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车架移载探伤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032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磁粉探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车架移载探伤机。包括喷淋防护室、X向线圈、Y向线圈、升降翻转机构、上料输送机构;所述上料输送机构包括地轨、移载小车、轨道轮、第一电机、第一减速机、第二电机、第二减速机;转台、定位板,所述升降翻转机构通常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于地轨的两侧,包括卧式滑台、立式滑台、夹爪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固定线圈,工件旋转的作业方式,简化了机械结构,保证设备的可靠性,采用上料输送机构进行工件和转动,自动化程度高,升降翻转机构从两侧夹持住工件,上升并翻转,翻转的角度任意位置可停止,方便操作员进行观察,可以避免漏检现象。可以避免漏检现象。可以避免漏检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车架移载探伤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磁粉探伤
,具体涉及一种动车架移载探伤机。

技术介绍

[0002]磁粉探伤利用工件缺陷处的漏磁场与磁粉的相互作用,它利用了钢铁制品表面和近表面缺陷(如裂纹,夹渣,发纹等)磁导率和钢铁磁导率的差异,磁化后这些材料不连续处的磁场将发生畸变,形成部分磁通泄漏处工件表面产生了漏磁场,从而吸引磁粉形成缺陷处的磁粉堆积——磁痕,在适当的光照条件下,显现出缺陷位置和形状,对这些磁粉的堆积加以观察和解释,就实现了磁粉探伤。
[0003]动车组的转向架构架整体在安装前需要进行磁粉探伤作业,而动车组的转向架架构整体的体积较大,结构复杂,采用通电式磁化效果不佳,且通电式磁化可能会产生打火互灼烧攻坚的现象,由于体积较大,磁化后不方便观察,现缺少对动车组的转向架架构整体进行探伤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动车组的转向架构架整体不适合通电式磁化,且不方便观察,提供一种动车架移载探伤机。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动车架移载探伤机,包括喷淋防护室、X向线圈、Y向线圈、升降翻转机构、上料输送机构;
[0006]所述喷淋防护室内安装有喷淋机构、X向线圈、Y向线圈;
[0007]所述上料输送机构包括地轨、移载小车、轨道轮、第一电机、第一减速机、第二电机、第二减速机;转台、定位板,所述地轨设置有平行的两条,从喷淋防护室外一直延伸到喷淋防护室内的X向线圈处,所述移载小车通过轨道轮在地轨上移动,所述移栽小车上安装有第一电机和第一减速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减速机、链轮、链条驱动轨道轮转动,所述移载小车上转动设置有转台,所述转台上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由小车内的第二电机、第二减速机驱动转动,所述定位板对动车架进行支撑并定位;
[0008]所述升降翻转机构通常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于地轨的两侧,包括卧式滑台、立式滑台、夹爪组件,所述立式滑台可以在卧式滑台上左右移动,电动夹爪组件可以在立式滑台上上下升降,所述夹爪组件包括前端的夹爪和中部的旋转油缸,可以夹持动车架并翻转。
[0009]进一步地,所述X向线圈前后布置有至少两个,所述Y向线圈上下布置至少有两个,所述X向线圈和Y向线圈均由绝缘材料吊装在喷淋防护室内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转台下方通过推力球轴承和移载小车转动连接,所述移载小车上设有压块,所述压块至少有两个,和转台间隙配合,限制转台的向上移动,转台通过推力球轴承提供承载力且减少摩擦力,第二电极提供定位板转动的扭矩,确保了定位板转动平稳。
[0011]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上安装有两块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动车架配合的圆形槽,所述定位板上还设置有多块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支撑板垂直,所述限位板顶部设
有导向作用的坡面,能够实现精准定位。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和托盘为定位板中心处通过螺栓连接有上铰接盘,所述上铰接盘通过中间铰轴铰接有花键套,所述花键套和第二减速机的输出端通过花键连接,所述定位板平放在转台上,在对不同型号规格的动车架,只需要更换针对该动车架的定位板即可,由于采用花键连接,更换方便。
[0013]进一步地,所述地轨上安装有限位开关,限制移载小车最大位移。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专利技术采用固定线圈,工件旋转的作业方式。简化了机械结构,保证设备的可靠性。
[0016]2、本专利技术采用升降翻转机构从两侧夹持住工件,上升并翻转,翻转的角度任意位置可停止,方便操作员进行观察,可以避免漏检现象。
[0017]3、本专利技术在探伤作业中上料、磁化、喷淋、观察、;退磁、下料均为自动化操作,探伤效率高。
[0018]4、本专利技术的定位板为可拆卸式定位板,在对不同型号规格的动车架,只需要更换针对该动车架的定位板即可,由于采用花键连接,更换方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动车架移载探伤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X向线圈、Y向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上料输送机构的爆炸图;
[0022]图4为上料输送机构的仰视图;
[0023]图5为升降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喷淋防护室;2X向线圈;3Y向线圈;4上料输送机构;401地轨;402移载小车;403轨道轮;404第一电机;405第一减速机;406第二电机;407第二减速机;408转台;409定位板;410上铰接盘;411中间铰轴;412花键套;413支撑板;414限位板;415压块;416推力球轴承;5升降翻转机构;501卧式滑台;502立式滑台;503夹爪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

