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蚀液过滤系统、玻璃生产线及玻璃刻蚀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893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生产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刻蚀液过滤系统、玻璃生产线及玻璃刻蚀方法,所述刻蚀液过滤系统包括壳体(17),该壳体内形成有中空腔(18)并在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连通该中空腔(18)的刻蚀液进口(1)和刻蚀液出口(16);过滤器(6),该过滤器安装于所述中空腔(18)内并能够过滤由刻蚀液进口(1)通入的刻蚀液;以及真空泵(5),该真空泵的抽气口连通于所述中空腔(18)的位于所述过滤器(6)下侧的腔体部分,以能够通过使得该腔体部分内形成负压而促使所述刻蚀液通过所述过滤器(6)。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刻蚀液过滤系统能够大大加快刻蚀液过滤速度,能够有效提高刻蚀液的过滤效率,便于提高玻璃器件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刻蚀液过滤系统、玻璃生产线及玻璃刻蚀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生产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刻蚀液过滤系统。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该刻蚀液过滤系统的玻璃生产线。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玻璃刻蚀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子玻璃的薄化是平板显示轻薄化的关键部分。作为制备超薄玻璃的常用方法,化学减薄法得到的超薄玻璃表面质量好、良品率高,其主要以氢氟酸为主成分,再加以其它辅酸形成刻蚀液,从而与玻璃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使得玻璃减薄。
[0003]化学减薄法主要的工艺方法包括浸泡法、喷淋法及瀑布流法等,每种方法采用的刻蚀液与玻璃表面发生反应后,刻蚀液中仍含有大量有效物质可以继续循环使用,降低生产成本。但是,刻蚀液与玻璃表面接触并发生化学反应,会产生絮状沉淀及其他不溶物等杂质,其中一些杂质可能会粘附在玻璃表面,导致凸点等缺陷;刻蚀液中无效产物增加还会影响刻蚀效果,导致良品率降低。因此,需对使用过的刻蚀液进行过滤处理,以便可以循环使用刻蚀液,并且不影响刻蚀效果。
[0004]现有过滤设备和方法,过滤效率低、设备复杂、占用空间大,难以满足实际应用要求,因此需设计一种高效率、简洁的刻蚀液循环过滤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刻蚀液过滤效率较低问题,提供一种刻蚀液过滤系统,该刻蚀液过滤系统能够有效过滤刻蚀液中的杂质成分,便于实现刻蚀液的重复利用;且该刻蚀液过滤系统可以实现刻蚀液的高效过滤,有助于提高玻璃器件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刻蚀液过滤系统,包括:壳体,该壳体内形成有中空腔并在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连通该中空腔的刻蚀液进口和刻蚀液出口;过滤器,该过滤器安装于所述中空腔内并能够过滤由所述刻蚀液进口通入的刻蚀液;以及,真空泵,该真空泵的抽气口连通于所述中空腔的位于所述过滤器下侧的腔体部分,以能够通过使得该腔体部分内形成负压而促使所述刻蚀液通过所述过滤器。
[0007]优选地,所述中空腔内设有用于将由所述刻蚀液进口通入的所述刻蚀液引导至所述过滤器的刻蚀液分配器,该刻蚀液分配器形成有自上而下渐扩延伸的锥形通道。
[0008]优选地,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漏斗和贴合设置于该过滤漏斗的内表面上的过滤筛,该过滤筛设置为能够过滤由所述刻蚀液进口通入的所述刻蚀液。
[0009]优选地,所述过滤筛设置为折扇形。
[0010]优选地,所述过滤漏斗的出液管旁接有补充液组件,所述补充液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外的补充液储罐、连接至该补充液储罐和所述过滤漏斗的出液管之间的补充液输送管,该补充液输送管上设有第一阀门和/或第一输送泵。
[0011]优选地,所述过滤漏斗的出液管底端设有喷淋头,该喷淋头形成有多个喷淋孔。
[0012]优选地,所述真空泵的抽气口端设有酸雾滤网。
[0013]优选地,所述中空腔的底部设有用于加热过滤后的所述刻蚀液的加热装置。
[0014]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刻蚀液过滤系统的玻璃器件生产线。
[0015]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玻璃刻蚀方法,包括:
[0016]S1.在刻蚀装置中,利用刻蚀液刻蚀玻璃;
[0017]S2.将刻蚀玻璃后的所述刻蚀液通入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刻蚀液过滤系统,并启动所述真空泵使得所述中空腔的位于所述过滤器下侧的腔体部分形成负压,以过滤所述刻蚀液;
[0018]S3.将过滤后的所述刻蚀液通过所述刻蚀液出口排出并输送至所述刻蚀装置。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刻蚀液过滤系统能够利用安装于壳体中空腔内的过滤器过滤刻蚀液以滤除其中的杂质成分,以便循环利用刻蚀液实施玻璃减薄工艺;在过滤过程中,可通过利用真空泵抽吸过滤器下侧腔体部分的气体而形成负压,由此促使刻蚀液在压差作用下快速通过过滤器完成过滤,从而大大加快刻蚀液过滤速度,能够有效提高刻蚀液的过滤效率,便于提高玻璃器件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刻蚀液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中刻蚀液过滤系统的刻蚀液分配器的俯视图;
[0022]图3是图1中刻蚀液过滤系统的过滤器的俯视图;
[0023]图4是图1中刻蚀液过滤系统的喷淋头的仰视图;
[0024]图5是图1中刻蚀液过滤系统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玻璃刻蚀方法的刻蚀液过滤过程流程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
刻蚀液进口;2

