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模板装箱码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719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铝模板装箱码板机,包括有第一支承架、第一托举机构、固定梁、第二支承架、第二托举机构、承物台;其中:设置的第一托举机构、第二托举机构与承物台配合,实现铝模板的自动装箱;液压顶推动承物台,降低装箱高度,同时在铝模板接触部位均进行缓冲防护,另外第一托举机构、第二托举机构下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避免对下层铝模板造成损伤,承物台下方的液压顶上表面设置有重力传感器,避免因铝模板超出预定数量导致损伤,最后第一托举架、第二托举架中的主动活动臂、从动活动臂放置好铝模板后向两侧旋转,避免对铝模板产生损伤,四者结合有效的降低了铝模板装箱过程中磕碰及划伤等风险。磕碰及划伤等风险。磕碰及划伤等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模板装箱码板机


[0001]本技术属于装箱码板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模板装箱码板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今建设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铝模板因其优异的性能及可回收性,在施工过程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在铝模板出厂时,需对铝模板进行装箱处理,从而降低运输过程中铝模板表面出现磕碰、划伤等缺陷而影响正常使用的风险。目前铝模板装箱时一般采用人工装箱,人力成本及劳动量均较大,且人工搬运装箱过程中同样易产生人为磕碰、划伤等现象,无法在源头上杜绝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铝模板装箱码板机,从而可解决铝模板装箱采用人工装箱时造成的人力成本、劳动量较大及源头上无法杜绝磕碰、划伤等现象的问题。
[0004]为实现本技术目的而提供的一种铝模板装箱码板机,包括有第一支承架、第一托举机构、固定梁、第二支承架、第二托举机构、承物台,所述第一支承架、第二支承架的上端与固定梁连接,所述第一支承架、第二支承架均对称设置有固定柱,所述第一托举机构、第二托举机构对应固定于第一支承架、第二支承架的固定柱上,以实现将铝模板的平稳托举,第一支承架、第二支承架的支撑腿内侧开有轨道槽,所述承物台的长边端部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轨道槽配合,以实现对承物台运动轨迹的限制。
[000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承架上部开有进料口,所述第一支承架进料口的顶面和底面均依次设置有多个输送滚筒、一个主动滚筒及一个辅助滚筒,所述主动滚筒与第一电机连接,以保证铝模板顺利送达第一托举机构及第二托举机构。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托举机构包括有从动传动滚筒、主动传动滚筒、传动带及第一托举架,所述传动带的内表面与主动传动滚筒、从动传动滚筒的外表面配合传动,所述第一托举架的末端与传动带的外表面焊接,以实现传动带带动第一托举架进行上下运动,所述主动传动滚筒与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一托举架的下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以监控第一托举架的运动状态来避免第一托举架运行超出最低点。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梁的右侧下表面设置有软胶层,以实现对铝模板的防护,所述第二支承架的上部内侧及下表面均包覆有缓冲层,以实现对铝模板及第二托举机构的缓冲保护。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托举机构包括有从动传动滚筒、主动传动滚筒、传动带及第二托举架,所述传动带的内表面与主动传动滚筒、从动传动滚筒的外表面配合传动,所述第二托举架的末端与传动带的外表面焊接,以实现传动带带动第二托举架进行上下运动,所述主动传动滚筒与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托举架的下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以监控第二托举架的运动状态来避免第二托举架运行超出最低点。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物台的中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滚筒,两个所述滚筒的外表面与输送带配合,以便于箱体的移动,所述承物台的四角位置设置有液压顶,以实现承物台的上下移动,所述液压顶的顶端设置有重力传感器,以监控箱体重量来避免箱体内装入过多的铝模板。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托举机构的伸出长度L大于第一托举机构的伸出长度。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承架进料口底面的下表面固定有缓冲块,以避免第一托举机构对第一支承架的直接撞击。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托举架、第二托举架均包括有壳体、动力电机、主动活动臂及从动活动臂,所述壳体开有两个扇形孔,所述主动活动臂、从动活动臂均设置有齿轮端及承物端,所述主动活动臂、从动活动臂的齿轮端啮合,以实现向相反方向旋转,所述动力电机与主动活动臂的齿轮端啮合,实现动力传输,所述主动活动臂、从动活动臂的承物端均从扇形孔伸出壳体外部,以实现对铝模板的托举,所述主动活动臂、从动活动臂的承物端上表面均粘附有缓冲垫,以降低铝模板磕碰风险,所述扇形孔的两侧孔壁设置有限位垫,以避免主动活动臂及从动活动臂对壳体的冲击。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铝模板装箱码板机,设置的第一托举机构、第二托举机构与承物台配合,实现铝模板的自动装箱;液压顶推动承物台,降低装箱高度,同时在铝模板接触部位均进行缓冲防护,另外第一托举机构、第二托举机构下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避免对下层铝模板造成损伤,液压顶上表面设置有重力传感器,避免因铝模板超出预定数量导致损伤,最后第一托举架、第二托举架中的主动活动臂、从动活动臂放置好铝模板后向两侧旋转,避免对铝模板产生损伤,四者结合有效的降低了铝模板装箱过程中磕碰及划伤等风险。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左侧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右侧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剖视图A

