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鲜果分级式脱壳筛分、清洗及烘干方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4199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茶鲜果分级式脱壳筛分、清洗及烘干方式,将采摘的油茶鲜果通过风选除杂、多点卸料机进入料仓,料仓内安装有风网,对采摘的油茶鲜果进行保鲜后熟、爆蒲,再将爆蒲后的油茶鲜果经过输送设备进入筛分篮中,再对爆蒲后的油茶果进行分级,按照不同的体积将油茶果分选为多级,并在此分级成大果壳、大茶籽混合物、小果壳以及小茶籽混合物,对被分离在一级的大果壳和大茶籽混合物以及被分离在另一级的小果壳和小茶籽混合物分别进行清洗筛选,最后获得脱壳后的茶籽,最后将脱壳后的茶籽进行热风干燥处理后,完成分级式脱壳筛分、清洗及烘干的全面加工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完善了油茶鲜果分级处理步骤,提高了油茶鲜果的加工效率。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茶鲜果分级式脱壳筛分、清洗及烘干方式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茶鲜果加工处理
,具体的说是一种油茶鲜果分级式脱壳筛分、清洗及烘干方式。

技术介绍

[0002]油茶果是油茶树的果实。油茶树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油料树,被誉为“东方树”,属山茶科山茶属常绿小乔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类植物油资源。果实为蒴果,多为椭圆形、有细毛。种子多为黄褐色,有光泽,三角状,油茶籽多用于榨油,制作为茶油。全球油茶籽油产量的90%以上来自中国。早在公元前100多年汉武帝时,中国就开始栽种油茶,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生长在中国南方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区的天然无污染的高山及丘陵地带,10多个省都能种植,主要产区在中国的湖南、江西、广西、重庆等省、市(区),全国现有栽培面积约4500万亩,年产油茶籽100万吨,产油茶籽油27万吨。茶油是中国政府提倡推广的纯天然木本食用植物油,以及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卫生保健植物食用油。
[0003]由于油茶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木本油料作物,其中茶籽含有丰富的油脂,因此是加工茶油的主要原料。油茶果由油茶果壳和茶籽组成,进行油料加工前一项重要工序是进行油茶果壳与茶籽分离,即需要进行脱壳清选处理。随着我国油茶产化迅速发展,油茶机械化脱壳清选需求强烈。鲜果刚采摘下来含水率较高,如不及时脱壳易霉变,影响油茶籽后续的干燥、储存和加工,需在油茶果采摘后进行脱壳处理。
[0004]然而,现有的技术中不具有相对完善的油茶鲜果脱壳筛分、清洗及烘干的流程,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油茶鲜果分级式脱壳筛分、清洗及烘干方式,用以克服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油茶鲜果分级式脱壳筛分、清洗及烘干方式。
[0006]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茶鲜果分级式脱壳筛分、清洗及烘干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S1:将采摘的油茶鲜果通过风选除杂、多点卸料机进入料仓,料仓内安装有风网,对采摘的油茶鲜果进行保鲜后熟、爆蒲;
[0008]步骤S2:再将爆蒲后的油茶鲜果经过输送设备进入筛分篮中,再对爆蒲后的油茶果进行分级,按照不同的体积将油茶果分选为多级,并置于筛分篮中多次过滤处理;
[0009]步骤S3:对每一级的油茶果分别进行脱壳,再将脱壳后的各级的油茶果果壳和茶籽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物,并在此分级成大果壳、大茶籽混合物、小果壳以及小茶籽混合物;
[0010]步骤S4:对被分离在一级的大果壳和大茶籽混合物以及被分离在另一级的小果壳和小茶籽混合物分别进行清洗筛选,最后获得脱壳后的茶籽;
[0011]步骤S5:最后将脱壳后的茶籽进行热风干燥处理后,完成分级式脱壳筛分、清洗及
烘干的全面加工处理。
[0012]进一步的是,上述的油茶鲜果分级式脱壳筛分、清洗及烘干方式,其中:所述步骤S1中,油茶鲜果进入料仓后,通入30

35℃热风18

24小时,使籽水分含量≦12%,然后通入自然风冷却;干籽保鲜储存每天通自然风1

2小时降温。
[0013]进一步的是,上述的油茶鲜果分级式脱壳筛分、清洗及烘干方式,其中:所述步骤S1中,对料仓通入自然风和热风对进行保鲜后熟、爆蒲96

135小时。
[0014]进一步的是,上述的油茶鲜果分级式脱壳筛分、清洗及烘干方式,其中:所述步骤S2中,油茶鲜果爆蒲处理为40℃热风烘干24小时。
[0015]进一步的是,上述的油茶鲜果分级式脱壳筛分、清洗及烘干方式,其中:所述步骤S3中,含水量10%

