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压榨用翻炒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619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粮油压榨用翻炒机构,包括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包括管体及设置在管体内部的传送辊,还包括用于向管体内引入粮食加热用气体的供气装置,在管体为卧式状态时,所述管体底侧设置有贯穿管体侧壁的注气孔,所述供气装置的气体输出端与所述注气孔外侧的孔口相接。本翻炒机构不仅能够实现粮食烘干连续生产,同时具有粮食表面受热均匀的特点。特点。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粮油压榨用翻炒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粮食处理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粮油压榨用翻炒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粮食储备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商品粮的需求正在由过去的温饱型向品质型转变。现有粮食市场上对粮食的口感、营养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结合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型,现有粮食的销售流通也由之前的地方性主导向全球性的市场经济主导发展,大型粮油加工企业在此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0003]在粮油生产中,以菜籽油和花生油生产为例,对原料粮食进行翻炒不仅能够提升榨油出油率,同时可改善粮油的风味。
[0004]现有技术中,区别于对粮食进行烘干,粮油压榨之前可能会运用到更高的烘干温度。根据不同的粮食原料类型,现目前多采用热源与粮食直接接触的方式完成翻炒,如传统的采用炒锅直接炒制、采用旋转滚筒炒制。
[0005]进一步优化用于粮油生产的翻炒机构,无疑会推动粮油加工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提出的进一步优化用于粮油生产的翻炒机构,无疑会推动粮油加工产业的发展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粮油压榨用翻炒机构。本翻炒机构不仅能够实现粮食烘干连续生产,同时具有粮食表面受热均匀的特点。
[0007]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粮油压榨用翻炒机构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粮油压榨用翻炒机构,包括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包括管体及设置在管体内部的传送辊,还包括用于向管体内引入粮食加热用气体的供气装置,在管体为卧式状态时,所述管体底侧设置有贯穿管体侧壁的注气孔,所述供气装置的气体输出端与所述注气孔外侧的孔口相接。
[0008]本方案在具体运用时,利用螺旋输送机作为本机构的主体和粮食传递部件,以实现粮食烘干连续生产:粮食由管体的进料管进入到管体中,在传送辊上螺旋叶片的推挤下,被传递至管体的出料管位置,控制进料管进料为连续进料,在粮食经过管体的过程中,通过所述注气孔将来自供气装置的加热用气体引入到管体中,即可实现粮食的炒制,达到出料管连续出料的目的。
[0009]本方案考虑到采用螺旋输送机传递粮食时,粮食的主要运动方式为在叶片推挤的作用下沿着管体轴线运动,这样,即存在粮食在传递过程中翻动不明显的问题,考虑到粮食受热的均匀性,设置为采用注气孔引入炒制用气体,且设置为在管体为卧式状态时,注气孔位于管体的底侧,采用该炒制加热方式,加热用气体不仅能够在粮食颗粒的间隙中流动,以均匀分布于不同位置粮食的受热。同时在具体运用时,利用以上结构基础,配合注气孔出气流量,利用所述出气流量使得粮食能够在管体中被翻动,以改变粮食在管体径向方向的位
置分布,通过改变具体粮食颗粒在加热用气体流程上位置的方式,实现以翻炒的模式实现粮食气体加热,在结构简单的情况下,获得较好的粮食翻炒效果。
[0010]作为优选方案:
[0011]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设定注气孔形状和孔径时,需要避免注气孔造成粮食常规泄漏,故注气孔的尺寸不宜设置得过大,作为一种可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多个注气孔,最终使得粮食在经过该区域时,能够通过加热用气体获得足够的动力而在管体内发生更为剧烈翻炒动作,同时便于实施的技术方案,采用:所述管体侧壁局部区域为网板,所述注气孔为网板上的网孔。
[0012]作为一种可在管体轴线方向上形成多个注气位置,以获得多个热量足够的炒制加热区,采用:所述网板为多块,且网板沿着管体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布。
[0013]更进一步的,考虑到随着粮食的传递,随着持续的失水导致的密度降低情况,同时考虑到如果网孔的总出口面积过大,在气流量一定的情况下不利于提升气流速度以翻动粮食,采用:由管体的粮食进口端至粮食出口端,相邻两网板之间的间距数值呈依次增大关系。