A;
[0019]图5为本技术的剖视图B

B;
[0020]图6为本技术剖视图A

A中圈C的局部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中第一托举架、第二托举架的剖视图。
[0022]其中:1

第一支承架、2

第一托举机构、3

固定梁、4

第二支承架、5

第二托举机构、6

承物台、7

固定柱、8

从动传动滚筒、9

传动带、10

压力传感器、11

第一托举架、12

缓冲块、13

输送滚筒、14

主动滚筒、15

软胶层、16

缓冲层、17

第二托举架、18

液压顶、19

滚筒、20

输送带、21

限位块、22

第二电机、23

壳体、24

动力电机、25

限位垫、26

主动活动臂、27

从动活动臂、28

轨道槽、29

辅助滚筒、30

主动传动滚筒、31

重力传感器、32

第一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4]如图1

图7所示,一种铝模板装箱码板机,包括有第一支承架1、第一托举机构2、固定梁3、第二支承架4、第二托举机构5、承物台6,所述第一支承架1、第二支承架4的上端与固定梁3连接,所述第一支承架1、第二支承架4均对称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模板装箱码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支承架(1)、第一托举机构(2)、固定梁(3)、第二支承架(4)、第二托举机构(5)及承物台(6),所述第一支承架(1)、第二支承架(4)的上端与固定梁(3)连接,所述第一支承架(1)、第二支承架(4)均对称设置有固定柱(7),所述第一托举机构(2)、第二托举机构(5)对应固定于第一支承架(1)、第二支承架(4)的固定柱(7)上,以实现将铝模板的平稳托举,第一支承架(1)、第二支承架(4)的支撑腿内侧开有轨道槽(28),所述承物台(6)的长边端部固定有限位块(21),所述限位块(21)与轨道槽(28)配合,以实现对承物台(6)运动轨迹的限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模板装箱码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架(1)上部开有进料口,所述第一支承架(1)进料口的顶面和底面均依次设置有多个输送滚筒(13)、一个主动滚筒(14)及一个辅助滚筒(29),所述主动滚筒(14)与第一电机(32)连接,以保证铝模板顺利送达第一托举机构(2)及第二托举机构(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模板装箱码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举机构(2)包括有从动传动滚筒(8)、主动传动滚筒(30)、传动带(9)及第一托举架(11),所述传动带(9)的内表面与主动传动滚筒(30)、从动传动滚筒(8)的外表面配合传动,所述第一托举架(11)的末端与传动带(9)的外表面焊接,以实现传动带(9)带动第一托举架(11)进行上下运动,所述主动传动滚筒(30)与第二电机(22)连接,所述第一托举架(11)的下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0),以监控第一托举架(11)的运动状态来避免第一托举架(11)运行超出最低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模板装箱码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梁(3)的右侧下表面设置有软胶层(15),以实现对铝模板的防护,所述第二支承架(4)的上部内侧及下表面均包覆有缓冲层(16),以实现对铝模板及第二托举机构(5)的缓冲保护。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铝模板装箱码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托举机构(5)包括有从动传动滚筒(8)、主动传动滚筒(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宇飞官同强张海龙叶举德王保明姚强王蕊李立军米斯璇姚天元聂记州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吸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