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是下述申请的分案申请,专利技术名称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路基板和电子设备,申请日1997年12月4日,申请号97192033.8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路基板和电子设备,特别是,涉及封装尺寸接近芯片尺寸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路基板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追求半导体装置高密度封装时,裸片封装是理想的。可是,裸片难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处理。所以,已开发出了接近芯片尺寸的封装CSP(chip scale package)。 在以各种方案开发的CSP型的半导体装置中,作为一种方案,有在半导体芯片的有源面一侧上设置已制成图形的挠性基板,并在该挠性基板上形成多个外部电极的方案。另外,大家还知道,在半导体芯片的有源面与挠性基板之间注入树脂,以期吸收热应力。 但是,在只用树脂不能充分吸收热应力的场合下,其它办法才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解决上述这一课题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装尺寸接近芯片尺寸,除所谓应力吸收层之外,能有效地吸收热应力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路基板和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具有准备已形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具有:准备已形成电极的圆片的工序;避开上述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圆片上设置第1应力缓冲层的工序;从上述电极直到上述第1应力缓冲层的上边,形成第1导通部的工序;在形成了上述 第1导通部的上述第1应力缓冲层的上边,形成第2应力缓冲层的工序;和在上述第2应力缓冲层之上,设置与上述第1导通部连接的第2导通部的工序;在上述第1应力缓冲层的上方,形成与上述第1导通部连接的外部电极的工序;以及将上述 圆片切断成各个小片的工序;把上述第1导通部和 ...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6-12-4 339045/96;JP 1996-12-26 356880/961.一种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具有准备已形成电极的圆片的工序;避开上述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圆片上设置第1应力缓冲层的工序;从上述电极直到上述第1应力缓冲层的上边,形成第1导通部的工序;在形成了上述第1导通部的上述第1应力缓冲层的上边,形成第2应力缓冲层的工序;和在上述第2应力缓冲层之上,设置与上述第1导通部连接的第2导通部的工序;在上述第1应力缓冲层的上方,形成与上述第1导通部连接的外部电极的工序;以及将上述圆片切断成各个小片的工序;把上述第1导通部和上述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