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辅助沉积制备高温超导涂层导体缓冲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1703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分子辅助沉积制备高温超导涂层导体缓冲层的方法,其具体作法是:a.无水溶液制备:按稀土或锆与铈的离子比x∶1-x,0.01≤x≤0.5称量稀土乙酸盐或稀土丙醇盐或稀土乙酰丙酮盐或丙醇锆或锆酸四丁酯与乙酰丙酮铈,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无水溶液;b.胶体制备:在无水溶液中加入聚乙烯醇缩丁醛或聚乙二醇或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或聚乙烯醇或聚氧化乙烯形成胶体;c.胶体涂敷与干燥:将胶体涂覆在基片上并干燥;d.烧结成相:再将基片放入烧结炉,以5-100℃/min升至850℃-1150℃,保温0.25-2小时,以1-2℃/min降至室温。该方法制作工艺简单,操作控制容易,成本低,不污染环境;制备得到的氧化铈单层缓冲层的临界厚度达到150-200n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温超导涂层导体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高温超导涂层 导体緩冲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一一稀土钡铜氧REBCO涂层导体,由于其优良的本征 电磁特性,尤其是其在高磁场下优良的载流能力,在电力系统中拥有广阔的应 用前景。涂层导体的高温超导层的成分为REBa2Cu30x (筒称REBC0, RE为钇或镧系元 素)。对于超导线材、超导磁体等实际应用领域,脆性的REBC0高温氧化物超导 材料必须涂覆在机械性能(强度、韧性)优良的金属衬底上才能减少或避免加 工或使用过程中的机械损伤。另外,这种衬底材料还需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 热性,以避免使用过程中由于局部失超引发的系统失效和崩溃。高温超导层材料由于本身的层状结构,导致极强的各向异性,晶格的ab面 上的负载电流能力远远高于c轴方向。REBC0高温超导材料的载流性能对a、 b 方向上的晶格失配也极为敏感,大的晶格失配角将会形成弱连接,严重影响其 载流能力。研究表明,REBC0的载流能力随a、 b方向上晶格失配角的增大而指 数衰减。要减小a、 b方向上晶格失配角,降低弱连接效应,保证REBCO的载流 能力,外延织构成了其制备技术中不可或缺的工艺过程。迄今为止,国内外公 认的最佳衬底材料为Ni基合金材料。由于Ni基合金和REBC0高温超导材料的 ab面存在一定的晶格失配,直接在Ni基合金基带上外延生长REBC0高温超导材 料几乎是不可能的。再者,在REBC0的成相热处理过程中Ni基合金与REBC0之 间会有较强的相互扩散和化学反应,这就严重影响了 REBCO的超导性能。因此, 在Ni基合金衬底和REBC0之间必须增加一层緩沖层材料,既要充当从Ni基合 金到REBCO外延生长的中间模板,又要阻挡两种材料的相互扩散,主要是Ni和 REBC0中的Cu的相互扩散,这样才能保证制备出性能优良的REBC0高温超导涂 层导体。因此,高温超导涂层导体都具有村底、緩冲层(至少一层)和REBC0 超导涂层三层结构。研究涂层导体的緩冲层材料的制备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将极大地简化涂层导体的结构和制备工艺,降低超导材料的制备成本,提高涂层导体的性价比。目前,氧化铈Ce02是涂层导体中广泛使用的緩沖层材料。但是,现有制备的氧 化铈Ce02单层緩冲层材料均存在50-70nm的临界厚度,难以阻隔Ni的扩散,从 而难以良好地起到緩沖层的作用。为提高单层緩沖层材料的厚度,现有方法是 利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稀土掺杂或锆掺杂的氧化铈Ce02单层緩冲层,其临界 厚度可达200nm。但物理气相沉积方法系统复杂,成本昂贵,不适于大规模的工 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高分子辅助沉积制备高温超导涂层导体緩冲层 的方法。该方法制作工艺简单,操作控制容易,成本低,不污染环境;制备得到 的氧化铈Ce02单层緩沖层的临界厚度达到150-200nm。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分子辅助沉积制备高温 超导涂层导体緩沖层的方法,其具体作法是a、 无水溶液制备按稀土或锆与铈的离子比x:l-x 0. 01《x < 0. 5称量稀 土乙酸盐或稀土丙醇盐或稀土乙酰丙酮盐或丙醇锆或锆酸四丁酯与乙酰丙酮 铈,然后溶解于有机溶剂乙酸或曱醇或乙二醇曱醚中,形成无水溶液;稀土为 钇(Y)、镧(La)、镨(Pr)、钕(Nd)、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 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中的一种。b、 胶体制备在a步的无水溶液中加入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或聚乙二醇 (PEG)或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或聚乙烯醇(PVA)或聚氧化乙烯(PEO)形成 成胶体。c、 胶体涂敷与干燥将b步制得的胶体涂覆在基片上,并干燥。d、 烧结成相将干燥后的基片放入烧结炉中烧结成相,将炉温以5-100 。C/min的速度升至850。C-1150°C,保温0. 25- 2小时,随后将炉温以1-2°C/min 的速率降至室温,即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乙酰丙酮铈以及掺杂物一稀土乙酸盐或稀土丙醇盐或稀土乙酰丙酮盐或 丙醇锆或锆酸四丁酯,溶于相应的有机溶剂中形成无水溶液,再在无水溶液中加 入高分子材料形成有机物胶体体系。乙酰丙酮铈及掺杂物作为沉积物均勻分布 在该胶体体系中,涂敷后即均勻地分布在基片上,然后通过高温烧结成相,制备出稀土或锆掺杂的氧化铈緩冲层。