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食品提鲜的山苍子油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609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食品提鲜的山苍子油的制备方法。其中在山苍子去核和压榨的过程中原料处于低温氮气中,避免有效成分的挥发和分解。过滤膜有效过滤酶解过程产生的多种杂质。选用闪蒸技术进行精制,分离速度快,温度低,避免其中的柠檬烯等成分发生氧化、分解、聚合反应。提鲜剂是从食材中提取游离的敷氨酸、鸟苷酸等提鲜成分进行复合得到,使鲜味更加自然。稳定剂提高山苍子精油和提鲜剂在植物油中的稳定性。稳定剂通过从药食同源的中草药中提取和常用的稳定剂协同作用来提高食用山苍子精油的稳定性,同时也赋予食用油隐约的药香和补肾滋阴、养肝明目、降压、益气等保健作用。益气等保健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食品提鲜的山苍子油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食品提鲜的山苍子油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山苍子又名山鸡椒、山苍树、木姜籽等,为樟科木姜子属的小乔木,广泛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等省区的山地或丘陵。山苍子是生产山苍子油、提制天然柠檬醛、制造天然香精原料的重要树种。人工种植山苍子是发展丘陵、山区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偏远山区农家创收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山苍子油年产量逾2000t,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产品远销美、日、英、法、德、瑞士、荷兰等国,享誉国内外。山苍子果实中含3%~4%的油脂,主要成分为柠檬醛。我国现有品种的山苍子油中的柠檬醛含量高达60%~80%,最高可达90%,远远高于国外的其它品种,是我国特有的富含柠檬醛的重要天然植物资源。从山苍子果实中分离出的香精油及核果中的油脂目前已经广泛用于高档化妆品、香皂等日用化工和食品生产中。但在食用方面还有更多的应用前景有待深入研究和开发。
[0003]目前的山苍子精油的提取多为将完整鲜果经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虽然避免了破碎鲜果导致精油成分的挥发,但在后续的分离中采用了水蒸气分馏法,果壳未破坏导致在水蒸气渗透进果肉中提取精油的难度提升,同时在高温环境下其中的精油中的柠檬醛等有效成分会发生分解、聚合等反应,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避免在高温下提取精油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而目前将食材进行提鲜的方法多为加入谷氨酸钠等工业产品进行提鲜,得到的食品鲜味太过单一,口感不自然,所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口感丰富自然的提鲜剂的制备方法。将提鲜剂和山苍子油混合后加入植物油调和制成浮合大众口味的具有提鲜作用和山苍子油风味的食用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食品提鲜可食用的山苍子油的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山苍子油的提取工艺。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食用的山苍子精油的提鲜剂及其制备工艺。
[0007]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过滤膜的制备工艺为:a. 取聚偏二氟乙烯膜10

12份、醇洗浸泡,备用;b. N

氨乙基

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5

7份、聚甘油
‑2‑
二聚羟基硬脂酸酯4

6份于乙酸乙酯中升温至90℃,保温反应3h,加入聚氧乙烯单叔辛基苯基醚2

4份,升温至120℃,加入乙基磺酸1份,保温反应2h,得改性剂a,备用;c.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4

6份、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5

7份溶于60%乙醇溶液,加入清洗后的聚偏二氟乙烯膜,升温至60℃,浸泡3

4h后,取出聚偏二氟乙烯膜加入改性剂a,升温至135℃,浸泡5h,取出,于45℃烘箱中烘干即得。
[0008]山苍子油的提取工艺为:
1)清洗:将新鲜山苍子果实放入水中清洗,浸泡2h备用;2)去核:在10

12℃充满氮气的环境中去除山苍子果实中的核,其中果核用于制备山苍子干果核产品,果肉转移至降温室中降温至0

4℃,备用;3)压榨:将降温后的果肉迅速放入压榨机中进行压榨,收集压榨液和压榨后的果渣,压榨液在0

2℃下于氮气中存放;4)酶解:向压榨后的果渣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

3%的氯化钠溶液至刚刚没过果渣,向其中加入酶制剂进行酶解,酶解温度为42

45℃,同时加入柠檬酸钠

盐酸溶液调节pH为4.5

5.5,酶解时间为3h,酶解过程中每隔20min缓慢搅拌3min,同时辅助微波振动;其中,酶制剂和果渣的质量比例为(12

15)份:(95

100)份;5)闪蒸:将上述酶解后的浆料通过过滤膜过滤,收集滤液,和步骤3)中的压榨液混合均匀得含油液,加入丙烷溶液进行2

4次萃取,50℃下真空旋转蒸馏去除丙烷,得山苍子油粗油,通入蒸发器中,压强为400Pa,温度为30℃,时间为3

4s,收集山苍子油蒸汽,冷却即得,其中,每次萃取时丙烷溶液和含油液的体积比为4:1;其中,酶制剂为纤维素酶15

20份,果胶酶12

15份。
[0009]稳定剂为:1)取枸杞子15

20份、荷叶3

5份、紫苏5

7份、杜仲叶3

5份、肉桂4

6份清洗干净,备用;2)将枸杞子和肉桂捣碎成浆料,加入2倍体积质量分数为0.05%的氯化钠溶液升温至50℃,保温30min后加入荷叶、紫苏、杜仲叶升温至100℃,保温反应4h,过滤,收集滤液备用;3)向上述滤液中加入甘油三酸酯7

