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中亚硝胺类杂质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14000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药物中亚硝胺类杂质的检测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物中亚硝胺类杂质的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分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药物中亚硝胺类杂质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亚硝胺类化合物被国际癌症研究组织判定为2A类致癌物。亚硝胺类杂质属于ICH M7(R1)(《评估和控制药物中DNA反应性(致突变)杂质以限制潜在致癌风险》)指南中提及的“关注队列”物质。N

亚硝基二甲胺(NDMA)、N

亚硝基二乙胺(NDEA)、N

亚硝基

N

乙基异丙基胺(NEIPA)、N

亚硝基二异丙基胺(NDIPA)、N

亚硝基二正丙基胺(NDPA)、N

亚硝基

N

甲基苯胺(NMPA)、N

亚硝基二丁基胺(NDBA)和N

亚硝基

N

甲基
‑4‑
氨基丁酸(NMBA)是药物中较为常见的亚硝胺类杂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药物的药效和用药安全性。自2018年7月在缬沙坦原料药中检出了亚硝胺类杂质以来,国内外多家药企都曾因在其他沙坦类的药物和非沙坦类的药物(如雷尼替丁、二甲双胍等)中检出超限亚硝胺类杂质而启动召回。
[0003]2020年1月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起草了《化学药物中亚硝胺类杂质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要求对于明确有亚硝胺类杂质残留风险的品种应建立合适的分析方法,确保成品中亚硝胺类杂质低于限度要求。亚硝胺类杂质有多种产生原因,如工艺产生、降解途径和污染引入等。由于亚硝胺类杂质在人体中可接受限度较小,微量杂质的检测和控制难度大。因此,为了更好地检测药物中亚硝胺类杂质的质量,有必要提供一种检测方法,以准确检测亚硝酸胺类杂质的含量,从而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药物中亚硝胺类杂质的检测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1)分别配制药物供试品溶液和亚硝胺类杂质对照品溶液;(2)将步骤(1)得到的药物供试品溶液和亚硝胺类杂质对照品溶液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

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进行检测,并采用外标法计算药物供试品中亚硝胺类杂质的含量;所述亚硝胺类杂质的信噪比大于10;所述亚硝胺类杂质包括N

亚硝基二甲胺(NDMA)、N

亚硝基二乙胺(NDEA)、N

亚硝基

N

乙基异丙基胺(NEIPA)、N

亚硝基二异丙基胺(NDIPA)、N

亚硝基二正丙基胺(NDPA)、N

亚硝基

N

甲基苯胺(NMPA)、N

亚硝基二丁基胺(NDBA)和N

亚硝基

N

甲基
‑4‑
氨基丁酸(NMBA)中的一种或数种。
[000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药物供试品包括但不限于药物原料药、药物中间体和药物制剂。
[0006]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外标法是所属领域的一种公知的定量方法,本专利技术在此不进行限定。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该检测方法同时满足N

亚硝基二甲胺(NDMA)、N

亚硝基二乙胺(NDEA)和N

亚硝基

N

甲基苯胺(NMPA)的信噪比大于10。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亚硝胺类杂质为N

亚硝基二甲胺(NDMA),其信噪比大于13。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亚硝胺类杂质为N

亚硝基二甲胺(NDMA),其信噪比为13.7、14.9和32.7。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亚硝胺类杂质为N

亚硝基二乙胺(NDEA),其信噪比大于14。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亚硝胺类杂质为N

亚硝基二乙胺(NDEA),其信噪比为14.3、15.2和20.7。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亚硝胺类杂质为N

亚硝基

N

甲基苯胺(NMPA),其信噪比大于18。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亚硝胺类杂质为N

亚硝基

N

甲基苯胺(NMPA),其信噪比为18.6、24.1和42.9。
[0014]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是特定参数(信号)值与非特异性参数(噪声)的比值。本专利技术中,选用高效液相色谱

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进行检测,在亚硝胺类杂质对照品溶液浓度相同和进样体积相同的条件下,信噪比越高,说明检测方法灵敏度越高。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配制40

120mg/mL的药物供试品溶液和0.5ng/mL

6.5ng/mL的亚硝胺类杂质对照品溶液,在配置过程中所述药物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经多次稀释制备,所述稀释剂独立地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或水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其中最后一次使用的稀释剂为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0.5