[0014]由于网板为管体上的薄弱件,为便于对网板进行更换,采用:所述网板可拆卸连接在管体上。
[0015]作为一种便于实现为注气孔集中供气,且供气模块为一体式设计的技术方案,采用:还包括固定于网板外壁上的配气罩,所述配气罩与网板围成封闭的配气腔;所述网板上各网孔外侧的孔口均位于所述配气腔中;所述气体输出端为与配气腔相通的进气管。本方案中,配气罩焊接于网板外侧外沿上即可。
[0016]考虑到管体平卧式运用,为方便对管体内孔的上部进行清理,采用:还包括机构架,所述管体通过连接法兰可拆卸连接于机构架上。
[0017]为方便实现加热用气体收集,以实现余热进一步利用,采用:所述管体上还设置有入口端与管体相接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出口端还连接有为封闭箱体的收集箱;所述出料管连接在收集箱的顶部且出料管的出口端朝下;还包括连接在收集箱顶部、入口端朝下的出气管。采用本方案,粮食进出料管进入收集箱后,在重力和惯性的作用下沉积于收集箱的底部,而由出料管引入收集箱的气体经过出气管排出,后续收集来自出气管的气体,即可实现余热再利用。
[0018]为实现能够利用管体的内壁作为直接传热面和热辐射面,优化本方案的翻炒效果,采用:所述管体的外侧还设置有用于对管体进行加热的热源。
[0019]为提升热量利用率,采用:所述管体的外侧还包裹有保温层。
[0020]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方案在具体运用时,利用螺旋输送机作为本机构的主体和粮食传递部件,以实现粮食烘干连续生产:粮食由管体的进料管进入到管体中,在传送辊上螺旋叶片的推挤下,被传递至管体的出料管位置,控制进料管进料为连续进料,在粮食经过管体的过程中,通过所述注气孔将来自供气装置的加热用气体引入到管体中,即可实现粮食的炒制,达到出料管连续出料的目的。
[0022]本方案考虑到采用螺旋输送机传递粮食时,粮食的主要运动方式为在叶片推挤的作用下沿着管体轴线运动,这样,即存在粮食在传递过程中翻动不明显的问题,考虑到粮食
受热的均匀性,设置为采用注气孔引入炒制用气体,且设置为在管体为卧式状态时,注气孔位于管体的底侧,采用该炒制加热方式,加热用气体不仅能够在粮食颗粒的间隙中流动,以均匀分布于不同位置粮食的受热。同时在具体运用时,利用以上结构基础,配合注气孔出气流量,利用所述出气流量使得粮食能够在管体中被翻动,以改变粮食在管体径向方向的位置分布,通过改变具体粮食颗粒在加热用气体流程上位置的方式,实现以翻炒的模式实现粮食气体加热,在结构简单的情况下,获得较好的粮食翻炒效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方案所述的粮油压榨用翻炒机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示意图为主视图且为透视图;
[0024]图2为本方案所述的粮油压榨用翻炒机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截面垂直于管体轴线的管体部分剖视图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为:1、管体,2、传送辊,3、网板,31、注气孔,4、连接法兰,5、出料管,6、收集箱,7、出气管,8、配气罩,9、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粮油压榨用翻炒机构,包括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包括管体(1)及设置在管体(1)内部的传送辊(2),还包括用于向管体(1)内引入粮食加热用气体的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管体(1)为卧式状态时,所述管体(1)底侧设置有贯穿管体(1)侧壁的注气孔(31),所述供气装置的气体输出端与所述注气孔(31)外侧的孔口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粮油压榨用翻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侧壁局部区域为网板(3),所述注气孔(31)为网板(3)上的网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粮油压榨用翻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板(3)为多块,且网板(3)沿着管体(1)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粮油压榨用翻炒机构,其特征在于,由管体(1)的粮食进口端至粮食出口端,相邻两网板(3)之间的间距数值呈依次增大关系。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粮油压榨用翻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板(3)可拆卸连接在管体(1)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粮油压榨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益贵王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团结粮油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