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O封装的光发射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347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模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O封装的光发射模块;所述光发射模块包括封装组件、设置有EML激光器和探测器的主控电路板、一体式设置的光学组件以及光输出口,所述主控电路板与光学组件均设置在封装组件内,所述EML激光器发射信号光,信号光经光学组件准直并分光后,一部分聚焦至光输出口输出,另一部分光折向探测器进行光探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光学组件与TO帽配合,有效提升了光耦合效率;通过采用一体化光学组件的设计和应用,使得模块更加集成化、小型化,减少了其对模块的空间占用率,使得主控电路板有更大的布局空间,更进一步提升高频传输性能,通过采用探测器前置的方式,使得EML激光器的工作状态反馈更加准确。确。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O封装的光发射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光模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O封装的光发射模块。

技术介绍

[0002]在光通讯行业中,光传输模块主要是将电信号转换为信号光,并将信号光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种信号传输模块。随着光通讯行业向低能耗,高密度发展,行业中系统,模块使用到的相关光、点器件也越来越小型化。器件的小型化也导致了需要想更加集成方向发展。这对产品设计和工艺提出了严峻挑战。在单波高速传输光模块中,通常采用QSFP等封装形式,这些封装形式体积小,内部装配有光发射模块(TOSA)、光接收模块(ROSA)、驱动、控制板(PCBA)、散热装置等,结构非常紧凑,其就导致对内部各模块的集成化和小型化要求越来越高。
[0003]因此,设计一种TO封装的集成化且小型化的光发射模块对本领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TO封装的小型化的光发射模块,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光模块体积过大而达不到集成化发展需求的缺陷。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TO封装的光发射模块,其优选方案在于:所述光发射模块包括封装组件、设置有EML激光器和探测器的主控电路板、一体式设置的光学组件以及光输出口,所述主控电路板与光学组件均设置在封装组件内,所述EML激光器发射信号光,信号光经光学组件准直并分光后,一部分聚焦至光输出口输出,另一部分光折向探测器进行光探测。
[0006]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光学组件包括准直透镜、分光棱镜、光隔离器以及C形环,所述准直透镜和所述分光棱镜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光隔离器和所述C形环均与分光棱镜贴装固定。
[0007]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主控电路板还包括薄膜电路载板以及热敏电阻,所述EML激光器、探测器以及热敏电阻均设置在薄膜电路载板上。
[0008]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EML激光器和探测器均设置在薄膜电路载板的同一侧,信号光经光学组件准直分光后,一部分信号光折向探测以实现光探测。
[0009]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薄膜电路载板上还设置有高频阻抗电容。
[0010]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封装组件包括TO帽和TO座,所述主控电路板和光学组件均装配在TO座上,并与TO帽配合集成设置。
[0011]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TO帽上设置有聚焦透镜,信号光经聚焦透镜聚焦后射入光输出口进行输出。
[0012]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TO座与主控电路板之间还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
体制冷器通过共晶焊料或银胶贴装在TO座上。
[0013]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TO座上设置有用于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的金线。
[0014]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光发射模块还包括调节环,所述TO帽与光输出口通过调节环进行装配固定。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将光学组件与TO帽配合以使得信号光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先准直整形后再聚焦耦合,该应用大大提升了光耦合效率,减小了光的损耗,并且,在模块中使用时也能降低对信号光的驱动电流,从而帮助整个模块降低功耗;进一步地,通过采用一体化光学组件的设计和应用,使得模块更加集成化、小型化,对模块空间的占用进一步减小,节约出的空间可以让主控电路板有更大的空间布局,更进一步提升高频传输性能,进一步地,采用探测器前置的方式,更加精准的反馈了EML激光器的工作状态,极大的方便和简化了模块自动处理控制的算法。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光发射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主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半导体制冷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封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光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光发射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24]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发射模块。
[0025]一种TO封装的光发射模块,参考图1和图2,所述光发射模块包括封装组件1,设置在封装组件1内的主控电路板2和光学组件3,以及带有单模光纤的光输出口4,所述主控电路板2上设置有EML激光器21以及探测器22,所述EML激光器21发射信号光,信号光经光学组件3准直并分光后,一部分折向光学组件3进行聚焦,并通过光输出口4输出,另一部分光折向探测器22,以进行信号光的监测。
[0026]具体的,所述光发射模块采用的是TO封装形式,所述封装组件1具体指的是TO封装组件1,所述主控电路板2和所述光学组件3均是以组件模块式装配至TO封装组件1中。所述光发射模块还包括一调节环5,所述TO封装组件1通过调节环5与光输出口4进行装配固定。所述主控电路板2主要用于对信号光进行发射及探测处理,其包括用于发射信号光的EML激光器21和探测器22,所述EML激光器21是指带有EMA(电吸收调制器)和DFB激光芯片组成的激光器。所述光学组件3主要用于对信号光进行准直和分光。所述EML激光器21发射信号光,信号光进入光学组件3中,光学组件3对信号光进行准直后分光,将其95%的信号光准直并折向逆时针90
°
方向,该部分信号光可直接通过TO封装组件1聚焦进入光输出口4,再通过光输出口4的单模光纤输出。所述光学组件3将对其剩下的5%信号光准直并折向顺时针90
°
方向,该部分光将射入探测器22中,以实现EML激光器21的信号光探测,并将其以电流的形式
作为反馈,其可实现对EML激光器21的工作状态和模块补偿控制信号的检测。
[0027]其中,通常TO形式封装由于体积小,只能采取一个聚焦透镜将光耦合到单模光纤中,这样一来,其耦合效率较低,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光学组件3并对信号光进行准直整形后,再通过TO封装组件1聚焦耦合入单模光纤中,其耦合效率大大提升。该双透镜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光耦合的效率,减小了光的损失,同时在模块中使用时也能降低对信号光的驱动电流,从而帮助整个模块降低功耗。
[0028]进一步地,并参考图2,所述主控电路板2还包括薄膜电路载板23以及热敏电阻24,所述EML激光器21、探测器22以及热敏电阻24均设置在薄膜电路载板23上。并且,所述EML激光器21和探测器22均设置在薄膜电路载板23的同一侧。
[0029]具体的,所述薄膜电路载板23主要用于安装设置EML激光器21、探测器22以及热敏电阻24,所述EML激光器21可通过AuSn共晶焊料贴装在薄膜电路载板23上,并按产品设计要求通过银胶贴装其它元器件如热敏电阻24和探测器22。所述热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O封装的光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射模块包括封装组件、设置有EML激光器和探测器的主控电路板、一体式设置的光学组件以及光输出口,所述主控电路板与光学组件均设置在封装组件内,所述EML激光器发射信号光,信号光经光学组件准直并分光后,一部分聚焦至光输出口输出,另一部分光折向探测器进行光探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组件包括准直透镜、分光棱镜、光隔离器以及C形环,所述准直透镜和所述分光棱镜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光隔离器和所述C形环均与分光棱镜贴装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板还包括薄膜电路载板以及热敏电阻,所述EML激光器、探测器以及热敏电阻均设置在薄膜电路载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EML激光器和探测器均设置在薄膜电路载板的同一侧,信号光经光学组件准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浩宁宇陆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昂纳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