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液压缸缓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179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液压缸缓冲结构,包括缸筒、进油口、进气口、缸底板、耳环、耳环衬套圈、排气孔、螺帽、活塞杆、活塞、挡圈、密封圈、挡环、弹簧卡圈、缓冲柱塞、缓冲机构、导向套、防尘圈、缸盖、锁紧螺母、圆头钢块、复位弹簧三、卡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钢网、复位弹簧、感应板、伸缩杆、尖头杆组成的缓冲机构,精准智能的利用剩余的液压油控制活塞杆减速,避免活塞杆和端盖碰撞,减小了汽车的冲击和噪音,同时提高了液压缸的工作效率,复位弹簧、圆头钢块和密封圈的配合,使得排气更方便,密封性更好,提高了液压缸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液压缸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液压缸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液压缸缓冲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缓冲机构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车用液压缸缓冲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液压缸缓冲结构的应用,当液压油缸质量较大或负载较大,运动速度较高(>12m/s)时,由于惯性力较大,具有很大的动量。在这种情况下,活塞运动到缸筒的终端时,会与端盖发生机械碰撞,产生很大的冲击和噪声,产重影响加工精度,甚至是引起破坏性事故,因此在大型、高速或高精度的液压设备中,常常设有缓冲装置,其目的是使活塞在接近终端时,增大回油阻力,从而减缓运动件的运动速度,避免撞击液压油缸端盖,现有车用液压缸缓冲结构,不能精准智能的利用液压油来控制活塞杆缓冲,影响活塞杆的来回的往复运动,工作效率不高,现有的液压缸排气装置的密封性不高,也会影响到整个液压缸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车用液压缸缓冲结构,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车用液压缸缓冲结构,包括缸筒,所述缸筒底部一侧固定设有进油口,所述缸筒顶部与所述进油口同侧固定设有进气口,所述缸筒靠近所述进油口一端固定设有缸底板,所述缸筒靠近所述进气口一端设有耳环,所述耳环内部设有耳环衬套圈,所述缸筒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侧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顶部螺纹连接有螺帽,所述缸筒内部穿插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靠近所述进油口的一端固定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上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侧固定套设有挡圈,所述活塞远离所述活塞杆的一侧设有密封圈,且所述挡圈和密封圈均套设在所述活塞上,所述活塞杆底部靠近活塞的一端套设有挡环,所述活塞杆靠近所述进油口的一侧设有弹簧卡圈,所述活塞杆靠近所述进油口一端底部设有缓冲柱塞,所述缸筒靠近所述缸底板的一侧内壁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缸筒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端内壁设有导向套,所述缸筒顶部套设有缸盖,所述缸盖内部设有若干锁紧螺母。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机构包括钢网,所述钢网靠近所述缸底板的一侧固定设有若干复位弹簧一,所述缸筒靠近所述缸底板一侧内壁嵌设有感应板,且所述复位弹簧一与所述感应板固定连接,所述感应板靠近所述进油口的上方电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部固定设有尖头杆,所述尖头杆两侧分别设有复位弹簧二,且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复位弹簧二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尖头杆开设在所述进油口内部,且远离所述尖头杆的一侧内壁水平位置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形状与所述尖头杆互补匹配。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气孔靠近所述缸筒内壁的一端设有卡圈,所述卡圈远离所述缸筒内壁一侧固定设有复位弹簧三,所述复位弹簧三顶部固定设有圆头钢块。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头钢块圆头直径大于所述排气孔的直径,且所述圆头钢块上套设有密封圈。