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热载体双循环供热的废塑料处置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热载体双循环供热的废塑料处置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塑料因优异的持久性、耐腐蚀、易塑性、稳定性等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如包装、建筑、汽车、电子电器等。与此同时,由于塑料难以自然降解,随着塑料废弃物产量的急剧增长,诸多环境问题也浮出水面,废塑料回收处理行业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寻求一种节能、环保、高效的塑料处理工艺方案是必然趋势。
[0003]现阶段废塑料主要是同生活垃圾一起进入填埋场或焚烧场。然而,传统填埋会污染地下水资源,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且其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已逐渐被研究者摒弃。此外,虽然废塑料的热值可高达40MJ/kg,几乎与燃油相持平,通过焚烧法可以高效获取其中的能量,然而塑料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氮氧化物、二噁英等污染性气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加强废塑料的高效回收和合理处置极为重要。
[0004]相较直接焚烧,由于热解技术可以将废塑料转化为气体、固体、液体等一系列化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热载体双循环供热的废塑料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核心反应模块(2)、产物处理模块(3)和热载体循环模块(4),其中:所述核心反应模块(2)用于热解废塑料,包括内循环反应釜(202)以及设置在内循环反应釜(202)内的螺旋杆(201)和热载体(203),所述螺旋杆(201)用于带动所述热载体(203)从内循环反应釜(202)底部上升到顶部后掉落;所述产物处理模块(3)用于将热解废塑料产生的气相产物分离为液态产物和气态产物;所述热载体循环模块(4)包括球渣分离器(404)、热载体提升装置(402)和燃烧室(401),其中,所述球渣分离器(404)固定在所述内循环反应釜(202)底部,用于从热解废塑料产生的热解残渣中分离出热载体(203);所述热载体提升装置(402)用于将球渣分离器(404)分离出的热载体(203)运送至燃烧室(401);所述燃烧室(401)与所述产物处理模块(3)和内循环反应釜(202)连接,该燃烧室(401)在气态产物的燃烧作用下为热载体(203)供热,携带热量的热载体(203)回到内循环反应釜(202)中,同时燃烧室(401)中产生的烟气对内循环反应釜(202)外壁腔室进行二次加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载体双循环供热的废塑料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载体(203)为表面具有棱角的近球状体,且热载体(203)表面喷涂有过渡金属元素。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载体双循环供热的废塑料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杆(201)外设置有套筒(205),该套筒(205)用于防止热载体(203)上升过程中坠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载体双循环供热的废塑料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物处理模块(3)包括催化提质装置(301)和油气冷凝分离器(302),所述内循环反应釜(202)、催化提质装置(301)、油气冷凝分离器(302)、燃烧室(401)依次连接;所述催化提质装置(301)用于对气相产物进行原位催化脱氯,所述油气冷凝分离器(302)用于将脱氯后的气相产物分离为液态产物和气态产物,其中液态产物流入油气冷凝分离器(302)下安装的液体收集罐(303),气态产物进入燃烧室(401)。5.如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热载体双循环供热的废塑料处置系统,其特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