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机翼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660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机翼防护装置,包括机翼本体,所述机翼本体的顶部嵌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顶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设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顶部设有清理刷,所述机翼本体的顶部设有防护框架,所述防护框架的内部设有防护网,所述防护框架的三面外侧均固定设有多组安装块。通过该设计,在连接杆、旋转板、清理刷、防护框架、防护网、安装块、活动槽、缓冲弹簧、活动板、缓冲垫的作用下,以便对防护装置进行缓冲保护,从而避免了外物与防护装置的直接接触,从而保证机翼整体的稳定性,以及对防护网进行清理,从而提高驱动机构向上的气流流动性,从而避免了飞行故障的发生。行故障的发生。行故障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机翼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无人机
,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机翼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顾名思义是无人驾驶的飞机。从20世纪初飞机的诞生起,由于考虑到驾驶飞机的安全性,当时的人们就已经提出了无人驾驶飞机的想法。开启了无人机进入航空史的序幕,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
[0003]现今大多无人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无人机是无人驾驶的飞行器,利用遥控操纵总会存在飞行偏差,无人机与外物出现刮蹭或碰撞时,机翼会出现损伤,影响无人机的飞行平稳性,而现有的无人机没有对机翼进行防护的装置,以及现有防护装置与外直接碰撞,造成无人机机翼整体的晃动,从而影响无人机整体的平稳性,进而造成无人机的坠落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无人机机翼防护装置,解决了现有无人机机翼没有较好的防护装置对机翼保护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机翼防护装置,包括机翼本体,所述机翼本体的顶部嵌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顶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设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顶部设有清理刷,所述机翼本体的顶部设有防护框架,所述防护框架的内部设有防护网,所述防护框架的三面外侧均固定设有多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侧固定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动板固定连接,且活动板与活动槽为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的外侧设有缓冲垫。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翼本体的顶部边角均开设有定位槽,且防护框架与定位槽为插接,所述防护框架的底端一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机翼本体的边角内部开设有弹簧腔,所述弹簧腔的内部一侧固定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有移动板,且移动板与机翼本体为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内侧固定设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与固定孔为卡合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槽的内部宽度与活动板的宽度相适配。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内部开设有通洞,且通洞为矩形设置。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板的长度与防护框架顶部开口直径相适配,所述清理刷与防护网为贴合设置。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槽的宽度与防护框架的底端宽度
相适配,且定位槽为矩形设置。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板为“T”字形设置,所述固定杆的横截面直径与固定孔的内部直径相适配。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该设计,在连接杆、旋转板、清理刷、防护框架、防护网、安装块、活动槽、缓冲弹簧、活动板、缓冲垫的作用下,以便对防护装置进行缓冲保护,从而避免了外物与防护装置的直接接触,从而保证机翼整体的稳定性,以及对防护网进行清理,从而提高驱动机构向上的气流流动性,从而避免了飞行故障的发生;
[0014]2、通过该设计,在、固定孔、移动板、固定杆、弹簧腔、复位弹簧、定位槽的作用下,以便于对防护框架进行便捷拆装,通过固定孔与固定杆脱离连接,从而解除防护框架与机翼本体的连接,此设计便于对防护装置进行拆装。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图1的A处结构放大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防护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机翼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图1的局部剖面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机翼本体;2、驱动机构;3、连接杆;4、旋转板;5、清理刷;6、防护框架;7、防护网;8、固定孔;9、移动板;10、固定杆;11、弹簧腔;12、复位弹簧;13、定位槽;14、安装块;15、活动槽;16、缓冲弹簧;17、活动板;18、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2]实施例:
[0023]如图1

5所示,一种无人机机翼防护装置,包括机翼本体1,机翼本体1的顶部嵌入有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的顶部设有连接杆3,连接杆3的顶部固定设有旋转板4,旋转板4的顶部设有清理刷5,机翼本体1的顶部设有防护框架6,防护框架6的内部设有防护网7,防护框架6的三面外侧均固定设有多组安装块14,安装块14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15,活动槽15的内侧固定设有缓冲弹簧16,缓冲弹簧16的另一端与活动板17固定连接,且活动板17与活动槽15为滑动连接,活动板17的外侧设有缓冲垫18;将防护框架6套在驱动机构2的外表面,与机翼本体1进行连接,当空气中的毛絮与粉尘对防护网7造成堵塞时,在驱动机构2的驱动下,使得连接杆3进行转动,当连接杆3转动时带动旋转板4转动,当旋转板4转动时带动清理刷5,从而使得清理刷5对防护网7的内部孔洞进行清理,从而提高驱动机构2向上的气流流
动性,从而避免了飞行故障的发生,以及当外物对防护框架6发生碰撞时,在活动板17与缓冲垫18的格挡下,作用力使得活动板17对缓冲弹簧16进行推动,在缓冲弹簧16自身的弹性形变作用力下,对缓冲垫18与活动板17进行推动,从而使得活动板17与缓冲垫18对外物进行缓冲抵消,从而避免了外物对防护框架6的直接碰撞,从而保证机翼整体的稳定性。
[0024]在其他实施例中,机翼本体1的顶部边角均开设有定位槽13,且防护框架6与定位槽13为插接,防护框架6的底端一侧开设有固定孔8,机翼本体1的边角内部开设有弹簧腔11,弹簧腔11的内部一侧固定设有复位弹簧12,复位弹簧12的另一端固定设有移动板9,且移动板9与机翼本体1为滑动连接,移动板9的内侧固定设有固定杆10,且固定杆10与固定孔8为卡合连接;在对防护装置与机翼进行组装时,先将防护框架6插入定位槽13的内部之前,先对移动板9进行拉动,当移动板9移动时带动固定杆10进行移动,从而使得复位弹簧12进行弹性收缩,在将防护框架6插入定位槽13的内部,在松开移动板9,在复位弹簧12的弹性形变作用下,推动移动板9移动,当移动板9移动时推动固定杆10移动,从而使得固定杆10与固定孔8进行卡合,进而使得固定杆10对防护框架6进行固定,从而实现了防护装置与机翼的安装连接,以及在对防护装置与机翼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机翼防护装置,包括机翼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本体(1)的顶部嵌入有驱动机构(2),所述驱动机构(2)的顶部设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顶部固定设有旋转板(4),所述旋转板(4)的顶部设有清理刷(5),所述机翼本体(1)的顶部设有防护框架(6),所述防护框架(6)的内部设有防护网(7),所述防护框架(6)的三面外侧均固定设有多组安装块(14),所述安装块(14)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15),所述活动槽(15)的内侧固定设有缓冲弹簧(16),所述缓冲弹簧(16)的另一端与活动板(17)固定连接,且活动板(17)与活动槽(15)为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17)的外侧设有缓冲垫(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机翼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本体(1)的顶部边角均开设有定位槽(13),且防护框架(6)与定位槽(13)为插接,所述防护框架(6)的底端一侧开设有固定孔(8),所述机翼本体(1)的边角内部开设有弹簧腔(11),所述弹簧腔(11)的内部一侧固定设有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星龙碧玉谢沛东林祥辉程乾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享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