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转子加工及组装流水线的实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5420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机转子加工及组装流水线的实体结构,包括加工组装部分、位于加工组装部分首端的上料部分、位于加工组装部分尾端的下料部分,加工组装部分包括分流段和合流段,合流段与分流段的尾端衔接,两台数控加工机床位于分流段的两侧,一台轴承安装设备和一台风扇套安装设备位于合流段的两侧。本设计为电机转子的数控加工及轴承、风扇套的组装提供一条流水线结构,利于转子加工效率的提高,利于转子加工自动化的实现。于转子加工自动化的实现。于转子加工自动化的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转子加工及组装流水线的实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转子的加工组装设备,具体涉及加工及组装流水线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转子可以由数控机床自动化加工,加工完成的转子,其上需要装配零件,例如,在转子的一端安装轴承,另一端安装风扇套,之后,才能与定子及机壳组装成完整的电机。而转子的一端安装轴承,另一端安装风扇套,是转子上装配零件的部分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电机转子的数控加工及轴承、风扇套的组装提供一条流水线结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机转子加工及组装流水线的实体结构,包括加工组装部分、位于加工组装部分首端的上料部分、位于加工组装部分尾端的下料部分,加工组装部分包括分流段和合流段,合流段与分流段的尾端衔接,两台数控加工机床位于分流段的两侧,一台轴承安装设备和一台风扇套安装设备位于合流段的两侧。
[0005]转子毛坯经上料部分被输送至加工组装部分的分流段,分流段包括左右两个分支,每个分支的旁侧设有一台数控加工机床,任一分支上的转子毛坯被输送至旁侧的数控加工机床,数控加工机床将转子毛坯加工成转子后,转子被输送回原分流段的分支。之后,分流段的两个分支在合流段合流,转子在合流段上前移的过程中,轴承安装设备将轴承安装在转子的一端,风扇套安装设备将风扇套安装在转子的另一端。之后,转子被输送至下料部分。
[0006]本技术为电机转子的数控加工及轴承、风扇套的组装提供一条流水线结构,利于转子加工效率的提高,利于转子加工自动化的实现。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08]图1为电机转子加工及组装流水线的实体结构的示意图;
[0009]图2为俯视电机转子加工及组装流水线的实体结构所得的示意图;
[0010]图3为上料部分10的示意图;下料部分20的结构设计参考上料部分10;
[0011]图4为图1中从后方观察上料部分10与下料部分20之间的加工组装部分所得的示意图;
[0012]图5为第一机械手34的示意图;
[0013]图6为第二机械手35的示意图;
[0014]图7为轴承安装设备60的示意图;
[0015]图8为风扇套安装设备70的示意图。
[0016]图中符号说明:
[0017]10、上料部分;11、上料输送线;12、第五机械手;
[0018]20、下料部分;21、下料输送线;22、第六机械手;
[0019]30、分流段;31、分流前输送线;32、分流后左侧输送线;33、分流后右侧输送线;34、第一机械手;35、第二机械手;
[0020]40、合流段;41、第三机械手;42、合流前段;43、合流后段;44、组装定位台;441、定位结构;45、第四机械手;
[0021]50、数控加工机床;
[0022]60、轴承安装设备;61、第一振动盘;62、第一供料道;63、第一供料台;64、旋转式轴承组装机构;641、轴承卡口;642、第一旋转模块;643、第一固定模块;644、第一驱动模块;645、齿轮;646、齿条;647、第三气缸;65、第一推块;66、第一气缸;67、第一顶升件;
[0023]70、风扇套安装设备;71、第二振动盘;72、第二供料道;73、第二供料台;74、旋转式风扇套组装机构;741、柱形凸部;742、第二旋转模块;743、第二固定模块;744、第二驱动模块;745、增压缸;75、第二推块;76、第四气缸;77、第二顶升件;