5所示,一种动车架移载探伤机,包括喷淋防护室1、X向线圈2、Y向线圈3、升降翻转机构5、上料输送机构4;
[0027]所述喷淋防护室1内安装有喷淋机构、X向线圈2、Y向线圈3;
[0028]所述上料输送机构4包括地轨401、移载小车402、轨道轮403、第一电机404、第一减速机405、第二电机406、第二减速机407;转台408、定位板409,所述地轨401设置有平行的两条,从喷淋防护室1外一直延伸到喷淋防护室1内的X向线圈2处,所述移载小车402通过轨道轮403在地轨401上移动,所述移栽小车上安装有第一电机404和第一减速机405,所述第一
电机404通过第一减速机405、链轮、链条驱动轨道轮403转动,所述移载小车402上转动设置有转台408,所述转台408上安装有定位板409,所述定位板409由小车内的第二电机406、第二减速机407驱动转动,所述定位板409对动车架进行支撑并定位;
[0029]所述升降翻转机构5通常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于地轨401的两侧,包括卧式滑台501、立式滑台502、夹爪组件503,所述立式滑台502可以在卧式滑台501上左右移动,电动夹爪组件503可以在立式滑台502上上下升降,所述夹爪组件503包括前端的夹爪和中部的旋转油缸,可以夹持动车架并翻转。
[0030]在实际应用中,所述X向线圈2前后布置有至少两个,所述Y向线圈3上下布置至少有两个,所述X向线圈2和Y向线圈3均由绝缘材料吊装在喷淋防护室1内部。
[0031]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转台408下方通过推力球轴承416和移载小车402转动连接,所述移载小车402上设有压块415,所述压块415至少有两个,和转台408间隙配合,限制转台408的向上移动,转台408通过推力球轴承416提供承载力且减少摩擦力,第二电极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车架移载探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淋防护室(1)、X向线圈(2)、Y向线圈(3)、升降翻转机构(5)、上料输送机构(4);所述喷淋防护室(1)内安装有喷淋机构、X向线圈(2)、Y向线圈(3);所述上料输送机构(4)包括地轨(401)、移载小车(402)、轨道轮(403)、第一电机(404)、第一减速机(405)、第二电机(406)、第二减速机(407);转台(408)、定位板(409),所述地轨(401)设置有平行的两条,从喷淋防护室(1)外一直延伸到喷淋防护室(1)内的X向线圈(2)处,所述移载小车(402)通过轨道轮(403)在地轨(401)上移动,所述移栽小车上安装有第一电机(404)和第一减速机(405),所述第一电机(404)通过第一减速机(405)、链轮、链条驱动轨道轮(403)转动,所述移载小车(402)上转动设置有转台(408),所述转台(408)上安装有定位板(409),所述定位板(409)由小车内的第二电机(406)、第二减速机(407)驱动转动,所述定位板(409)对动车架进行支撑并定位;所述升降翻转机构(5)通常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于地轨(401)的两侧,包括卧式滑台(501)、立式滑台(502)、夹爪组件(503),所述立式滑台(502)可以在卧式滑台(501)上左右移动,电动夹爪组件(503)可以在立式滑台(502)上上下升降,所述夹爪组件(503)包括前端的夹爪和中部的旋转油缸,可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曲夏冰心唐崇邦张长友曾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磁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