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养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209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蚕巢石灰粉消毒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智能养蚕设备。包括有机架、电磁振动下料机、下料通道、智能检测系统、安装架、蚕巢和位移驱动系统,电磁振动下料机设置在机架旁侧,智能检测系统设置在下料通道内,安装架能够沿平行于机架传输方向滑动设在机架上,智能检测系统包括有控制器和压力感应机构,位移驱动系统包括有水平位移装置、竖直位移装置和旋转驱动装置,控制器分别与压力感应机构、水平位移装置、竖直位移装置和旋转驱动装置电连接。本申请所示的设备中的智能检测系统自动控制整体落料的速度以及石灰粉落料均匀程度,每个蚕巢中的石灰粉撒粉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提升了设备智能化程度,提高对蚕巢的杀菌效果。提高对蚕巢的杀菌效果。提高对蚕巢的杀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养蚕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蚕巢石灰粉消毒
,具体是涉及一种智能养蚕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养蚕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重要技艺,种桑养蚕之法相传源于黄帝的妻子嫘祖。家蚕的祖先认为是野蚕,形态上和家蚕几乎没有差别,而且与家蚕长大后能自然杂交产生后代。种桑养蚕技术是我国重要的瑰宝,随着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丝绸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养蚕技术也在不断改善;在养蚕过程中需要定期的对存放在养蚕容器内的蚕体播撒干燥的石灰粉,通过石灰粉对养蚕容器内的蚕体进行消毒作用。
[0003]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工作人员手动抓取石灰粉进行撒粉操作,此种方式既导致了撒粉不均匀,容易漏撒或多撒,造成对蚕巢的消毒效果不佳,又因为石灰粉对人体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且人工撒料容易对工作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石灰粉自动撒料装置;现有技术中,还设有石灰粉自动撒料装置,但是,现有的撒料装置自动播撒效果不佳,播撒的石灰粉不均匀,且不能根据出料的石灰粉的量进行智能控制石灰粉下落的量,设备整体智能化程度不高,导致生产效率和播撒均匀度均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智能养蚕设备,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养蚕设备。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智能养蚕设备,包括有机架、电磁振动下料机、下料通道、智能检测系统、安装架、蚕巢和位移驱动系统,电磁振动下料机设置在机架旁侧,电磁振动下料机的输出端位于机架的上方,下料通道倾斜设置在机架上,智能检测系统设置在下料通道内,位移驱动系统固定安装在机架底端,安装架能够沿平行于机架传输方向滑动设在机架上,蚕巢设有若干个,若干个蚕巢均竖直安装在安装架上,若干个蚕巢呈矩形密布在安装架上,智能检测系统包括有控制器和压力感应机构,控制器安装在机架上,压力感应机构设置在下料通道内,位移驱动系统包括有水平位移装置、竖直位移装置和旋转驱动装置,水平位移装置水平安装在机架上,竖直位移装置竖直安装在机架上,旋转驱动装置水平安装在竖直位移装置的输出端上,下料通道安装在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上,安装架安装在水平位移装置的输出端上,控制器分别与压力感应机构、水平位移装置、竖直位移装置和旋转驱动装置电连接。
[0008]优选的,压力感应机构包括有重力传感器、感压板、安装槽和弹簧,感压板设置在下料通道的内部,感压板的倾斜方向与下料通道的倾斜方向一致,下料通道内部设有用于安装压力感应机构的安装槽,重力传感器安装在下料通道的底端,重力传感器的感应端与感压板连接,弹簧设置在安装槽内,弹簧的底端与安装槽的底端固定连接,弹簧的顶端与感
压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下料通道的入料端为第一长条形入料口,下料通道的出料端为长条形出料口,长条形出料口的长度方向与水平位移装置的输出端方向垂直,第一长条形入料口与长条形出料口等长设置。
[001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下料通道的入料端为第二长条形入料口,下料通道的出料端为分料出料口,第二长条形入料口内部设有若干个分料挡料板,分料出料口设有若干个,若干个的分料出料口沿着与水平位移装置输出方向垂直的方向依次分布,每个分料挡料板均设置在两个分料出料口之间,分料挡料板的两端分别与下料通道内侧的顶部和底部连通,若干个分料出料口与下方每一排的蚕巢一一对应。
[0011]优选的,压力感应机构设有若干组,若干组压力感应机构分别位于在若干个分料出料口内侧的底部。
[001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回收利用系统,回收利用系统设置在机架上,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有粉料回收过滤箱、吸尘头和回收管,粉料回收过滤箱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吸尘头位于安装架的正上方,回收管的一端与吸尘头连通,回收管的另一端与粉料回收过滤箱输入端连通,粉料回收过滤箱的输出端设置在电磁振动下料机的入料端的正上方。
[0013]优选的,吸尘头固定安装在机架的顶端两侧,吸尘头的吸尘端竖直向下设置。
[001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吸尘头固定安装在下料通道的外侧壁上,吸尘头位于下料通道的中部,吸尘头倾斜设置,吸尘头的倾斜角度与下料通道的倾斜角度垂直。
