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短应力线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0742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短应力线轧机,包括压下机构、上工作辊、下工作辊、底座和机架,底座的上表面加工有两条滑道,每个机架的下端均设置有一块滑板,底座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油缸,两个机架的内侧均竖向加工有贯穿机架的凹槽,凹槽内活动嵌装有支持板,支持板的上端加工有矩形槽,矩形槽的底部加工有U形槽,矩形槽内设置有支承块,下工作辊的下方水平设置有转杆,转杆的中部设置有从动斜齿,从动斜齿两侧的转杆上分别加工有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两块支持板上加工有螺纹孔,转杆的两端分别穿过螺纹孔后转动连接有支承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轧辊更换方便、耗时短,能提高轧制效率,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短应力线轧机


[0001]本技术涉及冶金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短应力线轧机。

技术介绍

[0002]短应力线轧机是指应力回线缩短了的轧机,所谓应力回线是轧机在轧制力的作用下机座等各受力件的单位内力所连成的闭合环线,简称应力线,受力件的弹性变形量又与其长度成正比,因此缩短应力回线的长度,就能减小轧机的弹性变形,提高机座的刚度,短应力线轧机改变了力的传播途径,将压下螺栓的集中载荷改变为分散在轴承座两侧的分散载荷,使轴承和轴承座受力情况更好,轴承寿命较普通轧机提高,还可以保证产品的高精度,综上,短应力线轧机具有刚度大、产品精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使得其成为目前国内棒、线材厂轧钢作业中的主导机型,
[0003]短应力线轧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根据产品的变动及轧辊的磨损情况更换新辊,其更换过程一般如下:将轧机整体旋转90度,使B牌坊在下,A牌坊在上,利用天车把A牌坊吊出后将两根轧辊立着从B牌坊的轴承座内拉出,然后将新的轧辊一一插入B牌坊轴承内,再将A牌坊顺着两根轧辊轴头插装上去,最后将放倒的轧机正过来完成轧辊的更换。上述过程中,轧机、牌坊和轧辊都是大而笨重的部件,仅一倒一正就要耗费大量时间,再加上分步吊装等过程,拆卸步骤多、劳动强度大、安全系数低,换辊操作较为困难和繁琐,换辊周期较长,因换辊作业费工耗时而导致整条生产线停机时间大幅度增加的问题尤其突出,不利于现代高速连轧生产线的生产。因此,研制开发一种轧辊更换方便、耗时短,能提高轧制效率的新型短应力线轧机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轧辊更换方便、耗时短,能提高轧制效率的新型短应力线轧机。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压下机构、上工作辊、下工作辊、底座和两个间隔设置的机架,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配合安装在两机架之间,底座的上表面沿底座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加工有两条滑道,滑道的截面形状为燕尾形,每个机架的下端均设置有一块滑板,滑板的底部通过滑块与滑道滑动连接,底座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油缸,两个油缸的活塞杆端部分别与两块滑板的端部连接,两个机架的内侧均竖向加工有贯穿机架的凹槽,凹槽内活动嵌装有支持板,支持板的底部通过滑块与滑道滑动连接,支持板的上端加工有矩形槽,矩形槽的底部加工有U形槽,U形槽的宽度小于矩形槽的宽度,U形槽的槽底与下工作辊的辊面相匹配,矩形槽内设置有支承块,支承块包括弧形部和设置在弧形部两端的矩形部,弧形部的上表面与上工作辊的辊面相匹配,矩形部的下表面与矩形槽的底面相匹配,下工作辊的下方水平设置有转杆,转杆的中部设置有从动斜齿,底座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从动斜齿相啮合的主动斜齿,从动斜齿两侧的转杆上分别加工有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两块支持板上分别加工有与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相配合的螺纹孔,转
杆的两端分别穿过螺纹孔后转动连接有支承座,支承座的底部固定在底座上。
[0006]进一步的,滑板的上表面与相应的机架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板。
[0007]进一步的,弧形部和矩形部为一体结构。
[0008]进一步的,矩形部的顶部设置有吊耳。
[0009]进一步的,矩形部的底部设置有定位轴,矩形槽的底部加工有与定位轴相匹配的定位槽。
[0010]本技术在需要更换轧辊时,先通过压下机构调整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之间的距离,使得上工作辊底部和下工作辊顶部之间的距离与弧形部的高度相匹配,开启电机,电机带动主动斜齿转动,主动斜齿带动从动斜齿和转杆转动,转杆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两块支持板水平移动,使得两块支持板之间的距离缩短,并保证弧形部位于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之间的间隙内,关停电机后同步开启两个油缸,两个油缸同步收缩活塞杆,并带动两个机架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使两个工作辊与两个机架脱离,这时上工作辊放置在弧形部上,下工作辊放置在U形槽内,使用天车吊走旧的轧辊,并将新的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分别放在弧形部和U形槽内,开启油缸,两个油缸同步伸长活塞杆,缩短两个机架之间的距离,使得新的轧辊装入相应的机架内,开启电机,电机依次带动主动斜齿、从动斜齿和转杆转动,增大两块支持板之间的距离,并使得两块支持板分别嵌装在相应机架的凹槽内即可,轧辊的拆装较为方便、省力、安全,不需吊装和翻倒整个设备,耗时较短,能提高线轧机的轧制效率。本技术轧辊更换方便、耗时短,能提高轧制效率,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在拆装轧辊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中支持板10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