2):1的混合溶剂;(2)将步骤(1)得到的药物供试品溶液和亚硝胺类杂质对照品溶液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

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进行检测,并采用外标法计算药物供试品中亚硝胺类杂质的含量;其中,高效液相色谱的测试条件包括:流动相A为0.05

1.0vol%的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0.05

1.0vol%的甲酸甲醇溶液,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120 SB

AQ,内径为4

5mm,柱长为150mm,粒径为2.7
‑4µ
m,流速为0.4

0.6mL/min,进样体积为15

25μL,柱温为35

45℃,样品室温度为5

15℃,运行时间为32

40min;所述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中采用梯度程序进行洗脱,所述梯度程序为:0

15min,2vol%

50vol%流动相B;15

30min,50vol%

65vol%流动相B;30

31min,65vol%

2vol%流动相B;3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物中亚硝胺类杂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配制药物供试品溶液和亚硝胺类杂质对照品溶液;(2)将步骤(1)得到的药物供试品溶液和亚硝胺类杂质对照品溶液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

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进行检测,在0

5.4分钟进行流动相排废;并采用外标法计算药物供试品中亚硝胺类杂质的含量;所述亚硝胺类杂质的信噪比大于10;所述亚硝胺类杂质包括N

亚硝基二甲胺(NDMA)、N

亚硝基二乙胺(NDEA)、N

亚硝基

N

乙基异丙基胺(NEIPA)、N

亚硝基二异丙基胺(NDIPA)、N

亚硝基二正丙基胺(NDPA)、N

亚硝基

N

甲基苯胺(NMPA)、N

亚硝基二丁基胺(NDBA)和N

亚硝基

N

甲基
‑4‑
氨基丁酸(NMBA)中的一种或数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检测方法同时满足N

亚硝基二甲胺(NDMA)、N

亚硝基二乙胺(NDEA)和N

亚硝基

N

甲基苯胺(NMPA)的信噪比大于1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配制40

120mg/mL的药物供试品溶液和0.5ng/mL

6.5ng/mL的亚硝胺类杂质对照品溶液,在配置过程中所述药物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经多次稀释制备,所述稀释剂独立地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或水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其中最后一次使用的稀释剂为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0.5

2):1的混合溶剂;(2)将步骤(1)得到的药物供试品溶液和亚硝胺类杂质对照品溶液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

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进行检测,并采用外标法计算药物供试品中亚硝胺类杂质的含量;其中,高效液相色谱的测试条件包括:流动相A为0.05

1.0vol%的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0.05

1.0vol%的甲酸甲醇溶液,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120 SB

AQ,内径为4

5mm,柱长为150mm,粒径为2.7
‑4µ
m,流速为0.4

0.6mL/min,进样体积为15

25μL,柱温为35

45℃,样品室温度为5

15℃,运行时间为32

40min;所述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中采用梯度程序进行洗脱,所述梯度程序为:0

15min,2vol%

50vol%流动相B;15

30min,50vol%

65vol%流动相B;30

31min,65vol%

2vol%流动相B;31

35min,2vol%流动相B;其中,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的测试条件包括:0

5.4分钟流动相排废,离子源为APCI,极性为正,干燥气温度为200

300℃,蒸发室温度为300

400℃,干燥气流量为3

5L/min,雾化气压力为30

40psi,毛细管电压为1400

1600V,电晕针电流为5
‑7µ
A,监测模式为多反应监测,色谱图类型为MR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配制80mg/mL的药物供试品溶液和0.5ng/mL

6.5ng/mL的亚硝胺类杂质对照品溶液;在配置过程中所述药物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经多次稀释制备,所述稀释剂独立地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或水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其中最后一次使用的稀释剂为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0.5

2):1的混合溶剂;(2)将步骤(1)得到的药物供试品溶液和亚硝胺类杂质对照品溶液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

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进行检测,并采用外标法计算药物供试品中亚硝胺类杂质的含量;
其中,高效液相色谱的测试条件包括:流动相A为0.1vol%的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0.1vol%的甲酸甲醇溶液,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120 SB

AQ,内径为4

5mm,柱长为150mm,粒径为2.7
‑4µ
m,流速为0.5mL/min,进样体积为20μL,柱温为40℃,样品室温度为10℃,运行时间为35min;所述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中采用梯度程序进行洗脱,所述梯度程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敏敏胡成松范加红张晖吴毓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联嘉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