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永磁体的热压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2064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稀土永磁体制备方法,具体为一种稀土永磁体的热压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烧结稀土永磁体变形量大、环类、片类产品开裂率高的问题。一种稀土永磁体的热压制备方法,是由如下步骤实现的:1)熔炼稀土合金;2)对合金进行粉碎;3)常规的磁场成型;4)真空脱脂炉脱脂,脱出生坯吸附的气体、挥发掉生坯中的有机添加剂和粉碎过程残留的氢;5)感应加热模具及生坯,实施热压,使工件密度达到成品永磁体所需的密度,冷却后出炉;6)进行二级时效处理,得到成品永磁体。其断面尺寸和模具相同,实现了不加工或少加工的近净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适也用于各种形状的永磁体,尤其适用于环类、片类产品。片类产品。片类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稀土永磁体的热压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稀土永磁体制备方法,具体为一种稀土永磁体的热压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是通过烧结工艺得到稀土永磁体。稀土永磁体在烧结过程中体积收缩率超过40%,并且磁场方向的收缩率比非磁场方法大将近一倍,造成收缩变形大,因此要留出较多的磨削量,磨削费时费事、材料收得率低。环类、瓦类形,磨削时破损率高。多极磁环、辐射磁环的开裂率尤其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稀土永磁体收缩变形量大,磨削量大、环类产品开裂率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稀土永磁体的制备方法,以克服这些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稀土永磁体的热压制备方法,是由如下步骤实现的:1)熔炼稀土合金;2)对合金进行粉碎;3)将磁粉填入模具中,进行磁场成型及退磁,使密度达到3.8-4.5g/cm3;4)把一定批量的生坯放入真空脱脂炉,逐步升高温度,脱出生坯吸附的气体、挥发掉生坯中的有机添加剂和氢碎过程残留的氢;根据生坯的体积大小,有机添加剂的量和种类,残留氢的多少,通过有限次试验,以确定脱脂工艺。前一段温度用于脱脂,保证碳含量小于1000ppm,最好低于500ppm。后一段用于脱氢,氢气残留低于500ppm。冷却到室温后出炉。温度的上限是生坯不发生烧结收缩。
[0005] 5)热压将脱脂后的生坯批量放入热压炉内,通过氩气置换,至氧浓度低于100ppm。逐一或分组将生坯放入热压机的模腔内。用中频或高频感应加热,达到热压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实施热压。冷却后出炉。
[0006]因温度高,压力大,所以模具材料选用强度高的硬质合金做模具,以保证模具寿命。
[0007]生坯脱脂后,不直接热压,主要是因为,薄壁生坯,高温强度很低,环类生坯,用机械爪抓取时,破碎率很高,也很难对准模腔。另外需要专用的脱脂-热压一体化的自动化设备。
[0008]对于厚壁或实心产品,也可以脱脂后,将生坯直接放入热压炉的模腔力,而不要冷却出炉,再二次加热。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薄壁产品的生产问题。或壁厚较大,并属于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
[0009]热压温度的范围:当温度低于550℃,压力再大也难以使生坯达到成品永磁体所需的密度(对于钕铁硼是7.5-7.6g/cm3),但温度高于1000℃,虽然有利于提高热压密度(压力
与温度呈反比,即温度愈高,达到成品永磁体密度所需的压力愈小)。但温度过高,稀土永磁材料的晶粒会长大,将影响永磁体性能。因此,通过有限次试验可容易地得到该步骤中热压所需的温度、压力、保温时间。试验得到的温压温度范围在550℃-1000℃,优选760-950℃。保压时间20s-100s。
[0010]本专利技术给出了一种新的稀土永磁体的制备方法,通过常规磁场成型,真空脱脂,结合热压得到所需成品密度的永磁体,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烧结变形大,环类产品开裂率高的问题,降低了成本;同时,热压后的生坯形状规范、尺寸精度高,基本上可省去磨削工序,并且生坯外表面在脱脂、热压过程发生微量的氧化,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层,是天然的保护层,在许多情况下,可以不电镀,从而减化了制备工艺;由于热压温度远低于烧结温度,热压时间也远小于烧结时间,所以晶粒不易长大,晶粒几乎保持粉末颗粒的大小和形状。特别是采用双合金法,重稀土元素只渗透到主相的表层,形成核壳结构,得到高矫顽力、高剩磁的双高产品。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适用于各种形状的永磁体,尤其适用于多极磁环、辐射磁环、瓦形、薄片。
