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单元以及应用该混合单元的脱硝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299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单元以及应用该混合单元的脱硝系统。该混合单元用于在脱硝系统的烟道中将脱硝还原剂、SO3吸收剂以及烟气进行混合,包括:升气筒,其均匀间隔布置在烟道中,为脱硝还原剂、SO3吸收剂以及烟气提供混合空间;混合叶片,其设置在升气筒的烟气上升通道中,该混合叶片借助烟气的升力绕轴旋转,将脱硝还原剂、SO3吸收剂以及烟气在烟气上升通道中进行混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将脱硝还原剂、SO3吸收剂以及烟气进行有效混合,又能节省脱硝还原剂、SO3吸收剂喷射装置的安装空间。吸收剂喷射装置的安装空间。吸收剂喷射装置的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单元以及应用该混合单元的脱硝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石油化工烟气治理
,特别涉及一种脱硝还原剂、SO3吸收剂以及烟气的混合单元以及应用该混合单元的脱硝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SCR)是以氨为还原剂,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条件下,氨与烟气中的NOx反应生成氮气和水。FCC待生催化剂在再生过程中会产生SO2和SO3,其比例大约为8~12:1,经过SCR脱硝后,还会有约0.5%~2%的SO2被氧化成SO3。SO3的存在加剧了下游设备的腐蚀和结垢的可能性,SO3和脱硝还原剂NH3在低温环境下会反应生成NH4HSO4(ABS),ABS(低温下具有粘附性)的存在容易导致催化剂孔道堵塞,ABS还会附着在设备表面引起积灰、结垢和腐蚀。当烟气中的SO3浓度达到10ppm以上时,烟囱周围就会出现“蓝烟”现象。目前烟气中SO3可以采用碱性吸收剂喷射脱除SO3技术,该技术是利用碱性吸收剂与烟气中的SO3反应,从而脱除烟气中的SO3,该种方法可以在装置前部实现对烟气中SO3的脱除,从而减缓其对后续设备的不利影响。考虑到烟气脱硝过程中,需要将脱硝还原剂、SO3吸收剂以及烟气进行混合,因此需要一定的空间安装脱硝还原剂的喷射装置,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空间和混合内构件以使烟气和还原剂达到理想的混合效果。
[0003]中国专利CN208553733U公开了一种碱试剂脱除烟气中三氧化硫的系统,包括反应器,所述反应器的上部设有第一烟道,所述第一烟道从顶部折弯后垂直向下后与第二烟道连接,所述第二烟道与第一烟道连接处为直角,其中,所述第二烟道处还设有碱试剂喷射系统,所述碱试剂喷射系统包括储仓,所述储仓的下部设有带计量器的螺旋给料机,所述带计量器的螺旋给料机通过管道与气力输送进管,所述气力输送进管的一端与稀氨气管连接,所述的稀氨气主管与烟道内的喷氨格栅连接,喷氨格栅为多个喷嘴均匀布置在烟道内,其中,所述带计量器的螺旋给料机与气力输送进管之间的管道上还设有压缩空气气力输送装置,另一端连接有多个喷射嘴,并将喷射嘴安装在喷氨格栅主管道内,所述第二烟道与第一烟道连接处还有导流片。该系统可使碱试剂与氨气一起通过喷氨格栅均匀喷入烟道内,即可将脱硝还原剂、SO3吸收剂以及烟气进行混合,但该系统需要较长的烟道空间用来安装SO3吸收剂喷射装置并作为吸收剂与烟气的混合空间。
[0004]因此,亟需一种既能满足脱硝还原剂、SO3吸收剂以及烟气应有的混合效果,又能有效节省安装、混合空间的混合单元,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0005]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单元以及应用该混合单元的脱硝系统,既可将脱硝还原剂、SO3吸收剂以及烟气进行有效混合,又能节省脱硝还原剂、SO3吸收剂喷射装
置的安装空间。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合单元,用于在脱硝系统的烟道中将脱硝还原剂、SO3吸收剂以及烟气进行混合,包括:升气筒,其均匀间隔布置在烟道中,为脱硝还原剂、SO3吸收剂以及烟气提供混合空间;混合叶片,其设置在升气筒的烟气上升通道中,该混合叶片借助烟气的升力绕轴旋转,将脱硝还原剂、SO3吸收剂以及烟气在烟气上升通道中进行混合。
[0008]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升气筒中下部可设有环状凸出部,该环状凸出部下沿设有脱硝还原剂入口和SO3吸收剂入口,该脱硝还原剂入口和SO3吸收剂入口与烟气上升通道处于连通状态。
[0009]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脱硝还原剂入口和SO3吸收剂入口可相对于烟气上升通道的中心轴对称设置。
[0010]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混合叶片可设置为多组且沿烟气上升通道的轴向呈螺旋状延伸。
