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栅叶型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41799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叶栅叶型的制造方法。其步骤为:划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叶栅叶型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叶栅叶型内、外侧流道不同中心,叶栅有头、尾部形状需要加工保证的叶型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泵机组的导流叶栅是机组的导流核心部件之一,随着水泵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大,水泵导流部分的设计结构越来越复杂,叶栅内、外流道不同心,叶栅有头、尾部形状需加工保证的叶型加工方法,导致导流部分叶栅叶型的加工难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内、外圆不同心和有头、尾部形状需要加工保证的导流叶栅结构出现后,由于叶栅数量较大,不同水泵机组的叶栅结构和尺寸不同,导流部件单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导致叶栅叶型的加工一直是行业内的技术难题。
[0003]以往水泵机组导流叶栅内、外圆不同心和有头、尾部形状的加工方法是按照叶栅毛坯尺寸下料钢板,在龙门铣或镗床数控铣削加工叶型,叶栅单件按照图纸内、外圆尺寸进行铣削加工,受叶栅加工过程中无统一定位基准、翻身二次找正偏差和在工装工具上反复装卡等因素影响,叶栅单件加工型线精度不高,需再进行各件的组合检测,单件称重检测,并反复对不一致的叶栅进行修复,导致叶栅的生产周期长,废品率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推广、通用性强、加工周期短、成本较低的水泵机组用导流叶栅内、外圆不同心和有头、尾部形状的叶型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0005]步骤一:划检,检查叶栅毛坯各单瓣平面、圆周的加工余量,标注平线、圆线;
[0006]步骤二:粗车叶栅毛坯,参照划检线找正,粗车叶栅毛坯,内圆R5和外圆R6单边粗加工留量5mm,相关尺寸计算如下:
[0007]R5=R1‑
5;
[0008][0009]其中:O为叶栅型线内侧流道圆弧中心;
[0010]R1为叶栅型线内侧流道圆弧半径;
[0011]R2为叶栅型线外侧流道圆弧半径;
[0012]R5为叶栅毛坯粗加工后内侧流道最小半径;
[0013]R6为叶栅毛坯粗加工后外侧流道最小半径;
[0014]X为以R1圆弧中心O为基准,R2圆弧中心至圆心O水平方向差值;
[0015]Y为以R1圆弧中心O为基准,R2圆弧中心至圆心O竖直方向差值;
[0016]步骤三:叶栅毛坯下机床释放应力,叶栅毛坯重新上机床按精加工外圆和端面找正水平和圆,精车叶栅毛坯内圆尺寸达到R1,精车叶栅毛坯长度达图纸要求;
[0017]步骤四:按照叶栅实际尺寸配加工固定工具,在固定工具轴头侧刻八等分线,其中
按叶栅的内圆R1尺寸加工固定工具定位止口;按叶栅外圆R2加工固定工具外圆尺寸;固定工具固定轴半径R8,把合孔尺寸R9和M1,厚度尺寸H1,H2,H 3
和开口H4尺寸计算如下:
[0018]R7≦R1‑
R9[0019][0020][0021][0022]H1≥20mm;
[0023]H2≥40mm;
[0024]H3≥200mm;
[0025][0026]其中:O为叶栅型线内侧流道圆弧中心;
[0027]R1为叶栅型线内侧流道圆弧半径;
[0028]R2为叶栅型线外侧流道圆弧半径;
[0029]R7为叶栅固定工具把合孔所在节圆的半径;
[0030]R8为叶栅固定工具支撑轴颈的半径;
[0031]R9为叶栅固定工具把合孔半径;
[0032]M1为叶栅固定工具旋转使用的螺孔尺寸;
[0033]H1为叶栅固定工具与叶栅定位止口深度;
[0034]H2为叶栅固定工具把合法兰厚度;
[0035]H3为叶栅固定工具整体厚度;
[0036]H4为叶栅固定工具四个铣进、出水边处豁口宽度;
[0037]步骤五:将步骤三序中精加工的叶栅毛坯使用螺母,止动垫片和长螺杆把紧,整体落在V型支撑上;
[0038]步骤六:外侧叶型粗加工:将叶栅毛坯按照固定工具轴头八等分线找正,使用旋转孔M1在V型支撑上将叶栅毛坯旋转八次,粗加工外侧叶型;
[0039]步骤七:叶型头尾部铣开:将机床与固定工具轴头0
°
,90
°
,180
°
和270
°
刻线对正,铣开叶栅头尾部;
[0040]步骤八:叶型头尾部粗铣:将机床与固定工具轴头45
°
,135
°
,225
°
和315
°
刻线对正,粗铣叶栅头尾部型线;
[0041]步骤九:外侧叶型精加工:将叶栅毛坯按照固定工具轴头八等分线找正,使用旋转孔M1在V型支撑上将叶栅毛坯旋转八次,精加工外侧叶型达图纸要求;
[0042]步骤十:叶型头尾部精铣:将机床与固定工具轴头45
°
,135
°
,225
°
和315
°
刻线对正,精铣叶栅头尾部型线达图纸要求;
[0043]步骤十一:拆把合螺母,止动垫片和把合螺栓,清理叶栅加工面毛刺。
[0044]在上述一种叶栅叶型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中叶栅毛坯为厚壁钢管,所使用
固定工具为圆钢,材料奥氏体不锈钢。
[0045]在上述一种叶栅叶型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二和步骤三中叶栅毛坯流道内孔较深,奥氏体不锈钢材质塑性较好不易断屑,粗加工时选择有断屑槽的刀片,切削深度2