[0011]在磁场成型中即使出现一些内部缺陷,也会在热压中消除。所以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全方面优化了现有技术,无论从效率上、从质量上、从性能、还是从成本上。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气流磨后粉末的电镜照片;图2是900℃时效后的钕铁硼永磁体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0014]一种稀土永磁体的热压制备方法,是由如下步骤实现的:1)熔炼稀土合金;2)对合金进行粉碎;3)将磁粉填入模腔,进行磁场成型。使密度达到3.8-5.5g/cm3.不要等静压。
[0015]4)对生坯进行真空中温脱脂,仅脱出生坯吸附的气体、挥发掉生坯中的有机添加剂和氢碎过程残留的氢,并避免生坯发生收缩。具体实施时,作为优选,真空脱脂温度选择300-500℃和650℃
--
950℃二级脱脂。(例如,可选用400℃ 2小时,900℃ 3小时)。在真空脱脂的升温过程中,控制升温速度在5-10℃/分钟。设置保温时段,以保证受热均恒,放气充分,减少增碳量。后阶段主要是脱除残余的氢气。冷却到室温,充氩气后出炉,。
[0016] 5)脱脂后的生坯,进一步实施热压,使生坯密度达到永磁体的最终密度。
[0017]将脱脂后的生坯批量放入热压炉的模腔内,用氩气置换空气,至氧浓度低于100ppm。用机械爪或手动夹爪,把工件逐一放入热压机的模腔内,用中频感应加热模具及生坯至热压温度,再逐一压制。对模具内的生坯实施热压,使生坯密度达到成品永磁体所需的密度,时效后,得到成品永磁体。具体实施时作为优选,模具及其内的生坯被加热到650-900℃(例如,可选用650℃、
700℃、750℃、800℃、850℃、900℃),对模具内的生坯施加40-90MPa (如,可选用90 MPa、80 MPa、70 MPa、60 MPa、50 MPa、40 MPa)的压力,使生坯达到成品永磁体的密度;在这个温度下,晶粒几乎没有长大,保持气流磨后的大小。矫顽力比普通烧结有所提高,而剩磁没有降低。模具及其内的生坯加热至所需温度,保温0.3-10分钟(例如,可选用0.3分钟、0.5分钟、0.8分钟、1分钟、3分钟、5分钟、6分钟、8分钟、9分钟、10分钟),加压至所需压力后,保压0.3-10分钟(例如,可选用0.3分钟、0.5分钟、0.8分钟、1分钟、3分钟、5分钟、6分钟、8分钟、9分钟、10分钟),以保证受热、受压均恒。保压时间加长有利于密度的提高和改善密度的均匀性,但太长,必然会影响生产效率,再太长,可能会使晶粒长大,影响磁性能。
[0018]热压温度低于烧结温度,晶粒不易长大。特别有利于采用双合金法,重稀土元素只渗透到主相的表层,形成核壳结构,得到高矫顽力、高剩磁的双高产品。其结果同表面渗透重稀土相当,但工艺性远好于表面扩散重稀土。
[0019]热压的工件再进行900℃时效处理,钝化颗粒尖角,让小颗粒合并、富钕相分布均匀,使晶界完整清晰.时效时间要长于烧结钕铁硼的时效时间,一般是3-9小时。优选5-6小时。接着进行490-520℃的低温时效,进一步提高矫顽力。得到永磁体产品。
[0020]模具材料,可根据生产批量在耐热模具钢、硬质合金等材料中选择。必要时生坯表面喷涂二硫化钼等高温润滑剂。
[0021]实施例一真空熔炼,制备48H速凝片,速凝甩带得到0.25~0.35mm厚的速凝薄片。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土永磁体的热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如下步骤实现的:1)熔炼稀土合金;2)对合金进行粉碎;3)将磁粉填入的模具中,进行磁场成型及退磁,使密度达到3.8-4.5g/cm3;4)生坯放入真空脱脂炉,脱出生坯吸附的气体、挥发掉生坯中的有机添加剂和氢碎过程残留的氢;冷却到室温后出炉;5)将脱脂后的生坯放入热压炉,通过氩气置换,至氧浓度低于100ppm;将生坯放入热压机的模腔内;用感应加热,达到热压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实施热压;冷却后出炉;6)时效处理,得到最终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土永磁体的热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热压模具材料是硬质合金、耐热钢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土永磁体的热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脱脂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方董永安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开元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