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降低BaTiO3陶瓷中双孪晶缺陷密度的粉末烧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647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BaTiO3陶瓷中双孪晶缺陷密度的粉末烧结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无掺杂BaTiO3商业纳米粉末在节能箱式电炉中800℃煅烧,使得粉末和空气充分接触,接着将煅烧后的粉末放入放电等离子烧结(SPS)中烧结至900℃~1200℃之间。与未在空气中煅烧的粉末在SPS烧结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适的粉末煅烧气氛,大大降低了样品的双孪晶缺陷密度。大大降低了样品的双孪晶缺陷密度。大大降低了样品的双孪晶缺陷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BaTiO3陶瓷中双孪晶缺陷密度的粉末烧结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陶瓷材料粉末烧结
,尤其涉及一种降低BaTiO3陶瓷中双孪晶缺陷密度的粉末烧结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双孪晶是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界面,被认为是一种缺陷。在金属材料中比较常见,在保证金属延展性的同时提高金属屈服强度(Y.Gao,et al.Materials Science&Engineering A 767(2019)138361),类似于细晶强化的作用。然而,在陶瓷材料中,尤其在ABO3型钙钛矿陶瓷材料中很少见到。双孪晶的界面能很低,仅为普通晶界的1/10~1/2,具有稳定性。因此,双孪晶缺陷一旦形成后很难消除。
[0003]陶瓷材料的优良性能除了通过掺杂改变其化学组分这一有效途径外,还可以改变自身的微结构来实现。通常来说,晶粒生长决定着微结构的演化历程。对于BaTiO3陶瓷而言,烧结过程中伴随着大量双孪晶微结构的发生。更加巧合的是,有文献报道双孪晶可以促进晶粒异常长大(Lee et al.Acta materiali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BaTiO3陶瓷中双孪晶缺陷密度的粉末烧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预设质量的BaTiO3纳米粉末放入经过超声清洗的Al2O3坩埚中,然后将坩埚盖片,盖片上预留孔口便于空气进入;S2:将装有粉末的坩埚放入到煅烧装置中,以升温速率为5℃/min升至预设温度,并保温预设时间,加热程序完成后随炉冷却;S3:将煅烧的粉末均匀的倒入裹着一层碳纸的石墨模具中,在模具柱头和粉末之间垫上碳纸,对模具先预压2MPa,然后将模具放入SPS烧结,烧结过程中对模具施加50MPa的轴向压力;S4:在SPS中以10℃/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900℃~1200℃,并保温一些时间,加热完成后骤降至室温;S5:将未煅烧的粉末重复步骤S3、S4的烧结工艺烧结成片,将煅烧和未煅烧的粉末在SPS中烧结成型的两个样品一起放入节能箱式电炉中退火;S6:将退火后的样品磨样,放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观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BaTiO3陶瓷中双孪晶缺陷密度的粉末烧结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强胡剑峰刘文杰蔣怡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