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钻眼床的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9708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钻眼床的升降装置,所述套筒的一侧固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壁滑动卡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部与壳体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套的外壁一侧与壳体的一侧通孔间隙配合,所述套筒的一侧固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外壁一侧与壳体的另一侧通孔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立式钻眼床技术领域,通过螺杆、套筒和滑套之间的配合,固定完成之后,距离传感器会测量与板材之间的距离,然后将信号传导至控制器的内部,控制器控制电机转动,进而间接带动横板运动到预定位置,实现了自动调节,解决了现有装置在进行工作时无法自动改变底板的高度,需要人工进行调节,这样会出现偏差,影响钻孔距离的问题,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作效果。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钻眼床的升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立式钻眼床
,具体为一种立式钻眼床的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钻眼床指主要用钻头在工件上加工孔的机床。通常钻头旋转为主运动,钻头轴向移动为进给运动。钻床结构简单,加工精度相对较低,可钻通孔、盲孔,更换特殊刀具,可扩、锪孔,铰孔或进行攻丝等加工。加工过程中工件不动,让刀具移动,将刀具中心对正孔中心,并使刀具转动(主运动),钻床的特点是工件固定不动,刀具做旋转运动,由于加工的板材厚度不一致,而且为了保证钻头的钻孔距离,就需要一种立式钻眼床的升降装置,例如申请号“201621268527.3”的一种自动升降的小型立式钻床,包括底座,适合推广使用。
[0003]但是现有装置在进行工作时无法自动改变底板的高度,需要人工进行调节,这样会出现偏差,影响钻孔距离,无法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钻眼床的升降装置,解决了现有装置在进行工作时无法自动改变底板的高度,需要人工进行调节,这样会出现偏差,影响钻孔距离,无法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立式钻眼床的升降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接有钻眼机床,所述钻眼机床的一侧固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一侧通过导线电性相连有距离传感器,所述壳体的内壁底部固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啮合相连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顶部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壁顶部通过轴承与壳体的顶部转动相连,所述螺杆的外壁螺纹相连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一侧固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壁滑动卡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部与壳体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套的外壁一侧与壳体的一侧通孔间隙配合,所述套筒的一侧固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外壁一侧与壳体的另一侧通孔间隙配合。
[0006]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安装有刻度板。
[0007]优选的,所述横板的顶部固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正面圆块间隙配合有方板,所述方板的正面圆筒间隙配合有插销,所述插销的外壁一侧与竖板的正面圆块通孔间隙配合,所述方板的一侧通孔螺纹相连有螺栓。
[0008]优选的,所述竖板的正面等距安装有多个圆块,且每个圆块的中部均开设有通孔。
[0009]优选的,所述钻眼机床的一侧安装有环管,所述环管的一侧连通有第一除尘装置,所述横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二除尘装置。
[001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钻眼床的升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立式钻眼床的升降装置通过螺杆、套筒和滑套之间的配合,固定完成之后,距离传感器会测量与板材之间的距离,然后将信号传导至控制器的内部,控制器控制电机转动,进而间接带动横板运动到预定位置,实现了自动调节,解决了现有装置在进行工作时无法自动改变底板的高度,
需要人工进行调节,这样会出现偏差,影响钻孔距离的问题,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
[0011]通过竖板、螺栓和插销之间的配合,使用者在进行固定时,可先根据板材的厚度来将方板卡接在竖板正面不同位置的圆块处,然后插上插销进行固定,最后转动螺栓进行固定即可,不需要使用长度过长的螺栓进行固定,在应对不同厚度的板材时,缩短了螺栓的转动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剖视图;
[0014]图3为图2中螺杆、套筒和滑套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图2中钻眼机床、环管和第一除尘装置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壳体,2、钻眼机床,3、距离传感器,4、控制器,5、电机,6、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螺杆,9、套筒,10、滑套,11、滑杆,12、刻度板,13、横板,14、竖板,15、插销,16、方板,17、螺栓,18、环管,19、第一除尘装置,20、第二除尘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及编码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再对电气控制做说明。
[0019]实施例一:由图1

4可知,一种立式钻眼床的升降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部固接有钻眼机床2,钻眼机床2的一侧固接有控制器4,控制器4的型号为ROHM,控制器4的一侧通过导线电性相连有距离传感器3,距离传感器3的型号为VL53L0CXV0DH/1,该距离传感器3可测量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壳体1的内壁底部固接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一齿轮6,第一齿轮6的一侧啮合相连有第二齿轮7,第二齿轮7的顶部固接有螺杆8,螺杆8的外壁顶部通过轴承与壳体1的顶部转动相连,螺杆8的外壁螺纹相连有套筒9,套筒9的一侧固接有滑套10,滑套10的内壁滑动卡接有滑杆11,滑杆11的顶部与壳体1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滑套10的外壁一侧与壳体1的一侧通孔间隙配合,套筒9的一侧固接有横板13,横板13的外壁一侧与壳体1的另一侧通孔间隙配合;
[002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通过螺杆8、电机5和第二齿轮7之间的配合,解决了现有装置在进行工作时无法自动改变底板的高度,需要人工进行调节,这样会出现偏差,影响钻孔距离的问题,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
[0021]进一步的,壳体1的一侧安装有刻度板12;
[002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便于使用者观察实际的运动距离;
[0023]具体的,在使用该立式钻眼床的升降装置时,固定完成之后,距离传感器3会测量
与板材之间的距离,然后将信号传导至控制器4的内部,控制器4控制电机5转动,进而间接带动横板13运动到预定位置,实现了自动调节。
[0024]实施例二:由图1

4可知,横板13的顶部固接有竖板14,竖板14的正面圆块间隙配合有方板16,方板16的正面圆筒间隙配合有插销15,插销15的外壁一侧与竖板14的正面圆块通孔间隙配合,方板16的一侧通孔螺纹相连有螺栓17;
[002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该立式钻眼床的升降装置不需要使用长度过长的螺栓进行固定,在应对不同厚度的板材时,缩短了螺栓的转动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6]进一步的,竖板14的正面等距安装有多个圆块,且每个圆块的中部均开设有通孔;
[0027]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钻眼床的升降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接有钻眼机床(2),所述钻眼机床(2)的一侧固接有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的一侧通过导线电性相连有距离传感器(3),所述壳体(1)的内壁底部固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一齿轮(6),所述第一齿轮(6)的一侧啮合相连有第二齿轮(7),所述第二齿轮(7)的顶部固接有螺杆(8),所述螺杆(8)的外壁顶部通过轴承与壳体(1)的顶部转动相连,所述螺杆(8)的外壁螺纹相连有套筒(9),所述套筒(9)的一侧固接有滑套(10),所述滑套(10)的内壁滑动卡接有滑杆(11),所述滑杆(11)的顶部与壳体(1)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套(10)的外壁一侧与壳体(1)的一侧通孔间隙配合,所述套筒(9)的一侧固接有横板(13),所述横板(13)的外壁一侧与壳体(1)的另一侧通孔间隙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福海吕福贵高玉雷吕启东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万旺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