选取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在緩冲层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以下作用提高含有沉积物的整个有机体系的黏度,使其适合于 涂敷,乙酰丙酮铈及掺杂物均匀分布,掺杂效果好,緩冲层的厚度得以提高; 并且在有机物体系中采用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和乙酰丙酮铈沉积物之间建立了 极强的链接,形成稳定性良好的三维立体网络,从而在烧结过程中薄膜的应力 可以通过三维结构的弛豫进行释放;这样可避免在烧结成膜也即形成緩沖层的 过程中,由于薄膜内存在的应力释放而导致微裂紋的产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 緩冲层的临界厚度。在制备过程中,控制铈盐与稀土有机盐或有机锆盐的加入 比例,可方便控制摻杂的氧化铈单层緩冲层中的掺杂的稀土或锆离子与铈的阳 离子配比,从而控制緩冲层的厚度。总之,通过选用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辅助沉积作用以及相应的稀土有机 盐或有机锆盐的掺杂作用,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得掺杂的氧化铈单层緩冲层织构 良好,表面平整致密,临界厚度达到150-200nm,作为涂层导体的单层緩冲层其 性能优良。并且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控制容易;在整个制备过程 中,也没有使用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不污染环境。在进^f于上述d步的烧结成相前,还进行烧结前的热分解处理,其具体作法 为将涂敷有胶体的基片置于烧结炉中,使炉温从室温升至200 。C -230°C,再以 0. l-l。C/min的速度升至280°C-400 。C,保温15-20分钟。经过这样的烧结前的 预分解处理,可使得烧结形成的緩沖层更平整更致密。上述c步中胶体涂敷与干燥的具体作法为将胶体滴在基片上,用匀胶机 旋转,使胶体均匀涂敷在基片上,干燥温度为100。C-200。C。在这种温度条件下, 可以使得胶体中的有机溶剂能更多、更快地挥发掉。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铽Tb掺杂的氧化铈Tb。.,Ce。.A.8涂层导体的单层緩冲 层的X射线衍射图语。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铽Tb掺杂的氧化铈TbHCeuO涂层导体的单层緩冲 层的10000倍扫描电子显孩i镜(SEM)照片。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铽Tb掺杂的氧化铈Tb。,Xe。.A.s涂层导体的单层緩冲 层的厚度测试结果。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锆Zr掺杂的氧化铈ZruCeaA涂层导体的单层緩冲 层的X射线衍射图镨。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锆Zr掺杂的氧化铈Zr。.sCe。.5()2涂层导体的单层緩冲 层的10000倍扫描电子显賴bl竟(SEM)照片。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锆Zr掺杂的氧化铈Zr。.5Ce。.502涂层导体的单层緩冲 层的厚度测试结果。图1、图4中,纵坐标为衍射强度(Intensity),任意单位(a.u.);横坐标 为衍射角29,单位为度(deg)。。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分子辅助沉积制备高温超导涂层导体缓冲层的方法,其具体作法是:a、无水溶液制备:按稀土或锆与铈的离子比x∶1-x0.01≤x≤0.5称量稀土乙酸盐或稀土丙醇盐或稀土乙酰丙酮盐或丙醇锆或锆酸四丁酯与乙酰丙酮铈,然后溶解于有机溶剂乙酸或甲醇或乙二醇甲醚中,形成无水溶液;稀土为钇(Y)、镧(La)、镨(Pr)、钕(Nd)、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中的一种;b、胶体制备:在a步的无水溶液中加入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或聚乙二醇(PEG)或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或聚乙烯醇(PVA)或聚氧化乙烯(PEO)形成成胶体;c、胶体涂敷与干燥:将b步制得的胶体涂覆在基片上,并干燥;d、烧结成相:将干燥后的基片放入烧结炉中烧结成相,将炉温以5-100℃/min的速度升至850℃-1150℃,保温0.25-2小时,随后将炉温以1-2℃/min的速率降至室温,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高分子辅助沉积制备高温超导涂层导体缓冲层的方法,其具体作法是a、无水溶液制备按稀土或锆与铈的离子比x∶1-x 0.01≤x≤0.5称量稀土乙酸盐或稀土丙醇盐或稀土乙酰丙酮盐或丙醇锆或锆酸四丁酯与乙酰丙酮铈,然后溶解于有机溶剂乙酸或甲醇或乙二醇甲醚中,形成无水溶液;稀土为钇(Y)、镧(La)、镨(Pr)、钕(Nd)、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中的一种;b、胶体制备在a步的无水溶液中加入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或聚乙二醇(PEG)或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或聚乙烯醇(PVA)或聚氧化乙烯(PEO)形成成胶体;c、胶体涂敷与干燥将b步制得的胶体涂覆在基片上,并干燥;d、烧结成相将干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勇蒲明华张红李果雷鸣程翠华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