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操作位姿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257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52
一种机器人操作位姿优化方法,通过将被操作物体的位姿进行平移扩展和离散化旋转,得到一系列新的位姿,进而从中选出与当前位姿最接近的一个,作为最终的优化位姿,保证机器人能够以较小的运动量到达被操作物体。够以较小的运动量到达被操作物体。够以较小的运动量到达被操作物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操作位姿优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机器人操作场景中生成的操作位姿的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机器人操作的过程是将末端工具坐标系Ot

Xt

Yt

Zt移动到被操作物体的位姿Tp处,由于前道处理过程通常是借助视觉识别获得目标位姿,而视觉计算位姿时往往不会考虑当前机器人的状态,导致生成的位姿可能会与机器人当前位姿差距较大,机器人末端需要移动或旋转更长距离才能到达Tp。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提供一种操作位姿优化方法,其能够实现对机器人操作场景中前道处理获得的目标位姿进行优化,使机器人可以以更小的运动量到达被操作物体。
[0004]本公开提供一种机器人操作位姿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将被操作物体的位姿在Xp

Op

Yp平面内以Op为中心通过平移扩展为一个阵列;
[0006]将平移扩展得到的每个阵列位姿分别绕Z轴进行离散化旋转,得到一系列新的位姿;
[0007]求机器人的参考位姿到离散化旋转后生成的各个位姿之间的旋转量和平移量;其中,参考位姿指机器人当前工具坐标系的位姿;
[0008]根据所述旋转量和平移量,找到生成的系列位姿中最接近参考位姿的那一个,作为最终优化得到的位姿。
[0009]进一步地,所述阵列的行列数为奇数。
[0010]进一步地,所述离散化旋转的旋转步长为2π/M(M=0,1,2

)其中M为离散化的数量。
[0011]进一步地,求机器人的参考位姿到离散化旋转后生成的各个位姿之间的旋转量和平移量的方法为:
[0012]设被操作物体的位姿为Tp,经过平移扩展后得到一系列位姿N为平移扩展后的行列数),进行旋转离散化后得到的位姿为
[0013]求出机器人的参考位姿T
t
与旋转离散化后的位姿之间的变换为:
[0014][0015]由旋转矩阵与平移向量构成
[0016][0017]所述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即为机器人的参考位姿到旋转离散化后生成的位姿之
间的旋转量和平移量。
[0018]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旋转量和平移量,找出生成的系列位姿中最接近参考位姿的那一个,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9]将所述旋转矩阵转换为轴角表达方式,取角度值的绝对值为
[0020]将所述平移向量取模得到
[0021]分别对所有位姿的和进行排序,并将降序排序序号归一化为[0,1]区间,得到两组分数将同一个位姿的两个分数取平均值得到综合评分
[0022]取评分最高的对应位姿作为最终优化得到的位姿。
[0023]本公开所述机器人操作位姿优化方法,通过对被操作物体的位姿进行平移扩展和离散化旋转变换,得到一系列位姿,并从中选择最接近当前位姿的一个作为优化后的位姿,从而对前道处理获得的目标位姿进行了优化,使机器人可以以更小的运动量到达被操作物体。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是:在考虑当前位姿的基础上确定目标位姿,能够保证以较小的运动量到达被操作物体。
附图说明
[0025]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0026]图1显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机器人操作场景示意图;
[0027]图2显示机器人操作位姿优化流程图;
[0028]图3显示被操作物体位姿平移扩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0]附图1显示示例性机器人操作场景,在该场景下,机器人操作位姿优化流程如附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31](1)S101:将被操作物体的位姿Tp在Xp

Op

Yp平面内以Op为中心进行阵列扩展,如附图3所示。
[0032]扩展后的行列数N=2n+1(n=0,1,2...)为奇数,经过平移扩展后得到一系列位姿
[0033][0034](2)S102:对得到的每个阵列位姿绕Z轴进行离散化旋转。
[0035]旋转步长取为θ=2π/M(M=0,1,2...),其中M为离散化的数量。
[0036]对进行旋转离散化之后得到一系列新的位姿
[0037][0038](3)S103:
[0039]求解机器人当前位姿T
t
与离散后的一系列位姿之间的变换,得到
[0040][0041]由旋转矩阵与平移向量构成
[0042][0043](4)S104:找出生成的系列位姿中最接近参考位姿的那一个,具体可包括:
[0044]将旋转矩阵转换为轴角表达方式,取角度值的绝对值为将向量取模得到
[0045]分别对所有位姿的和进行排序,并将降序排序序号归一化化为[0,1]区间,得到两组分数将同一个位姿的两个分数取平均值得到综合评分取评分最高的对应位姿为最终得到的优化位姿,以供机器人后续操作。
[0046]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位姿优化方法,通过对被操作物体的位姿进行平移扩展和离散化旋转变换,得到一系列位姿,并从中选择最接近当前位姿的一个作为优化后的位姿,保证机器人能够以较小的运动量到达被操作物体。
[0047]上述技术方案只是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而言,在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应用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很容易做出各种类型的改进或变形,而不仅限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因此前面描述的方式只是优选的,而并不具有限制性的意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操作位姿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被操作物体的位姿在Xp

Op

Yp平面内以Op为中心通过平移扩展为一个阵列;将平移扩展得到的每一个阵列位姿分别绕Z轴进行离散化旋转,得到一系列新的位姿;求机器人的参考位姿到离散化旋转后生成的各个位姿之间的旋转量和平移量;根据所述旋转量和平移量,找出生成的系列位姿中最接近参考位姿的那一个,作为最终优化得到的位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操作位姿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的行列数为奇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操作位姿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散化旋转的旋转步长为2π/M(M=0,1,2

)其中M为离散化的数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操作位姿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求机器人的参考位姿到离散化旋转后生成的各个位姿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方睿范伟王思文孙开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新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