[0011]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每组混合叶片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每组混合叶片首尾相接,连成一体的混合叶片整体呈螺旋上升状。
[0012]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烟道中垂直于烟气上升方向可设置密封板,该密封板固定在烟道的内壁面上,且升气筒布置并固定在密封板上。
[0013]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密封板可设置在环状凸出部的相应位置处,密封板的厚度与环状凸出部的高度相适配。
[0014]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烟道外一侧可设有SO3吸收剂供应管道,该SO3吸收剂供应管道通过多个第一分支管分别与每排升气筒的SO3吸收剂入口连通。
[0015]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烟道外另一侧可设有脱硝还原剂供应管道,该脱硝还原剂供应管道通过多个第二分支管分别与每排所述升气筒的所述脱硝还原剂入口连通。
[0016]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脱硝系统,包括前述的混合单元,该混合单元用于在脱硝系统的烟道中将脱硝还原剂、SO3吸收剂以及烟气进行混合;脱硝系统还包括:脱硝催化剂床层,其设于混合单元的烟气下游位置,用于接收经混合单元混合后的烟气及脱硝还原剂。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本实技术的混合单元通过在升气筒上设置环状凸出部,可在凸出部的下沿设置脱硝还原剂和SO3吸收剂的入口,既节省了空间,又可以强化脱硝还原剂、SO3吸收剂与烟气的混合效果;
[0019]2)通过在升气筒的烟气上升通道中设置混合叶片,可进一步强化脱硝还原剂、SO3吸收剂与烟气的混合效果;
[0020]3)混合单元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易于在原有锅炉烟道的有限空间中进行改造。
[0021]4)脱硝催化剂床层设于混合单元的烟气下游位置可利用混合单元在前端对SO3进行充分吸收,有效减少对后续设备的腐蚀影响。
[0022]上述说明仅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据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同时为了使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技术特征以及优点更加易懂,以下列举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混合单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混合单元的俯视示意图(示出了混合单元中的升气筒、烟道以及脱硝还原剂和SO3吸收剂供应管道)。
[0025]图3是本技术脱硝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6]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7]1‑
混合单元,11

升气筒,110

烟气上升通道,111

环状凸出部,112

SO3吸收剂入口,113

脱硝还原剂入口,2

烟道,20

密封板,3

SO3吸收剂供应管道,31

第一分支管,4

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单元,其特征在于,用于在脱硝系统的烟道中将脱硝还原剂、SO3吸收剂以及烟气进行混合,包括:升气筒,其均匀间隔布置在所述烟道中,为所述脱硝还原剂、SO3吸收剂以及烟气提供混合空间;混合叶片,其设置在所述升气筒的烟气上升通道中,该混合叶片借助烟气的升力绕轴旋转,将所述脱硝还原剂、SO3吸收剂以及烟气在所述烟气上升通道中进行混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气筒中下部设有环状凸出部,该环状凸出部下沿设有脱硝还原剂入口和SO3吸收剂入口,该脱硝还原剂入口和SO3吸收剂入口与所述烟气上升通道处于连通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硝还原剂入口和SO3吸收剂入口相对于所述烟气上升通道的中心轴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叶片为多组且沿所述烟气上升通道的轴向呈螺旋状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单元,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混合叶片的数量为两个,每组混合叶片首尾相接,连成一体的所述混合叶片整体呈螺旋上升状。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贠莹王海波金平齐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