[0015]优选的,水平位移装置包括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螺纹杆、传动座和限位杆,第一螺纹杆的两端水平轴接在机架上,第一螺纹杆的轴线方向与电磁振动下料机的传输方向一致,第一伺服电机水平固定安装在机架的一端,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螺纹杆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传动座固定安装在安装架的底端,传动座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限位杆水平固定安装在机架的顶端,限位杆的轴线方向与第一螺纹杆的轴线方向一致,限位杆与安装架底端滑动连接。
[0016]优选的,竖直位移装置包括有两组第二螺纹杆、第二伺服电机和安装板,两组第二螺纹杆分别竖直轴接设置在机架上,两组第二螺纹杆分别位于电磁振动下料机沿传输方向的两侧,两个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机架底端,两个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安装板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螺纹杆上,安装板与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两个安装板的高度一致,旋转驱动装置安装在两个安装板上,旋转驱动装置包括有减速电机和旋转传动轴,减速电机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安装板上,旋转传动轴水平设置,旋转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轴接设置在两个安装板上,旋转传动轴的其中一端与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下料通道与旋转传动轴固定连接。
[0017]本申请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申请所示的设备通过压力感应机构确认石灰粉落料是否均匀,在确认落料均匀后,石灰粉通过下料通道的出料端落料至安装架上,从而将安装在安装架上的蚕巢进行石灰粉的撒料过程,当智能检测系统检测出下料通道中石灰粉入料不均匀时,压力感应机构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中,控制器控制旋转驱动装置输出,带动下料通道进行偏转,进而可以控制石灰粉出料速度,根据石灰粉落料量控制下料通道的倾斜角度,同时,竖直位移装置输出带动下料通道进行升降,使得下料通道的入料端始终位于电磁振动下料机的出料端的
下方,以便于更好的进行粉料的传输过程,进而实现了智能检测系统自动控制整体落料的速度以及石灰粉落料均匀程度,实现每个蚕巢中的石灰粉撒粉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以便于更好的实现石灰粉杀菌功能。
[0019]2.本申请所示的设备通过石灰粉从电磁振动下料机的出料端落入下料通道的入料端中,通过位于下料通道内部的压力感应机构对石灰粉的实时重量进行检测,从而判断石灰粉的落料是否均匀。
[0020]3.本申请所示的设备通过与第一长条形入料口等长的长条形出料口将下落的石灰粉导入位于下料通道正下方的若干个蚕巢中,实现石灰粉的均匀下料功能。
[0021]4.本申请所示的设备通过在第二长条形入料口处沿着长度方向依次设置若干个分料挡料板,将从电磁振动下料机处下落的石灰粉分隔成若干份,再若干个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养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1)、电磁振动下料机(2)、下料通道(3)、智能检测系统(4)、安装架(5)、蚕巢(6)和位移驱动系统(7),电磁振动下料机(2)设置在机架(1)旁侧,电磁振动下料机(2)的输出端位于机架(1)的上方,下料通道(3)倾斜设置在机架(1)上,智能检测系统(4)设置在下料通道(3)内,位移驱动系统(7)固定安装在机架(1)底端,安装架(5)能够沿平行于机架(1)传输方向滑动设在机架(1)上,蚕巢(6)设有若干个,若干个蚕巢(6)均竖直安装在安装架(5)上,若干个蚕巢(6)呈矩形密布在安装架(5)上,智能检测系统(4)包括有控制器和压力感应机构,控制器安装在机架(1)上,压力感应机构设置在下料通道(3)内,位移驱动系统(7)包括有水平位移装置(7a)、竖直位移装置(7b)和旋转驱动装置(7c),水平位移装置(7a)水平安装在机架(1)上,竖直位移装置(7b)竖直安装在机架(1)上,旋转驱动装置(7c)水平安装在竖直位移装置(7b)的输出端上,下料通道(3)安装在旋转驱动装置(7c)的输出端上,安装架(5)安装在水平位移装置(7a)的输出端上,控制器分别与压力感应机构、水平位移装置(7a)、竖直位移装置(7b)和旋转驱动装置(7c)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养蚕设备,其特征在于,压力感应机构包括有重力传感器(4a)、感压板(4b)、安装槽(4c)和弹簧(4d),感压板(4b)设置在下料通道(3)的内部,感压板(4b)的倾斜方向与下料通道(3)的倾斜方向一致,下料通道(3)内部设有用于安装压力感应机构的安装槽(4c),重力传感器(4a)安装在下料通道(3)的底端,重力传感器(4a)的感应端与感压板(4b)连接,弹簧(4d)设置在安装槽(4c)内,弹簧(4d)的底端与安装槽的底端固定连接,弹簧(4d)的顶端与感压板(4b)的顶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养蚕设备,其特征在于,下料通道(3)的入料端为第一长条形入料口(3a),下料通道(3)的出料端为长条形出料口(3b),长条形出料口(3b)的长度方向与水平位移装置(7a)的输出端方向垂直,第一长条形入料口(3a)与长条形出料口(3b)等长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养蚕设备,其特征在于,下料通道(3)的入料端为第二长条形入料口(3c),下料通道(3)的出料端为分料出料口(3d),第二长条形入料口(3c)内部设有若干个分料挡料板(3c1),分料出料口(3d)设有若干个,若干个的分料出料口(3d)沿着与水平位移装置(7a)输出方向垂直的方向依次分布,每个分料挡料板(3c1)均设置在两个分料出料口(3d)之间,分料挡料板(3c1)的两端分别与下料通道(3)内侧的顶部和底部连通,若干个分料出料口(3d)与下方每一排的蚕巢(6)一一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养蚕设备,其特征在于,压力感应机构设有若干组,若干组压力感应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锦涛杨杭杰曾庆宏
申请(专利权)人:那坡同益新丝绸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