4mm,进给0.3

0.4mm/r,转速50

80r/min;精加工时选择前角锋利刀片,排屑槽窄,切削深度0.5

1mm,进给0.15mm/r,转速80

100mm。
[0046]在上述一种叶栅叶型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四中叶栅叶型和进、出水边形状通过固定工具和把合工具固定后数控加工完成。
[0047]在上述一种叶栅叶型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六、七和八中叶栅外侧流道叶型粗加工和铣断均使用三面刃铣刀,切削深度0.5

1mm,进给0.12

0.15mm/r,转速450

800r/min。
[0048]在上述一种叶栅叶型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步骤九和十中叶栅外侧流道叶型和头尾部精加工使用球头铣刀,切削深度0.3

0.5mm,进给0.3

0.5mm/r,转速1000

1500r/min。
[004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50]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水泵机组导流叶栅叶型的制造方法,利用专用固定工具实现叶栅叶型内、外侧流道不同心,叶栅头、尾部形状不规则的同加工技术,通过同工位加工叶栅内侧流道型线,作为外侧流道及头、尾部型线加工时的定位基准,避免了叶栅二次装卡、找正的精度损失,同时,利用固定工具上轴头两侧八等分线旋转叶栅毛坯的找正加工方法,一次数控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栅叶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的:步骤一:划检,检查叶栅毛坯(2)各单瓣平面、圆周的加工余量,标注平线、圆线;步骤二:粗车叶栅毛坯(2),参照划检线找正,粗车叶栅毛坯(2),内圆R5和外圆R6单边粗加工留量5mm,相关尺寸计算如下:R5=R1‑
5;其中:O为叶栅型线内侧流道圆弧中心;R1为叶栅型线内侧流道圆弧半径;R2为叶栅型线外侧流道圆弧半径;R5为叶栅毛坯粗加工后内侧流道最小半径;R6为叶栅毛坯粗加工后外侧流道最小半径;X为以R1圆弧中心O为基准,R2圆弧中心至圆心O水平方向差值;Y为以R1圆弧中心O为基准,R2圆弧中心至圆心O竖直方向差值;步骤三:叶栅毛坯(2)下机床释放应力,叶栅毛坯(2)重新上机床按精加工外圆和端面找正水平和圆,精车叶栅毛坯内圆尺寸达到R1,精车叶栅毛坯(2)长度达图纸要求;步骤四:按照叶栅(1)实际尺寸配加工固定工具(3),在固定工具(3)轴头侧刻八等分线,其中按叶栅(1)的内圆R1尺寸加工固定工具(3)定位止口;按叶栅(1)外圆R2加工固定工具(3)外圆尺寸;固定工具(3)固定轴半径R8,把合孔尺寸R9和M1,厚度尺寸H1,H2,H3和开口H4尺寸计算如下:R7≦R1‑
R
999
H1≥20mm;H2≥40mm;H3≥200mm;其中:O为叶栅型线内侧流道圆弧中心;R1为叶栅型线内侧流道圆弧半径;R2为叶栅型线外侧流道圆弧半径;R7为叶栅固定工具把合孔所在节圆的半径;R8为叶栅固定工具支撑轴颈的半径;R9为叶栅固定工具把合孔半径;M1为叶栅固定工具旋转使用的螺孔尺寸;
H1为叶栅固定工具与叶栅定位止口深度;H2为叶栅固定工具把合法兰厚度;H3为叶栅固定工具整体厚度;H4为叶栅固定工具四个铣进、出水边处豁口宽度;步骤五:将步骤三序中精加工的叶栅毛坯(2)使用把合螺母(4),止动垫片(5)和把合螺栓(6)把紧,整体落在V型支撑(7)上;步骤六:外侧叶型粗加工:将叶栅毛坯(2)按照固定工具(3)轴头八等分线找正,使用旋转孔M1在V型支撑(7)上将叶栅毛坯(2)旋转八次,粗加工外侧叶型;步骤七:叶型头尾部铣开:将机床与固定工具(3)轴头0
°
,90
°
,180
°
和270
°
刻线对正,铣开叶栅头尾部;步骤八:叶型头尾部粗铣:将机床与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思晋刘向海吴志超赵阳刘全慧张锴唐勇霍金平姜国华何麟尉成果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