刻蚀液分配器;3

法兰;4

真空泵连接口;5

真空泵;6

过滤器;61

过滤漏斗;62

过滤筛;7

酸雾滤网;8

补充液输送管;9

补充液储罐;10

第一阀门;11

第一输送泵;12

喷淋头;13

加热装置;14

第二阀门;15

第二输送泵;16

刻蚀液出口;17

壳体;18

中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9]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0030]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刻蚀液过滤系统,包括壳体17,该壳体17内形成有中空腔18,并在顶部设有刻蚀液进口1,底部设有刻蚀液出口16,该刻蚀液进口1和刻蚀液出口16分别连通中空腔18,以能够通过刻蚀液进口1向中空腔18内通入如用于玻璃器件生产的化学减薄刻蚀液。该刻蚀液在与玻璃表面接触发生化学反应后,产生的絮状沉淀及其他不溶物等杂质能够经随后所述的设于中空腔18内的过滤器6滤除,进而由刻蚀液出口16排出,并输送至刻蚀装置循环使用。
[0031]该壳体17的中空腔18内安装有过滤器6,该过滤器6能够过滤由刻蚀液进口1通入的刻蚀液。壳体17侧壁上可以连接有真空泵5,该真空泵5的抽气口连通于中空腔18的位于过滤器6下侧的腔体部分,以能够抽吸该腔体部分的气体并形成负压(如小于或等于6Pa),由此在过滤器6的上下侧形成压差,从而促使刻蚀液通过过滤器6,完成杂质的滤除。
[0032]由此,本专利技术的刻蚀液过滤系统能够利用安装于壳体17中空腔18内的过滤器6过滤刻蚀液以滤除其中的杂质成分,以便循环利用刻蚀液实施玻璃减薄工艺;在过滤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刻蚀液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7),该壳体(17)内形成有中空腔(18)并在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连通该中空腔(18)的刻蚀液进口(1)和刻蚀液出口(16);过滤器(6),该过滤器(6)安装于所述中空腔(18)内并能够过滤由所述刻蚀液进口(1)通入的刻蚀液;以及,真空泵(5),该真空泵(5)的抽气口连通于所述中空腔(18)的位于所述过滤器(6)下侧的腔体部分,以能够通过使得该腔体部分内形成负压而促使所述刻蚀液通过所述过滤器(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蚀液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腔(18)内设有用于将由所述刻蚀液进口(1)通入的所述刻蚀液引导至所述过滤器(6)的刻蚀液分配器(2),该刻蚀液分配器(2)形成有自上而下渐扩延伸的锥形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蚀液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6)包括过滤漏斗(61)和贴合设置于该过滤漏斗(61)的内表面上的过滤筛(62),该过滤筛(62)设置为能够过滤由所述刻蚀液进口(1)通入的所述刻蚀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刻蚀液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筛(62)设置为折扇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刻蚀液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漏斗(61)的出液管旁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亚伟崔海舰李志军安利营史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