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邻氨基苯甲醚生产用原料混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632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合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邻氨基苯甲醚生产用原料混合设备;增加原料加入通道,增加原料加入的均匀性,降低混合时间,提高混合速度,降低混合工作量;包括混合筒,还包括环形筒,环形筒顶端和混合筒顶端连通设置有环形孔,第一电机上侧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底端左侧和底端右侧均固定设置有连接轴,两组连接轴底端均固定设置有刮板,混合筒右端上侧设置有第二进料管,混合箱底端连通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输入端与第一腔底端连通,出料管连通设置有阀门。出料管连通设置有阀门。出料管连通设置有阀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邻氨基苯甲醚生产用原料混合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混合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邻氨基苯甲醚生产用原料混合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邻氨基苯甲醚生产用原料混合设备是一种用于邻氨基甲醛生产加工过程中,对粉状料进行混合时所使用的装置,其在混合装置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邻氨基苯甲醚生产用原料混合设备包括混合筒,混合筒内设置有第一腔,第一腔内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侧壁设置有多组搅拌叶,混合筒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穿过混合筒顶端后与第一转轴顶端连接,混合筒左端连通设置有第一进料管;现有的邻氨基苯甲醚生产用原料混合设备使用时将原料自第一进料管传输至第一腔内,第一电机带动转动第一转轴进行转动,第一转轴进行转动的同时带动搅拌叶进行转动并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现有的邻氨基苯甲醚生产用原料混合设备使用中发现,在原料的加入过程中,多种原料均自第一进料管输送至第一腔内进行混合,较易出现多种原料堆积现象,加大混合工作量,降低混合效率,增加混合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增加原料加入通道,增加原料加入的均匀性,降低混合时间,提高混合速度,降低混合工作量的邻氨基苯甲醚生产用原料混合设备。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的一种邻氨基苯甲醚生产用原料混合设备,包括混合筒,混合筒内设置有第一腔,第一腔内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侧壁设置有多组搅拌叶,混合筒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穿过混合筒顶端后与第一转轴顶端连接,混合筒左端连通设置有第一进料管;还包括环形筒,环形筒固定设置于第一腔顶端,环形筒内设置有第二腔,环形筒顶端和混合筒顶端连通设置有环形孔,环形孔底端与第二腔顶端连通,第一电机上侧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底端左侧和底端右侧均固定设置有连接轴,两组连接轴底端均固定设置有刮板,两组刮板底端分别与第二腔底端左侧和底端右侧接触,环形筒底端设置有多组传输孔,多组传输孔顶端均与第二腔底端连通,混合筒右端上侧设置有第二进料管,第二进料管输出端穿过混合筒右端上侧和环形筒右端上侧后与第二腔右端上侧连通,混合箱底端连通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输入端与第一腔底端连通,出料管连通设置有阀门。
[0008]还包括支撑箱,支撑箱固定设置于混合筒顶端,支撑箱内设置有第三腔,支撑筒底端设置有第一通口,第一通口与第三腔底端连通,支撑筒侧壁设置有多组第二通口。
[0009]还包括两组料筒,两组料筒内均设置有第四腔,两组料筒顶端均设置有第三通口,两组第三通口分别与两组第四腔顶端连通,两组料筒分别设置于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输入端,两组第四腔底端分别与第一进料管输入端和第二进料管输入端连通,两组料筒顶端均设置有挡盖。
[0010]多组第二通口内均固定设置有防尘网。
[0011]还包括多组支撑杆,多组支撑杆分别固定设置于第二电机侧壁,多组支撑杆侧端均与支撑箱内侧壁上侧连接。
