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料混合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9928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原料混合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原料混合釜,其可以提高对物料的混合均匀性,减少对后续反应效果的影响,提高实用性;包括釜体、输送管、连通管、加料桶、推动塞、推动杆、气缸、送气管、加液管、排气阀、电机、减速机、传动轴、传动齿轮、从动齿轮和排液管,釜体底部设置有多组支撑架,并在釜体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气缸与加料桶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连通管一端与加料桶底部连通,送气管和加液管上均设置有开关阀,密封盖上设置有固定架,传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分别套装固定至传动轴和输送管上,并且传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排液管与釜体底部连通,并在排液管上设置有控制阀,釜体上设置有排气孔,排气阀安装在排气孔处。排气阀安装在排气孔处。排气阀安装在排气孔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料混合釜


[0001]本技术涉及原料混合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原料混合釜。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原料充分混合后再进行反应,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对原料反应的均匀性,现有的对物料进行混合时,一般将添加量较少的原料加入至主料中,并将其搅拌混合均匀,但是由于添加的物料一般漂浮在液面上,容易出现混合不均匀的情况,物料容易挂壁导致其混合效果较差,从而影响其后续的反应效果,导致其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对物料的混合均匀性,减少对后续反应效果的影响,提高实用性的原料混合釜。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原料混合釜,包括釜体、输送管、连通管、加料桶、推动塞、推动杆、气缸、送气管、加液管、排气阀、电机、减速机、传动轴、传动齿轮、从动齿轮和排液管,所述釜体底部设置有多组支撑架,并在釜体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输送管顶部穿过密封盖,并且输送管与密封盖接触处机械密封,输送管底端为弯勾状,所述推动塞位于加料桶中,所述推动杆两端分别与气缸底部输出端和推动塞连接,气缸与加料桶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连通管一端与加料桶底部连通,并且连通管另一端与输送管可转动连接,所述推动塞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送气管输出端固定安装在通气孔处,所述加液管与加料桶底部连通,并在送气管、连通管和加液管上均设置有开关阀,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固定架,所述电机安装在减速机输入端处,所述减速机与固定架连接,所述传动轴安装在减速机输出端处,并且传动轴与密封盖顶部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分别套装固定至传动轴和输送管上,并且传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所述排液管与釜体底部连通,并在排液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釜体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阀安装在排气孔处。
[0007]具体的,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安装在釜体外壁上,所述加料桶安装在安装架另一端。
[0008]具体的,还包括多组支撑杆和多组支撑轮,所述多组支撑杆两端分别与多组支撑轮和密封盖顶部连接,所述多组支撑轮均与从动齿轮接触。
[0009]具体的,还包括多组搅拌片,所述多组搅拌片均安装在输送管上,并且多组搅拌片均位于釜体内部。
[0010]具体的,还包括多组防滑座,所述多组防滑座分别安装在多组支撑架底端。