9份、中链甘油三酸酯4

6份混合均匀,浓缩至不含水分,即得。
[0010]提鲜剂的制备工艺为:1)取海带15

20份、竹笋15

20份清洗,干香菇15

20份清洗后放入35

45℃的温水中浸泡直至泡开,备用;2)海带、竹笋、香菇切碎混合,加入泡干香菇的温水升温至沸腾,沸腾15min后,晾至室温,过滤,收集滤液;3)谷氨酸钠2

4份、鸟苷酸2

4份溶于上述滤液中,以3

5℃/min升温至60℃,保温反应4h后,加入L

丙氨酸2

4份升温至80℃保温反应15min,将混合溶液过过滤,滤液浓缩至不含水分,即得。
[0011]植物油为花生油、橄榄油、菜籽油、大豆油、棕榈油、茶籽油、玉米油中的一种。
[0012]具有提鲜作用的食用山苍子油的制备工艺为:1)将山苍子油和提鲜剂按照(25

30)份:(1

2)份的比例混合均匀,过滤,备用;2)将上述混合后的油加入植物油稀释50

60倍,加入稳定剂7

9份于50℃下持续搅拌5h后通过紫外光照射5

7s,过滤,即得。
[0013]本专利技术具备的优势:目前的山苍子精油的提取多为将完整鲜果经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虽然避免了破碎鲜果导致精油成分的挥发,但在后续的分离中采用了水蒸气分馏法,果壳未破坏导致在水蒸气渗透进果肉中提取精油的难度提升,同时在高温环境下其中的有效成分被破坏,造
成精油的成分损失。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山苍子油的提取工艺在去核和压榨的过程中原料均处于氮气中,同时温度低于常温,避免在破坏果肉的过程中有效成分的挥发和分解,同时提高精油的提取率。过滤膜有效去除在酶解过程中加入的缓冲液以及酶制剂等多种杂质,改性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苍子油的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提取工艺为:1)清洗:将新鲜山苍子果实放入水中清洗,浸泡2h备用;2)去核:在10

12℃充满氮气的环境中去除山苍子果实中的核,其中果核用于制备山苍子干果核产品,果肉转移至降温室中降温至0

4℃,备用;3)压榨:将降温后的果肉迅速放入压榨机中进行压榨,收集压榨液和压榨后的果渣,压榨液在0

2℃下于氮气中存放;4)酶解:向压榨后的果渣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

3%的氯化钠溶液至刚刚没过果渣,向其中加入酶制剂进行酶解,酶解温度为42

45℃,同时加入缓冲液调节pH为4.5

5.5,酶解时间为3h,酶解过程中每隔20min缓慢搅拌3min,同时辅助微波振动;其中,酶制剂和果渣的质量比例为(12

15)份:(95

100)份;5)闪蒸:将上述酶解后的浆料通过过滤膜过滤,收集滤液,和步骤3)中的压榨液混合均匀得含油液,加入丙烷溶液进行2

4次萃取,50℃下真空旋转蒸馏去除丙烷,得山苍子油粗油,通入蒸发器中,压强为400Pa,温度为30℃,时间为3

4s,收集山苍子油蒸汽,冷却即得,其中,每次萃取时丙烷溶液和含油液的体积比为4:1;其中,酶制剂为纤维素酶15

20份,果胶酶12

15份;缓冲液为柠檬酸钠

盐酸溶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苍子油的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过滤膜的制备工艺为:a. 取聚偏二氟乙烯膜10

12份、醇洗浸泡,备用;b. N

氨乙基

γ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5

7份、聚甘油
‑2‑
二聚羟基硬脂酸酯4

6份于乙酸乙酯中升温至90℃,保温反应3h,加入聚氧乙烯单叔辛基苯基醚2

4份,升温至120℃,加入乙基磺酸1份,保温反应2h,得改性剂a,备用;c.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4

6份、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5

7份溶于60%乙醇溶液,加入清洗后的聚偏二氟乙烯膜,升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茂景孙陆王干平王茂椿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亿森源植物香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