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碟管式反渗透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9701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化碟管式反渗透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和DTRO系统,预处理系统由依次连接的絮凝沉淀池、固液分离器、保安过滤器组成,DTRO系统由一级DTRO系统和二级DTRO系统组成,一级DTRO系统的入口端连接保安过滤器的出口端,一级DTRO系统的出口端连接二级DTRO系统的入口端,二级DTRO系统通过管道循环连接至一级DTRO系统的入口端,一级DTRO系统通过管道循环连接至絮凝沉淀池,一级DTRO系统的浓水进入到絮凝沉淀池进行循环处理,二级DTRO系统的出口端连接产水排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可针对小水量、高COD废水,实现达标排放,且各部件均为模块化,易于更换,易于控制。于控制。于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碟管式反渗透处理系统
[
][0001]本技术涉及管式反渗透装置
,具体地说是一种模块化碟管式反渗透处理系统。
[
技术介绍
][0002]碟管式反渗透膜组件有碟片流道和膜片以及膜壳组成,具有流道宽、流程短、湍流流态的特点,因此可以容忍较高的悬浮物和SDI,耐污染性较高,具有十分可靠的处理效果。
[0003]工业生产和生活中产水大量的废水,以产水量来分,存在不同种类的水量小、组成复杂的废水。如,餐厨垃圾渗滤液、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等废液,均具有水量小、组成复杂,并且废水的化学需氧量较高的特点。针对该类废水有物理化学法、氧化法、膜法等技术。常规的生化、物理等处理方式往往难以适用。因此需要一种可处理水量较小、COD较高废水的装置工艺。此外由于水量较小,往往受场地限制,因此亟需一种具有模块化、易于控制的废水处理系统。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模块化碟管式反渗透处理系统,能够针对小水量、高COD废水,实现达标排放,且各部件均为模块化,易于更换,易于控制。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模块化碟管式反渗透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和DTRO系统,所述预处理系统由絮凝沉淀池1、固液分离器2、保安过滤器3组成,所述絮凝沉淀池1、固液分离器2、保安过滤器3依次连接,所述絮凝沉淀池1的废水进口端连接进水桶,所述固液分离器2连接固液外运管道,所述DTRO系统由一级DTRO系统4和二级DTRO系统5组成,并通过一级DTRO系统4和二级DTRO系统5进行废水处理,所述一级DTRO系统4的入口端连接保安过滤器3的出口端,所述一级DTRO系统4的出口端连接二级DTRO系统5的入口端,所述一级DTRO系统4的产水作为二级DTRO系统5的进水,所述二级DTRO系统5通过管道循环连接至一级DTRO系统4的入口端,所述二级DTRO系统5的浓缩液与一级DTRO系统4的进料混合后再次进入一级DTRO系统4进行处理,所述一级DTRO系统4通过管道循环连接至絮凝沉淀池1,所述一级DTRO系统4的浓水进入到絮凝沉淀池1进行循环处理,所述二级DTRO系统5的出口端连接产水排水管。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一级DTRO系统4、二级DTRO系统5均分为多个DTRO膜组件6,多个DTRO膜组件6采用并联方式,且多个DTRO膜组件6通过支架进行安装。
[0007]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的每个DTRO膜组件6均设置有原水进水口、浓水出口和产水出口,所述原水进水口通过活接的方式与入口阀门7相连,所述入口阀门7与进水总管路相连,所述浓水出口通过活接的方式与浓水出口阀门8相连,所述浓水出口阀门8与浓水总管路相连,所述产水出口通过活接的方式与产水出口阀门9相连,所述产水出口阀门9与产水总管路相连。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桶中的原料液通过泵一输送至絮凝沉淀池1中,所述絮凝沉淀池1絮凝后的料液通过泵二输送至固液分离器2中,所述DTRO系统前配置有高压泵。
[0009]进一步地,所述絮凝沉淀池1含有自动加药控制系统。
[0010]进一步地,所述固液分离器2为离心机、滤袋、管式膜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0011]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2](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模块化、易于控制的废水处理系统,可处理水量较小、COD较高废水;
[0013](2)本技术针对小水量、高COD废水,结合预处理和两级DTRO系统进行处理,实现了达标排放;