[0011](三)有益效果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原料混合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打开密封盖,将主料加入至釜体中,并闭合密封盖,打开加液管上的开关阀,控制气缸,使推动杆带动推动塞上升,通过加液管将所需要添加的原料抽入至加料桶中,并闭合该开关阀,并打开连通管上的开关阀,将电机通电并启动,电机输出的动力通过减速机减速后,是传动轴带动传动齿轮转动,由于传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因此可以间接带动输送管进行转动,此时控制气缸工作,使推动杆带动推动塞向下挤压,使加料桶中的物料通过连通管排出,并通过输送管导入至釜体中,并随和输送管在釜体内的转动,使物料均布在釜体中的物料中,并且随着输送管的转动,当加料完成后,打开送气管上的开关阀,并通过送气管送入洁净的不与原料发生反应的气体,通入至釜体中,通过气体的流动带动物料翻滚,加快物料的混合速度,可以有效提高对物料的混合均匀性,避免物料挂壁无法混合均匀等情况,减少对后续反应效果的影响,提高实用性,进入釜体内部的气体可以通过排气阀排出,当混料完成后,可以打开控制,通过排液管将混合后的物料排出。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输送挂和搅拌片的配合示意图;
[0016]图4是推动杆和推动塞的配合示意图;
[0017]附图中标记:1、釜体;2、输送管;3、连通管;4、加料桶;5、推动塞;6、推动杆;7、气缸;8、送气管;9、加液管;10、排气阀;11、电机;12、减速机;13、传动轴;14、传动齿轮;15、从动齿轮;16、排液管;17、支撑架;18、密封盖;19、连接架;20、开关阀;21、固定架;22、控制阀;23、安装架;24、支撑杆;25、支撑轮;26、搅拌片;27、防滑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4,一种原料混合釜,包括釜体1、输送管2、连通管3、加料桶4、推动塞5、推动杆6、气缸7、送气管8、加液管9、排气阀10、电机11、减速机12、传动轴13、传动齿轮14、从动齿轮15和排液管16,釜体1底部设置有多组支撑架17,并在釜体1顶部设置有密封盖18,输送管2顶部穿过密封盖18,并且输送管2与密封盖18接触处机械密封,输送管2底端为弯勾状,推动塞5位于加料桶4中,推动杆6两端分别与气缸7底部输出端和推动塞5连接,气缸7与加料桶4通过连接架19固定连接,连通管3一端与加料桶4底部连通,并且连通管3另一端与输送管2可转动连接,推动塞5上设置有通气孔,送气管8输出端固定安装在通气孔处,加液管9与加料桶4底部连通,并在送气管8、连通管3和加液管9上均设置有开关阀20,密封盖18上设置有固定架21,电机11安装在减速机12输入端处,减速机12与固定架21连接,传动轴13安装在减速机12输出端处,并且传动轴13与密封盖18顶部可转动连接,传动齿轮14和从动齿轮15分别套装固定至传动轴13和输送管2上,并且传动齿轮14和从动齿轮15啮合,排液管
16与釜体1底部连通,并在排液管16上设置有控制阀22,釜体1上设置有排气孔,排气阀10安装在排气孔处,还包括安装架23,安装架23固定安装在釜体1外壁上,加料桶4安装在安装架23另一端,还包括多组支撑杆24和多组支撑轮25,多组支撑杆24两端分别与多组支撑轮25和密封盖18顶部连接,多组支撑轮25均与从动齿轮15接触,还包括多组搅拌片26,多组搅拌片26均安装在输送管2上,并且多组搅拌片26均位于釜体1内部,还包括多组防滑座27,多组防滑座27分别安装在多组支撑架17底端。
[0020]本技术的一种原料混合釜,可以通过多组防滑座27增强多组支撑架17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减少釜体1的位移,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安装架23方便使加料桶4固定在釜体1上,与其在使用时,打开密封盖18,将主料加入至釜体1中,并闭合密封盖18,打开加液管9上的开关阀20,控制气缸7,使推动杆6带动推动塞5上升,通过加液管9将所需要添加的原料抽入至加料桶4中,并闭合该开关阀20,并打开连通管3上的开关阀20,将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料混合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输送管(2)、连通管(3)、加料桶(4)、推动塞(5)、推动杆(6)、气缸(7)、送气管(8)、加液管(9)、排气阀(10)、电机(11)、减速机(12)、传动轴(13)、传动齿轮(14)、从动齿轮(15)和排液管(16),所述釜体(1)底部设置有多组支撑架(17),并在釜体(1)顶部设置有密封盖(18),所述输送管(2)顶部穿过密封盖(18),并且输送管(2)与密封盖(18)接触处机械密封,输送管(2)底端为弯勾状,所述推动塞(5)位于加料桶(4)中,所述推动杆(6)两端分别与气缸(7)底部输出端和推动塞(5)连接,气缸(7)与加料桶(4)通过连接架(19)固定连接,所述连通管(3)一端与加料桶(4)底部连通,并且连通管(3)另一端与输送管(2)可转动连接,所述推动塞(5)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送气管(8)输出端固定安装在通气孔处,所述加液管(9)与加料桶(4)底部连通,并在送气管(8)、连通管(3)和加液管(9)上均设置有开关阀(20),所述密封盖(18)上设置有固定架(21),所述电机(11)安装在减速机(12)输入端处,所述减速机(12)与固定架(21)连接,所述传动轴(13)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宝江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联海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