压下机构,2

上工作辊,3

下工作辊,4

底座,5

机架,6

凹槽,7

滑道,8

滑板,9

油缸,10

支持板,11

矩形槽,12

U形槽,13

弧形部,14

矩形部,15

转杆,16

从动斜齿,17

电机,18

主动斜齿,19

左旋螺纹,20

右旋螺纹,21

螺纹孔,22

支承座,23

加强筋板,24

吊耳,25

定位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7]如图1~4所示,本技术包括压下机构1、上工作辊2、下工作辊3、底座4和两个间隔设置的机架5,上工作辊2和下工作辊3配合安装在两机架5之间,压下机构1、上工作辊2、下工作辊3、底座4和两个机架5均为现有技术,底座4的上表面沿底座4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加工有两条滑道7,滑道7的截面形状为燕尾形,每个机架5的下端均设置有一块滑板8,滑板8的底部通过滑块与滑道7滑动连接,底座4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油缸9,两个油缸9的活塞杆端部分别与两块滑板8的端部连接,两个机架5的内侧均竖向加工有贯穿机架5的凹槽6,凹槽8内活动嵌装有支持板10,支持板10的底部通过滑块与滑道7滑动连接,支持板10的上
端加工有矩形槽11,矩形槽11的底部加工有U形槽12,U形槽12的宽度小于矩形槽11的宽度,U形槽12的槽底与下工作辊3的辊面相匹配,矩形槽11内设置有支承块,支承块包括弧形部13和设置在弧形部13两端的矩形部14,弧形部13的上表面与上工作辊2的辊面相匹配,矩形部14的下表面与矩形槽11的底面相匹配,下工作辊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短应力线轧机,包括压下机构(1)、上工作辊(2)、下工作辊(3)、底座(4)和两个间隔设置的机架(5),所述上工作辊(2)和下工作辊(3)配合安装在两机架(5)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上表面沿底座(4)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加工有两条滑道(7),所述滑道(7)的截面形状为燕尾形,每个机架(5)的下端均设置有一块滑板(8),滑板(8)的底部通过滑块与滑道(7)滑动连接,所述底座(4)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油缸(9),两个油缸(9)的活塞杆端部分别与两块滑板(8)的端部连接,两个机架(5)的内侧均竖向加工有贯穿机架(5)的凹槽(6),所述凹槽(6)内活动嵌装有支持板(10),支持板(10)的底部通过滑块与滑道(7)滑动连接,所述支持板(10)的上端加工有矩形槽(11),矩形槽(11)的底部加工有U形槽(12),U形槽(12)的宽度小于矩形槽(11)的宽度,U形槽(12)的槽底与下工作辊(3)的辊面相匹配,所述矩形槽(11)内设置有支承块,所述支承块包括弧形部(13)和设置在弧形部(13)两端的矩形部(14),弧形部(13)的上表面与上工作辊(2)的辊面相匹配,矩形部(14)的下表面与矩形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炜蔡由新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曲靖呈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