[0014](3)本技术各部件均为模块化,易于更换,并且具有设计标准化,工艺控制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中DTRO系统的并联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絮凝沉淀池 2、固液分离器 3、保安过滤器 4、一级DTRO系统 5、二级DTRO系统 6、DTRO膜组件 7、入口阀门 8、浓水出口阀门 9、产水出口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以下进一步说明:
[0019]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碟管式反渗透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和DTRO系统,预处理系统由絮凝沉淀池1、固液分离器2、保安过滤器3组成,絮凝沉淀池1、固液分离器2、保安过滤器3依次连接,絮凝沉淀池1的废水进口端连接进水桶,固液分离器2连接固液外运管道,DTRO系统由一级DTRO系统4和二级DTRO系统5组成,并通过一级DTRO系统4和二级DTRO系统5进行废水处理,一级DTRO系统4的入口端连接保安过滤器3的出口端,一级DTRO系统4的出口端连接二级DTRO系统5的入口端,一级DTRO系统4的产水作为二级DTRO系统5的进水,二级DTRO系统5通过管道循环连接至一级DTRO系统4的入口端,二级DTRO系统5的浓缩液与一级DTRO系统4的进料混合后再次进入一级DTRO系统4进行处理,一级DTRO系统4通过管道循环连接至絮凝沉淀池1,一级DTRO系统4的浓水进入到絮凝沉淀池1进行循环处理,二级DTRO系统5的出口端连接产水排水管;进水桶中的原料液通过泵一输送至絮凝沉淀池1中,絮凝沉淀池1絮凝后的料液通过泵二输送至固液分离器2中,DTRO系统前配置有高压泵;絮凝沉淀池1含有自动加药控制系统,固液分离器2为离心机、滤袋、管式膜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0020]如附图2所示,一级DTRO系统4、二级DTRO系统5均分为多个DTRO膜组件6,多个DTRO膜组件6采用并联方式,且多个DTRO膜组件6通过支架进行安装;支架上的每个DTRO膜组件6均设置有原水进水口、浓水出口和产水出口,原水进水口通过活接的方式与入口阀门7相连,入口阀门7与进水总管路相连,浓水出口通过活接的方式与浓水出口阀门8相连,浓水出口阀门8与浓水总管路相连,产水出口通过活接的方式与产水出口阀门9相连,产水出口阀门9与产水总管路相连。
[0021]本技术所述的模块化碟管式反渗透处理系统中,各部件均为模块化,易于更换,且设计标准化,工艺控制自动化程度高;该系统主要包括预处理系统和DTRO系统,预处理系统为进水桶、絮凝沉淀池、固液分离器、保安过滤器依次连接组成;DTRO系统是选用二级DTRO进行废水处理,每一级的DTRO系统其结构分为多个DTRO膜组件,通过支架结构采用并联方式进行安装;支架上的每支膜组件的原水进水口、浓水出口和产水出口通过活接的方式与阀门相连,阀门直接与总管路相连。第一级的产水作为第二DTRO系统的进水,第二级的浓缩液与第一级DTRO系统的进料混合后再次进入DTRO系统进行处理。DTRO系统中的膜组件,通过关闭相应的进水阀、浓水出口阀以及产水出口阀,进行在线更换膜组件。第一级DTRO的浓水进入到絮凝沉淀池,进行循环处理。原料液通过泵输送到絮凝池中,絮凝后的料液通过泵输送到固液分离器中,DTRO前配有高压泵。
[0022]本技术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碟管式反渗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系统和DTRO系统,所述预处理系统由絮凝沉淀池(1)、固液分离器(2)、保安过滤器(3)组成,所述絮凝沉淀池(1)、固液分离器(2)、保安过滤器(3)依次连接,所述絮凝沉淀池(1)的废水进口端连接进水桶,所述固液分离器(2)连接固液外运管道,所述DTRO系统由一级DTRO系统(4)和二级DTRO系统(5)组成,并通过一级DTRO系统(4)和二级DTRO系统(5)进行废水处理,所述一级DTRO系统(4)的入口端连接保安过滤器(3)的出口端,所述一级DTRO系统(4)的出口端连接二级DTRO系统(5)的入口端,所述一级DTRO系统(4)的产水作为二级DTRO系统(5)的进水,所述二级DTRO系统(5)通过管道循环连接至一级DTRO系统(4)的入口端,所述二级DTRO系统(5)的浓缩液与一级DTRO系统(4)的进料混合后再次进入一级DTRO系统(4)进行处理,所述一级DTRO系统(4)通过管道循环连接至絮凝沉淀池(1),所述一级DTRO系统(4)的浓水进入到絮凝沉淀池(1)进行循环处理,所述二级DTRO系统(5)的出口端连接产水排水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碟管式反渗透处理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丹崔玉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统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