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板清洁机构的刷体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282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光伏板清洁机构的刷体模块,包括底部框架和在所述底部框架上固定设置的多组清洁刷体机构,所述清洁刷体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在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之间转动支承有干毛刷辊和硅胶毛刷辊,所述第二安装座通过在翻转电机驱动其转动,所述干毛刷辊和硅胶毛刷辊通过主传动电机驱动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翻转电机控制双刷体的角度,使得可以根据光伏板板面的倾角以及外界的风速大小调整俯仰刷体对应的角度,且可在紧急情况下控制刷体和光伏板板面之间紧贴,进而实现刹车功能;且通过主传动电机控制刷体进行旋转清洁作业;大大拖着了刷体模块的功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板清洁机构的刷体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板清洗设备领域,具体为光伏板清洗设备上的刷体模块。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具有涵道风扇的清洗机构的通过涵道风扇的吹动空气的产生的负压将装置牢固的吸附在玻璃上。通过与玻璃接触的刷体模块用于将玻璃上的灰尘查净。
[0003]然而,通常刷体模块包括一组或者多组由电机控制转动的清洁刷辊。其功能比较单一。
[0004]基于以上原因,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光伏板清洁机构的刷体模块。
[0006]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光伏板清洁机构的刷体模块,包括底部框架和在所述底部框架上固定设置的多组清洁刷体机构,所述清洁刷体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在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之间转动支承有干毛刷辊和硅胶毛刷辊,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被转动支承在两间隔设置的安装板之间,所述第二安装座通过在翻转电机驱动其转动,所述干毛刷辊和硅胶毛刷辊与所述第一安装座转动配合的一侧设置有从动齿轮,还包括与两所述从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在安装板上转动设置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中心,其一端和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固定,其另一端通过主传动电机驱动转动。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中部凸设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板,在该一端上固定设置有第三主动齿轮,所述第三主动齿轮和翻转电机之间通过第一减速机构传动连接。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上固定设置有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主传动电机之间通过第二减速机构传动连接。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包括水平间隔设置的两组清洁刷体机构和竖直间隔设置的两组清洁刷体机构。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包括与底部框架的四周可拆卸固定设置有与其固定的清洁刷体容置座,所述清洁刷体容置座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的开口朝向相反,所述翻转电机和主传动电机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干毛刷辊和硅胶毛刷辊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
[0011]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翻转电机控制双刷体的角度,使得可以根据光伏板板面的倾角以及外界的风速大小调整俯仰刷体对应的角度,且可在紧急情况下控制刷体和光伏板板面之间紧贴,进而实现刹车功能;且通过主传动电机控制刷体进行旋转清洁作业;大大拖着了刷体模块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清洁刷体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清洁刷体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4,光伏板清洁机构的刷体模块,包括底部框架1和在所述底部框架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多组清洁刷体机构2,具体的,所述清洁刷体机构2设置有四组,其包括水平间隔设置的两组和竖直间隔设置的两组。所述清洁刷体机构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座22a和第二安装座22b,在所述第一安装座22a和第二安装座22b之间转动支承有干毛刷辊20和硅胶毛刷辊21,在所述第一安装座22a所述第二安装座22b被转动支承在两间隔设置的安装板22之间,所述第二安装座22b通过在翻转电机101驱动其转动,所述干毛刷辊20和硅胶毛刷辊21与所述第一安装座22a转动配合的一侧设置有从动齿轮200,还包括与两所述从动齿轮200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201,在安装板22上转动设置有第一传动轴23,所述第一传动轴23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座22a的中心,其一端和所述第一主动齿轮201固定,其另一端通过主传动电机102驱动转动。具体的,在所述第一传动轴23的另一端上固定设置有第二主动齿轮202,所述第二主动齿轮202与所述主传动电机102之间通过第二减速机构30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22b的中部凸设有第二传动轴24,所述第二传动轴24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板22,在该一端上固定设置有第三主动齿轮203,所述第三主动齿轮203和翻转电机101之间通过第一减速机构301传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示出了第一传动轴23和第二传动轴24通过齿轮和对应的减速机构配合的方式来驱动其转动的技术方案,然而,可以知悉的是,可以根据驱动第一传动轴23、第二传动轴24的需要,选择其它常用的传动方式,例如可采用皮带结合皮带轮驱动上述第一、第二传动轴;本申请中对于第一、第二传动轴的驱动方式不加以限定。
[0017]上述结构中,翻转电机101能够控制干毛刷与硅胶刮刷整体旋转,主传动电机能够控制干毛刷或硅胶刮刷转动作为机器人移动的动力。当机器人在运动时,运动方向前后的双刷清洁部件紧贴于光伏板表面,其中机器人移动方向前端干毛刷紧贴光伏板板面,移动方向后端硅胶刮刷紧贴光伏板表面;运动方向两侧的清洁机构略抬起,清洁机构可根据光伏板板面的倾角以及外界的风速大小调整俯仰角度。如果机器人工作时出现故障,所有的清洁刷体机构能够同时紧贴光伏板表面,实现抱死刹车的目的。在工作途中对于机器人在沿光伏板倾角方向爬升或滑落的需要,通过控制主传动电机102的转速,可增加或减少前进动力,保证机器人在光伏板表面匀速运行。机器人运动方向前部的干毛刷将灰尘从光伏板上分离,并扫入封闭式清扫腔;涵道风扇将分离下的灰尘吹起,通过机器人顶部的导流罩将由涵道风扇排出的含尘气流导向位于机器人最外圈的集尘箱,质量较重的沙粒和灰尘落在集尘箱底部,较细的微尘在透过集尘箱四周的收尘布时被捕集,附着在收尘布,清洁的空气排出,实现了光伏板的清扫和收尘,防止了二次污染;硅胶刮刷(容尘性)清洁微量的残留灰尘。
[0018]优选的,包括与底部框架1的四周可拆卸固定设置有与其固定的清洁刷体容置座
3,所述清洁刷体容置座3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容置腔31和第二容置腔32,第一容置腔31和第二容置腔32的开口朝向相反,所述翻转电机101和主传动电机102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31内,所述干毛刷辊20和硅胶毛刷辊21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32内,所述安装板22固定设置在清洁刷体容置座3的两侧。上述结构中,双刷清洁部件能够从机器人上拆卸更换,也能够通过快速拆卸清洁部件更新升级以满足不同使用环境的需求。
[0019]在所述底部框架1的外周上设置有橡胶防撞圈100。橡胶防撞圈100用于防止整机在行走至光伏板边缘位置时发生碰撞所产生的冲击。
[002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本申请中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上述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光伏板清洁机构的刷体模块,包括底部框架(1)和在所述底部框架(1)上固定设置的多组清洁刷体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刷体机构(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座(22a)和第二安装座(22b),在所述第一安装座(22a)和第二安装座(22b)之间转动支承有干毛刷辊(20)和硅胶毛刷辊(21),所述第一安装座(22a)和所述第二安装座(22b)被转动支承在两间隔设置的安装板(22)之间,所述第二安装座(22b)通过在翻转电机(101)驱动其转动,所述干毛刷辊(20)和硅胶毛刷辊(21)与所述第一安装座(22a)转动配合的一侧设置有从动齿轮(200),还包括与两所述从动齿轮(200)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201),在安装板(22)上转动设置有第一传动轴(23),所述第一传动轴(23)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座(22a)的中心,其一端和所述第一主动齿轮(201)固定,其另一端通过主传动电机(102)驱动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板清洁机构的刷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22b)的中部凸设有第二传动轴(24),所述第二传动轴(2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泓浩孙慧平汪金芝高敬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