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0189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2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包及车辆,电池包包括电池托盘和多个单体电池,电池托盘内形成有用于容纳单体电池的容纳空间,电池托盘具有第一方向以及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多个单体电池沿第二方向排列设置于容纳空间内,单体电池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从容纳空间的一侧延伸到容纳空间的另一侧,其中,第一方向为车辆行进方向,第二方向为车辆宽度方向,沿车辆行进方向排布的单体电池能够在侧碰时有效分散撞击力,并且作为传力结构以减小对电池包的损坏。并且作为传力结构以减小对电池包的损坏。并且作为传力结构以减小对电池包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包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车的发展,其普及度也越来越高,而随之而来的则是消费者对电池包的安全性的质疑与不信任也越来越多,现有的新能源车辆的电池包在受到侧面撞击时,电池包的电芯容易受到破坏,从而容易带来一系列的电池包安全问题,并且可能会危及消费者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其在受到侧面撞击时,能够有效的降低电芯的损坏,从而保证安全。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池包,电池托盘和多个单体电池,所述电池托盘内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单体电池的容纳空间,所述电池托盘具有第一方向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多个所述单体电池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单体电池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从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延伸到所述容纳空间的另一侧,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车辆行进方向,第二方向为车辆宽度方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托盘(10)和多个单体电池,所述电池托盘(10)内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单体电池(21)的容纳空间(17),所述电池托盘(10)具有第一方向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多个所述单体电池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单体电池(21)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从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延伸到所述容纳空间的另一侧,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车辆行进方向,第二方向为车辆宽度方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21)上设置有极柱(211),所述极柱(211)设置在所述单体电池(21)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端面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在所述第一方向的延伸长度为L,且1000mm≥L≥50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单体电池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为D,所述容纳空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为D1,且0.96≤D/D1≤0.99。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托盘包括底板(15)、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纵梁(12)和第二纵梁(14)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且相对设置的多个横梁,多个所述横梁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纵梁(12)、第二纵梁(14)连接,所述第一纵梁(12)、第二纵梁(14)以及多个所述横梁均与所述底板(15)连接以形成至少一个所述容纳空间(17);所述单体电池的高度为H,所述容纳空间的深度为H1,且H<H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后横梁(11),所述后横梁(11)包括后横梁主体部(111)和后横梁底托部(112),所述后横梁底托部(112)与所述底板(15)连接,所述后横梁底托部(112)和所述后横梁主体部(111)连接;所述后横梁(11)还包括加强斜筋(1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和平熊永刁义伟许巍达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