缸体和外缸体,后腔中的热流体沿着二号导热管流入导前腔中,热流体流经高温风腔的过程中,冷空气流经高温风腔时,通过二号导热管吸收热流体中的部分热量,丧失部分热量后的热流体流经高温水腔的过程中,冷水流经高温水腔时,通过二号导热管吸收热流体中的部分热量,丧失部分热量后的热流体流经低温风腔的过程中,冷风流经低温风腔时,通过二号导热管吸收热流体中的部分热量,丧失部分热量后的热流体流经低温水腔时,冷水流经低温水腔时,通过二号导热管吸收热流体中的部分热量,之后热流体流入到前腔中,并从出气管中排出。本技术具有分级热源换热区域,方便对不同的热量进行利用。
[0014](2)本技术设置相变材料,热流体从进气管流入到进气腔中,进气腔中的热流体沿着一号导热管流入到后腔中,热流体流动的过程中,相变材料通过一号导热管吸收热量;当无热流体时,相变材料放热,空气流经一号导热管时,吸收放出的热量,吸热后的空气从后腔流入前腔的过程中,将热量辐射到高温风腔、高温水腔、低温风腔和低温水腔中。本技术利用相变材料储存热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7]其中:外缸体10、一号隔板11、前腔12、低温水腔13、低温风腔14、高温水腔15、高温风腔16、后腔17、内缸体18、二号隔板19、进气腔20、一号导热管21、相变材料22、二号导热管23、入口管24、出口管26、前盖27、进气管28、出气管29、绝热管30、后盖31。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级热源换热装置,结构如图1

2所示,包括外缸体10、内缸体18、一号隔板11、二号隔板19、一号导热管21、二号导热管23,所述外缸体10呈圆柱体的管状结构;所述内缸体18呈圆柱体的桶状结构,所述内缸体18设置在外缸体10的中心部位;所述一号隔板11呈圆环型的板状结构,所述一号隔板11有五个,且都套在内缸体18上,所述一号隔板11的内环壁与内缸体18密封固定、外环壁与外缸体10密封固定,五个所述一号隔板11将外缸体10与内缸体18的间隙空间分隔成六个小空间,所述六个小空间从左到右依次为前腔12、低温水腔13、低温风腔14、高温水腔15、高温风腔16、后腔17;所述二号隔板19呈圆盘状结构,所述二号隔板19固定在内缸体18的左部桶槽中,所述二号隔板19的左侧空间为进气腔20、右侧空间填充有相变材料22;所述一号导热管21有若干个,所述一号导热管21的左端部位固定在二号隔板19的通孔中、右端部位固定在内缸体18的右壁通孔中,所述一号导热管21将进气腔20中空气向后腔17导流;所述二号导热管23有若干个,所述二号导热管
23的左端部位固定在左侧一个一号隔板11的通孔中、右端部位固定在右侧一个二号隔板11的通孔中,所述二号导热管23将后腔17中的气体向前腔12导流。
[0019]所述低温水腔13、低温风腔14、高温水腔15、高温风腔16的顶侧壁的通孔中各设置有一个入口管24、底侧壁的通孔中各设置有一个出口管25,冷流体从入口管24流入、从出口管25流出。
[0020]所述外缸体10的左端设置有前盖27,所述前盖27呈圆台型的槽体结构,所述前盖27密封住前腔12和进气腔20。
[0021]所述前盖27的通孔中设置有一个进气管28和一个出气管29,所述进气管28的右端插入到进气腔20中,所述出气管29插入到前腔12中,热流体从进气管28流入、从出气管流29出。
[0022]所述外缸体10的右端设置有后盖31,所述后盖31呈圆柱型的槽体结构,所述后盖31密封住后腔17。
[0023]所述前盖27的凹槽的左侧壁上固定有绝热管30,所述绝热管30呈圆柱体的管状结构,所述绝热管30插入到进气腔20中,且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级热源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缸体(10)、内缸体(18)、一号隔板(11)、二号隔板(19)、一号导热管(21)、二号导热管(23),所述外缸体(10)呈圆柱体的管状结构;所述内缸体(18)呈圆柱体的桶状结构,所述内缸体(18)设置在外缸体(10)的中心部位;所述一号隔板(11)呈圆环型的板状结构,所述一号隔板(11)有五个,且都套在内缸体(18)上,所述一号隔板(11)的内环壁与内缸体(18)密封固定、外环壁与外缸体(10)密封固定,五个所述一号隔板(11)将外缸体(10)与内缸体(18)的间隙空间分隔成六个小空间,所述六个小空间从左到右依次为前腔(12)、低温水腔(13)、低温风腔(14)、高温水腔(15)、高温风腔(16)、后腔(17);所述二号隔板(19)呈圆盘状结构,所述二号隔板(19)固定在内缸体(18)的左部桶槽中,所述二号隔板(19)的左侧空间为进气腔(20)、右侧空间填充有相变材料(22);所述一号导热管(21)有若干个,所述一号导热管(21)的左端部位固定在二号隔板(19)的通孔中、右端部位固定在内缸体(18)的右壁通孔中,所述一号导热管(21)将进气腔(20)中空气向后腔(17)导流;所述二号导热管(23)有若干个,所述二号导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亿众鑫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