[0012]混合箱底端固定设置有四组支撑腿,四组支撑腿底端均固定设置有垫板。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邻氨基苯甲醚生产用原料混合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将一种原料自第一进料管传输至第一腔内,在传输完毕后,将另外的原料自第二进料管传输至环形筒内,此时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轴进行转动,两组连接轴随之进行转动,两组刮板随之进行转动,两组刮板转动的同时,带动环形筒内的原料自环形筒底端进行转动,原料在刮板的作用下自多组传输孔内向下传输,多组传输孔的设置可减少原料自同一位置向下传输的现象,同时刮板的设置可辅助原料自第二腔底端进行移动,原料自多组传输孔内向下传输的过程中可与第一腔底端的原料进行混合,加原料加入的均匀性,降低混合时间,提高混合速度,降低混合工作量,混合结束后的原料自出料管输出。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中环形筒与第二电机等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中刮板与连接轴等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中环形筒与第二电机等结构不同角度的立体结示意图;
[0019]附图中标记:1、混合筒;2、第一转轴;3、搅拌叶;4、第一电机;5、第一进料管;6、环形筒;7、第二电机;8、第二转轴;9、连接轴;10、第二进料管;11、出料管;12、阀门;13、支撑箱;14、料筒;15、挡盖;16、防尘网;17、支撑杆;19、支撑腿;20、垫板;21、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的一种邻氨基苯甲醚生产用原料混合设备,包括混合筒1,混合筒1内设置有第一腔,第一腔内设置有第一转轴2,第一转轴2侧壁设置有多组搅拌叶3,混合筒1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输出端穿过混合筒1顶端后与第一转轴2顶端连接,混合筒1左端连通设置有第一进料管5;还包括环形筒6,环形筒6固定设置于第一腔顶端,环形筒6内设置有第二腔,环形筒6顶端和混合筒1顶端连通设置有环形孔,环形孔底端与第二腔顶端连通,第一电机4上侧设置有第二电机7,第二电机7输出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转轴8,第二转轴8底端左侧和底端右侧均固定设置有连接轴9,两组连接轴9底端均固定
设置有刮板21,两组刮板21底端分别与第二腔底端左侧和底端右侧接触,环形筒6底端设置有多组传输孔,多组传输孔顶端均与第二腔底端连通,混合筒1右端上侧设置有第二进料管10,第二进料管10输出端穿过混合筒1右端上侧和环形筒6右端上侧后与第二腔右端上侧连通,混合筒1底端连通设置有出料管11,出料管11输入端与第一腔底端连通,出料管11连通设置有阀门12;将一种原料自第一进料管5传输至第一腔内,在传输完毕后,将另外的原料自第二进料管10传输至环形筒6内,此时第二电机7带动第二转轴8进行转动,两组连接轴9随之进行转动,两组刮板21随之进行转动,两组刮板21转动的同时,带动环形筒6内的原料自环形筒6底端进行转动,原料在刮板21的作用下自多组传输孔内向下传输,多组传输孔的设置可减少原料自同一位置向下传输的现象,同时刮板21的设置可辅助原料自第二腔底端进行移动,原料自多组传输孔内向下传输的过程中可与第一腔底端的原料进行混合,加原料加入的均匀性,降低混合时间,提高混合速度,降低混合工作量,混合结束后的原料自出料管11输出。
[0022]还包括支撑箱13,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邻氨基苯甲醚生产用原料混合设备,包括混合筒(1),混合筒(1)内设置有第一腔,第一腔内设置有第一转轴(2),第一转轴(2)侧壁设置有多组搅拌叶(3),混合筒(1)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输出端穿过混合筒(1)顶端后与第一转轴(2)顶端连接,混合筒(1)左端连通设置有第一进料管(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筒(6),环形筒(6)固定设置于第一腔顶端,环形筒(6)内设置有第二腔,环形筒(6)顶端和混合筒(1)顶端连通设置有环形孔,环形孔底端与第二腔顶端连通,第一电机(4)上侧设置有第二电机(7),第二电机(7)输出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转轴(8),第二转轴(8)底端左侧和底端右侧均固定设置有连接轴(9),两组连接轴(9)底端均固定设置有刮板(21),两组刮板(21)底端分别与第二腔底端左侧和底端右侧接触,环形筒(6)底端设置有多组传输孔,多组传输孔顶端均与第二腔底端连通,混合筒(1)右端上侧设置有第二进料管(10),第二进料管(10)输出端穿过混合筒(1)右端上侧和环形筒(6)右端上侧后与第二腔右端上侧连通,混合筒(1)底端连通设置有出料管(11),出料管(11)输入端与第一腔底端连通,出料管(11)连通设置有阀门(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邻氨基苯甲醚生产用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宝泉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联海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