[0024]80、转子毛坯;81、转子;82、轴承;83、风扇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结合图1、图2、图4,电机转子加工及组装流水线的实体结构,包括加工组装部分、位于加工组装部分首端的上料部分10、位于加工组装部分尾端的下料部分20,加工组装部分包括分流段30和合流段40,合流段与分流段的尾端衔接,两台数控加工机床50位于分流段的两侧,一台轴承安装设备60和一台风扇套安装设备70位于合流段的两侧。
[0026]转子毛坯80在上料部分10处上料,之后被输送至加工组装部分的分流段30,分流段包括分流后左侧输送线32(即上述左右两个分支中的左分支)和分流后右侧输送线33(即上述左右两个分支中的右分支),分流后左侧输送线的旁侧和分流后右侧输送线的旁侧分别设有一台数控加工机床50。分流后左侧输送线上的转子毛坯被输送至其旁侧的数控加工机床,分流后右侧输送线上的转子毛坯被输送至其旁侧的数控加工机床。数控加工机床将转子毛坯加工成转子81后,转子被输送回分流后左侧输送线/分流后右侧输送线。之后,分流后左侧输送线32和分流后右侧输送线33上的转子均被输送至合流段40,转子在合流段上前移的过程中,轴承安装设备60将轴承82安装在转子81的一端,风扇套安装设备70将风扇套83安装在转子的另一端。之后,转子被输送至下料部分下料。
[0027]如图4,分流段30还包括分流前输送线31,分流前输送线与分流后左侧输送线32、分流后右侧输送线33的衔接处设有第一机械手34;两台数控加工机床50处设有第二机械手35。第一机械手包括XZ轴向运动系统、安装在XZ轴向运动系统上的夹爪,XZ轴向运动系统包括X轴向运动单元和Z轴向运动单元,每个运动单元均采用丝杆机构。第一机械手34将分流前输送线31上的转子毛坯分别输送到分流后左侧输送线32、分流后右侧输送线33。第二机械手35的结构设计相同于第一机械手34,其功能是将分流后左侧输送线32上的转子毛坯转移至分流后左侧输送线旁侧的数控加工机床50,将分流后右侧输送线33上的转子毛坯转移至分流后右侧输送线旁侧的数控加工机床。为了提高效率,第二机械手的夹爪可以是两个。
[0028]如图4,合流段40与分流段30的衔接处设有第三机械手41,第三机械手的结构设计相同于第一机械手34,第三机械手将分流后左侧输送线32上的转子以及分流后右侧输送线33上的转子转移至合流段40。
[0029]如图4,合流段40包括合流前段42和合流后段43,合流前段和合流后段之间设有组装工位,组装工位设有组装定位台44和第四机械手45,一台轴承安装设备和一台风扇套安装设备位于组装定位台的两侧。第四机械手45的结构设计相同于第一机械手34,第四机械手将合流前段42的转子转移至组装定位台44,组装定位台上的定位结构441定位转子,轴承安装设备和风扇套安装设备同时作业,对转子的左右两端组装轴承和风扇套。组装完成后,第四机械手45将转子转移至合流后段43。
[0030]如图7,轴承安装设备60包括第一振动盘61、与第一振动盘连接的第一供料道62、与第一供料道连接的第一供料台63、位于第一供料台上方的旋转式轴承组装机构64。第一供料台与第一供料道的衔接处设有第一推块65,第一推块与第一气缸66连接。第一供料台设有竖向孔位,该竖向孔位中设有第一顶升件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机转子加工及组装流水线的实体结构,包括加工组装部分、位于加工组装部分首端的上料部分(10)、位于加工组装部分尾端的下料部分(20),其特征在于:加工组装部分包括分流段(30)和合流段(40),合流段与分流段的尾端衔接,两台数控加工机床(50)位于分流段的两侧,一台轴承安装设备(60)和一台风扇套安装设备(70)位于合流段的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加工及组装流水线的实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分流段(30)包括分流前输送线(31)、分流后左侧输送线(32)、分流后右侧输送线(33),分流前输送线与分流后左侧输送线、分流后右侧输送线的衔接处设有第一机械手(34);两台数控加工机床(50)处设有第二机械手(3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加工及组装流水线的实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合流段(40)与分流段(30)的衔接处设有第三机械手(4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许的望
申请(专利权)人:唯实先端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