20%的油茶鲜果果壳果肉混合物料通过输送设备进入清籽机,再进行各级的油茶果果壳和茶籽混合物的分离。
[0016]进一步的是,上述的油茶鲜果分级式脱壳筛分、清洗及烘干方式,其中:所述步骤S4中,过筛残小碎渣的最大外径尺寸为D1,D1<5mm;大茶籽混合物的最大外径尺寸为D2,D2>15mm;小果壳和小茶籽混合物的最大外径尺寸为D3,5mm≤D3≤20mm;大果壳和大茶籽的最大外径尺寸为D4,20mm<D4< 32mm;采用振动筛选机构对混合后的果壳和茶籽筛选分级处理。
[0017]进一步的是,上述的油茶鲜果分级式脱壳筛分、清洗及烘干方式,其中:所述步骤S5中,脱壳后的茶籽进行热风干燥处理为冷热风交替吹扫为50

60℃热风12

16小时后,改为通自然风8

12小时冷却。
[0018]进一步的是,上述的油茶鲜果分级式脱壳筛分、清洗及烘干方式,其中:所述热风由生物质燃料热风炉燃烧提供,所述冷风由天然产生或风机制造提供。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该种油茶鲜果分级式脱壳筛分、清洗及烘干方式能够对进行分级处理,并进一步完善了油茶鲜果的各种清洗、脱壳以及筛分处理步骤,提高了油茶鲜果的加工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具体实施例1:
[0022]一种油茶鲜果分级式脱壳筛分、清洗及烘干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0023](1)将采摘的油茶鲜果通过风选除杂、多点卸料机进入料仓,料仓内安装有风网,对采摘的油茶鲜果进行保鲜后熟、爆蒲;
[0024](2)再将爆蒲后的油茶鲜果经过输送设备进入筛分篮中,再对爆蒲后的油茶果进行分级,按照不同的体积将油茶果分选为多级,并置于筛分篮中多次过滤处理;
[0025](3)对每一级的油茶果分别进行脱壳,再将脱壳后的各级的油茶果果壳和茶籽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物,并在此分级成大果壳、大茶籽混合物、小果壳以及小茶籽混合物,含水量10%的油茶鲜果果壳果肉混合物料通过输送设备进入清籽机,再进行各级的油茶果果
壳和茶籽混合物的分离;
[0026](4)对被分离在一级的大果壳和大茶籽混合物以及被分离在另一级的小果壳和小茶籽混合物分别进行清洗筛选,过筛残小碎渣的最大外径尺寸为 D1,D1<5mm;大茶籽混合物的最大外径尺寸为D2,D2>15mm;小果壳和小茶籽混合物的最大外径尺寸为D3,5mm≤D3≤20mm;大果壳和大茶籽的最大外径尺寸为D4,20mm<D4<32mm;采用振动筛选机构对混合后的果壳和茶籽筛选分级处理,最后获得脱壳后的茶籽;
[0027](5)后将脱壳后的茶籽进行热风干燥处理后,脱壳后的茶籽进行热风干燥处理为冷热风交替吹扫为50℃热风12小时后,改为通自然风8小时冷却,完成分级式脱壳筛分、清洗及烘干的全面加工处理。
[0028]具体实施例2:
[0029]一种油茶鲜果分级式脱壳筛分、清洗及烘干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茶鲜果分级式脱壳筛分、清洗及烘干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采摘的油茶鲜果通过风选除杂、多点卸料机进入料仓,料仓内安装有风网,对采摘的油茶鲜果进行保鲜后熟、爆蒲;步骤S2:再将爆蒲后的油茶鲜果经过输送设备进入筛分篮中,再对爆蒲后的油茶果进行分级,按照不同的体积将油茶果分选为多级,并置于筛分篮中多次过滤处理;步骤S3:对每一级的油茶果分别进行脱壳,再将脱壳后的各级的油茶果果壳和茶籽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物,并在此分级成大果壳、大茶籽混合物、小果壳以及小茶籽混合物;步骤S4:对被分离在一级的大果壳和大茶籽混合物以及被分离在另一级的小果壳和小茶籽混合物分别进行清洗筛选,最后获得脱壳后的茶籽;步骤S5:最后将脱壳后的茶籽进行热风干燥处理后,完成分级式脱壳筛分、清洗及烘干的全面加工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鲜果分级式脱壳筛分、清洗及烘干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油茶鲜果进入料仓后,通入30

35℃热风18

24小时,使籽水分含量≦12%,然后通入自然风冷却;干籽保鲜储存每天通自然风1

2小时降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鲜果分级式脱壳筛分、清洗及烘干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对料仓通入自然风和热风对进行保鲜后熟、爆蒲96

135小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才戴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万木春油茶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