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的前模脱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8136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前模脱模机构,包括气流通道和控制阀,所述气流通道设置在前模中且与气源连接,气流通道与模具的型腔连通,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气流通道中,控制阀包括主体,阀体和弹性件,所述主体固定在气流通道中,主体设有气腔和通孔,通孔分别与气腔和气流通道连通,所述阀体包括塞部,杆体和限位部,所述杆体两端分别与塞部和限位部连接,所述塞部设置在气腔中,所述杆体穿过通孔,所述限位部位于主体上方,所述弹性件设置在限位部与主体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注塑模具的前模脱模机构能够通过气流实现脱模,便于产品脱模,简化模具结构,降低模具维护频率,延长模具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的前模脱模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前模脱模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脱模是一个注塑成型循环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虽然制品已经冷却成型,但脱模还是对制品的质量有很重要的影响,脱模方式不当,可能会导致产品在脱模时受力不均,顶出时引起产品变形等缺陷。现有的脱模方式通常采用顶针将产品顶出脱模,模具上面会设置很多的顶针,可以有效的顶出塑胶件。例如公告号为CN21242205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脱模顶针行程可延长调整机构,用于产品脱模。但是,顶针结构较复杂,在模具的前、后模上都要设置相应的结构,且顶针在重复使用过程中容易弯曲受损,寿命有限,需要定期维护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便于产品脱模,无需顶针,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的注塑模具的前模脱模机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注塑模具的前模脱模机构,包括气流通道和控制阀,所述气流通道设置在前模中且与气源连接,气流通道与模具的型腔连通,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气流通道中,控制阀包括主体,阀体和弹性件,所述主体固定在气流通道中,主体设有气腔和通孔,通孔分别与气腔和气流通道连通,所述阀体包括塞部,杆体和限位部,所述杆体两端分别与塞部和限位部连接,所述塞部设置在气腔中,所述杆体穿过通孔,所述限位部位于主体上方,所述弹性件设置在限位部与主体之间。
[000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弹簧套设在杆体上。
[000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体上方设有凹槽,弹性件设置在凹槽中。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气腔为锥形。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气流通道包括水平通道和竖直通道,水平通道与竖直通道连通,水平通道一端设有进气口,竖直通道一端设有出气口。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阀设置在出气口上方。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竖直通道设有台阶部,所述主体设有凹槽,凹槽与台阶部对应设置。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注塑模具的前模脱模机构能够通过气流实现脱模,便于产品脱模,简化模具结构,降低模具维护频率,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
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注塑模具的前模脱模机构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阀打开时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阀关闭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0]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注塑模具的前模脱模机构,包括气流通道1和控制阀2,所述气流通道1设置在前模3中且与气源连接,气流通道1与模具的型腔4连通。所述控制阀2设置在气流通道1中,控制阀2包括主体21,阀体22和弹性件23,所述主体21固定在气流通道1中,主体21设有气腔211和通孔212,通孔212分别与气腔211和气流通道1连通。所述阀体22包括塞部221,杆体222和限位部223,所述杆体222两端分别与塞部221和限位部223连接,所述塞部221设置在气腔211中,所述杆体222穿过通孔212,所述限位部223位于主体21上方,所述弹性件23设置在限位部223与主体21之间。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气流通道1,能够将气源输出的气流引入前模3,通过气流使得产品10从前模3上脱落。通过设置控制阀2,能够对气流进行自动控制,当气流输入气流通道1后,限位部223受到压力大于弹性件23的弹力,使得限位部223被下压,通过杆体222带动塞部221下行,从而使气腔打开,气流喷出将产品冲脱。当气源关闭时,弹性件23的弹力将阀体复位,塞部221封闭通孔212和气腔2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便于产品脱模,简化模具结构,延长模具使用寿命。本实施例的气源可采用空压机等气流发生装置。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23为弹簧,弹簧套设在杆体222上,从而通过弹簧23能够提供弹性回复力。所述主体21上方设有凹槽213,弹性件23设置在凹槽213中,从而方便弹簧安装。所述气腔211为锥形,从而当塞体221与气腔211内壁接触时,能够增强塞体221与气腔211之间的密封性。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通道1包括水平通道11和竖直通道12,水平通道11与竖直通道12连通,水平通道11一端设有进气口111,竖直通道12一端设有出气口1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气流通过进气口111进入,进气口111设置在前模3侧面。所述控制阀2设置在出气口121上方,从而方便通过出气口121安装控制阀2。所述竖直通道12设有台阶部122,所述主体21设有凹槽214,凹槽214与台阶部122对应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控制阀在安装时通过台阶部限位。
[0023]本实施例的一种注塑模具的前模脱模机构能够通过气流实现脱模,便于产品脱模,简化模具结构,降低模具维护频率,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0024]以上对本技术的一种注塑模具的前模脱模机构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定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或变更。本技术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的前模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流通道和控制阀,所述气流通道设置在前模中且与气源连接,气流通道与模具的型腔连通,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气流通道中,控制阀包括主体,阀体和弹性件,所述主体固定在气流通道中,主体设有气腔和通孔,通孔分别与气腔和气流通道连通,所述阀体包括塞部,杆体和限位部,所述杆体两端分别与塞部和限位部连接,所述塞部设置在气腔中,所述杆体穿过通孔,所述限位部位于主体上方,所述弹性件设置在限位部与主体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的前模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弹簧套设在杆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勤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潼南区昆仕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