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缸盖内部设有螺纹形的防尘圈。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尖头杆接触所述进油口内壁处设有密封圈,且所述伸缩杆底部也设有密封圈。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钢网、复位弹簧、感应板、伸缩杆、尖头杆组成的缓冲机构,精准智能的利用剩余的液压油控制活塞杆减速,避免活塞杆和端盖碰撞,减小了汽车的冲击和噪音,同时提高了液压缸的工作效率,复位弹簧、圆头钢块和密封圈的配合,使得排气更方便,密封性更好,提高了液压缸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缓冲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中:
[0018]1、缸筒;2、进油口;3、进气口;4、缸底板;5、耳环;6、耳环衬套圈;7、排气孔;8、螺帽;9、活塞杆;10、活塞;11、挡圈;12、密封圈;13、挡环;14、弹簧卡圈;15、缓冲柱塞;16、缓冲机构;161、钢网;162、复位弹簧一;163、感应板;164、伸缩杆;165、复位弹簧二;166、尖头杆;17、导向套;18、防尘圈;19、缸盖;20、锁紧螺母;21、圆头钢块;22、复位弹簧三;23、卡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20]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用液压缸缓冲结构。
[0021]实施例一:
[0022]如图1

3所示,本技术包括缸筒1,所述缸筒1底部一侧固定设有进油口2,所述缸筒1顶部与所述进油口2同侧固定设有进气口3,所述缸筒1靠近所述进油口2一端固定设有缸底板4,所述缸筒1靠近所述进气口3一端设有耳环5,所述耳环5内部设有耳环衬套圈6,所述缸筒1远离所述进气口3的一侧开设有排气孔7,所述排气孔7顶部螺纹连接有螺帽8,所述缸筒1内部穿插设有活塞杆9,所述活塞杆9靠近所述进油口2的一端固定设有活塞10,所述活塞10上靠近所述进气口3的一侧固定套设有挡圈11,所述活塞10远离所述活塞杆9的一侧设有密封圈12,且所述挡圈11和密封圈12均套设在所述活塞10上,所述活塞杆9底部靠近活塞10的一端套设有挡环13,所述活塞杆9靠近所述进油口2的一侧设有弹簧卡圈14,所述
活塞杆9靠近所述进油口2一端底部设有缓冲柱塞15,所述缸筒1靠近所述缸底板4的一侧内壁设有缓冲机构16,所述缸筒1靠近所述进气口3的一端内壁设有导向套17,所述缸筒1顶部套设有缸盖19,所述缸盖19内部设有若干锁紧螺母20。
[0023]实施例二:
[0024]如图1

3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机构16包括钢网161,所述钢网161靠近所述缸底板4的一侧固定设有若干复位弹簧一162,所述缸筒1靠近所述缸底板4一侧内壁嵌设有感应板163,且所述复位弹簧一162与所述感应板163固定连接,所述感应板163靠近所述进油口2的上方电连接有伸缩杆164,所述伸缩杆164顶部固定设有尖头杆166,所述尖头杆166两侧分别设有复位弹簧二165,且所述伸缩杆164与所述复位弹簧二165固定连接,所述尖头杆166开设在所述进油口2内部,且远离所述尖头杆166的一侧内壁水平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液压缸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缸筒(1),所述缸筒(1)底部一侧固定设有进油口(2),所述缸筒(1)顶部与所述进油口(2)同侧固定设有进气口(3),所述缸筒(1)靠近所述进油口(2)一端固定设有缸底板(4),所述缸筒(1)靠近所述进气口(3)一端设有耳环(5),所述耳环(5)内部设有耳环衬套圈(6),所述缸筒(1)远离所述进气口(3)的一侧开设有排气孔(7),所述排气孔(7)顶部螺纹连接有螺帽(8),所述缸筒(1)内部穿插设有活塞杆(9),所述活塞杆(9)靠近所述进油口(2)的一端固定设有活塞(10),所述活塞(10)上靠近所述进气口(3)的一侧固定套设有挡圈(11),所述活塞(10)远离所述活塞杆(9)的一侧设有密封圈(12),且所述挡圈(11)和密封圈(12)均套设在所述活塞(10)上,所述活塞杆(9)底部靠近活塞(10)的一端套设有挡环(13),所述活塞杆(9)靠近所述进油口(2)的一侧设有弹簧卡圈(14),所述活塞杆(9)靠近所述进油口(2)一端底部设有缓冲柱塞(15),所述缸筒(1)靠近所述缸底板(4)的一侧内壁设有缓冲机构(16),所述缸筒(1)靠近所述进气口(3)的一端内壁设有导向套(17),所述缸筒(1)顶部套设有缸盖(19),所述缸盖(19)内部设有若干锁紧螺母(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液压缸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16)包括钢网(161),所述钢网(161)靠近所述缸底板(4)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兰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武进天宇液压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