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模具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851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铸模具冷却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包括模脚和固定设置在模脚顶部的下模,下模的顶部通过六角螺钉连接有对称布置的导柱,导柱的外部滑动装配有上模,所述上模与下模相对设置形成模腔,两个模脚之间滑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通过沉头螺钉固定有对称布置的顶针,所述模腔的内部设置有冷却镶件,冷却镶件的底部设置有冷却箱,冷却箱上固定连接有循环管,通过冷却镶件、制冷机、引流管、喷孔等结构的设置,产品成型后,上模开模冷却箱和制冷机同时工作,冷却箱在模腔内部进行快速冷却,随后在顶出过程中制冷机对产品进行冷却,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铸模具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压铸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压铸模具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压铸模具是铸造金属零部件的一种工具,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压铸工艺的工具。压铸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模腔内,模具有活动的模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
[0003]现有技术中的压铸模具存在以下缺陷:一是模具在产品成型后都是在模腔内部进行冷却,冷却效率低下;二是无需人工配合取件,耗费人力,存在烫伤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压铸模具冷却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压铸模具冷却装置,包括模脚和固定设置在模脚顶部的下模,下模的顶部通过六角螺钉连接有对称布置的导柱,导柱的外部滑动装配有上模,所述上模与下模相对设置形成模腔,两个模脚之间滑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通过沉头螺钉固定有对称布置的顶针,所述模腔的内部设置有冷却镶件,冷却镶件的底部设置有冷却箱,冷却箱上固定连接有循环管,冷却镶件的内部开设有冷却回路,所述循环管与冷却回路的内部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下模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有冷却罩,冷却罩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对称布置的气缸,气缸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的端部通过螺丝固定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之间通过螺丝固定有接料座,所述接料座的一侧焊接有承载板,承载板滑动设置在冷却罩的内部,承载板的一侧开设有凹槽。
[0008]优选的,所述冷却罩的内部开设有侧槽,所述承载板与侧槽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下模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制冷机,制冷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冷却罩的内部依次开设有相连通的冷流道和喷孔,所述引流管的端部与所述冷流道的进口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上模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相连通的环槽和让位槽。
[0011]优选的,所述上模的内部开设有对称布置的安装孔,安装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套,所述导柱嵌入在导套的内部。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中通过冷却镶件、制冷机、引流管、喷孔等结构的设置,产品成型后,上模开模冷却箱和制冷机同时工作,冷却箱在模腔内部进行快速冷却,随后在顶出过程中制冷机对产品进行冷却,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4]2、本技术中通过气缸、接料座、承载板等结构的设置,产品顶出后,一侧的承
载板滑移位于产品下方,顶针复位后产品留在承载板上,承载板移出后可取出产品,替代人工手动取料,自动化程度高,避免了烫伤风险。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压铸模具冷却装置的主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冷却罩的俯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压铸模具冷却装置的标号A处放大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压铸模具冷却装置的标号B处放大图。
[0019]图中:1模脚、2下模、3导柱、4上模、41环槽、5接料座、51承载板、 52凹槽、6冷却罩、61侧槽、62冷流道、63喷孔、7顶板、8顶针、9制冷机、10引流管、11连接板、12气缸、13活塞杆、14冷却箱、15循环管、16 冷却镶件、17冷却回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参照图1

4,一种压铸模具冷却装置,包括模脚1和固定设置在模脚1顶部的下模2,下模2的顶部通过六角螺钉连接有对称布置的导柱3,导柱3的外部滑动装配有上模4,上模4与下模2相对设置形成模腔,两个模脚1之间滑动设置有顶板7,顶板7的顶部通过沉头螺钉固定有对称布置的顶针8,模腔的内部设置有冷却镶件16,冷却镶件16的底部设置有冷却箱14,冷却箱 14上固定连接有循环管15,冷却镶件16的内部开设有冷却回路17,循环管 15与冷却回路17的内部固定连接。
[0022]其中,通过冷却镶件16、制冷机9、引流管10、喷孔63等结构的设置,产品成型后,上模4开模冷却箱14和制冷机9同时工作,冷却箱14在模腔内部进行快速冷却,随后在顶出过程中制冷机9对产品进行冷却,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气缸12、接料座5、承载板51等结构的设置,产品顶出后,一侧的承载板51滑移位于产品下方,顶针8复位后产品留在承载板51上,承载板51移出后可取出产品,替代人工手动取料,自动化程度高,避免了烫伤风险。
[0023]下模2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有冷却罩6,冷却罩6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对称布置的气缸12,气缸12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13,活塞杆13的端部通过螺丝固定有连接板11,两个连接板11之间通过螺丝固定有接料座5,接料座5的一侧焊接有承载板51,承载板51滑动设置在冷却罩6的内部,承载板5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52。
[0024]冷却罩6的内部开设有侧槽61,承载板51与侧槽61滑动连接。
[0025]下模2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制冷机9,制冷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引流管10,冷却罩6的内部依次开设有相连通的冷流道62和喷孔63,引流管10的端部与冷流道62的进口固定连接。
[0026]上模4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相连通的环槽41和让位槽。
[0027]上模4的内部开设有对称布置的安装孔,安装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套,导柱3嵌入在导套的内部。
[0028]本实施例中,合模后,上模4与下模2闭合,冷却罩6收纳到环槽41内部,接料座5、气
缸12以及承载板51等部件收纳在让位槽中,产品成型后,冷却箱14的阀门打开,经循环管15和冷却回路17使得冷却镶件16降温,通过冷却镶件16对产品快速降温;
[0029]进一步的,产品稳定后,顶板7向上移动带动顶针8将产品顶出,顶出过程中,制冷机9工作经引流管10将冷气输入冷流道62中,通过喷孔63喷在产品外部,随后气缸12动作带着接料座5和承载板51滑动,承载板51移动至产品下方,部分顶针8穿过凹槽52,随后顶针8复位,产品被挡在承载板51上,气缸12复位后,承载板51将产品从一侧的侧槽61中带出,自动取件。
[0030]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铸模具冷却装置,包括模脚(1)和固定设置在模脚(1)顶部的下模(2),下模(2)的顶部通过六角螺钉连接有对称布置的导柱(3),导柱(3)的外部滑动装配有上模(4),所述上模(4)与下模(2)相对设置形成模腔,其特征在于,两个模脚(1)之间滑动设置有顶板(7),所述顶板(7)的顶部通过沉头螺钉固定有对称布置的顶针(8),所述模腔的内部设置有冷却镶件(16),冷却镶件(16)的底部设置有冷却箱(14),冷却箱(14)上固定连接有循环管(15),冷却镶件(16)的内部开设有冷却回路(17),所述循环管(15)与冷却回路(17)的内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有冷却罩(6),冷却罩(6)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对称布置的气缸(12),气缸(12)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13),活塞杆(13)的端部通过螺丝固定有连接板(11),两个连接板(11)之间通过螺丝固定有接料座(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远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鸿鑫胜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