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电驱动车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651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04
车辆的电驱动车桥,包括桥壳、减速器、电机,减速器包括外壳、传动组件,外壳固定在桥壳上,电机置于外壳与桥壳围成的空间内,电机的壳体包括前端面、以及与前端面相对的后端面,前端面固定连接在外壳上,并且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组件联接,桥壳上固定有支座,电机壳体与支座之间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的一端与支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电机壳体的后端面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缓冲组件,该缓冲组件包括支撑杆、套设在支撑杆外部的减震套,减震套嵌置在连接座另一端开设的通孔中,支撑杆朝向电机壳体后端面的一端凸出于连接座并与电机壳体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减震套对电机的后端部进行缓冲,对电机起到保护的作用,增加了电机的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电驱动车桥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的电驱动车桥。
[0003]
技术介绍

[0004]传统的商用车是通过燃油驱动的,其发动机占用的空间大,且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普及,一些商用车开始采用电机驱动,即为车辆的驱动桥配置电机形成电驱动车桥,其是将电机安装在车架上,具体的,电机的外壳是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桥的桥壳上,电机的外壳与桥壳是刚性连接的,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桥壳受压发生形变,电机的外壳与桥壳的形变不同步,上述刚性配合的桥壳与电机,会导致电机损伤,同时,刚性配合的结构对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零件加工精度不高时,也容易导致电机损伤。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电驱动车桥,其能够缓冲桥壳变形时对电机的损伤,增加电机的使用寿命。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车辆的电驱动车桥,包括桥壳、减速器、电机,减速器包括外壳以及传动组件,外壳固定连接在桥壳上,电机置于外壳与桥壳围成的空间内,电机的壳体包括前端面、以及与前端面相对的后端面,前端面固定连接在外壳上,并且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组件联接,桥壳上固定有一支座,在电机壳体的后端面与支座之间设置有一连接座,该连接座的一端与支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电机壳体的后端面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缓冲组件,该缓冲组件包括支撑杆、套设在支撑杆外部的减震套,减震套嵌置在连接座另一端开设的通孔中,支撑杆朝向电机壳体后端面的一端凸出于连接座并与电机壳体的后端面固定连接。
[0008]支撑杆包括穿接于减震套内的光杆部、以及连接于光杆部靠近电机一端的穿接杆,电机壳体的后端面设置有插接孔,穿接杆穿接在插接孔内以将支撑杆与电机壳体的后端面固定。
[0009]支撑杆还包括位于光杆部远离电机一端的螺纹部,螺纹部上螺接有锁紧螺母,通孔的内壁靠近电机的一端设置有一限位凸缘,减震套被限定在限位凸缘和锁紧螺母之间。
[0010]螺纹部外径小于光杆部的外径,在螺纹部和光杆部衔接处形成一限位台阶,锁紧螺母和限位台阶之间夹持有一限位挡片,限位挡片的外径大于通孔的内径。
[0011]光杆部与穿接杆衔接的位置处还设置有一螺帽。
[0012]电机壳体的后端面上凸出的设置有一凸台,插接孔开设在该凸台上。
[0013]支座上设置有凸出于桥壳一侧的支撑块,连接座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支撑块上,且支撑块与连接座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调整垫片。
[0014]连接座的一侧凸出的设置有一固定块,固定块置于支撑块上,在固定块上开设有多孔安装孔、支撑块上开设有多个与安装孔一一对应的螺栓孔,紧固螺栓由上至下穿过安装孔后螺接在螺栓孔内。
[0015]固定块的下表面和支撑块的上表面均为平面,调整垫片置于固定块的下表面和支撑块的上表面之间。
[0016]减速器的外壳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电机的前端面设置有第二连接法兰,第一连接法兰和第二连接法兰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一起。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利用支撑杆固定在电机壳体的后端部,并且在支撑杆与连接座之间设置减震套,使电机壳体的后端部与固定于桥壳上的连接座柔性的配合,在桥壳承载并发生形变时,利用减震套对电机的后端部进行缓冲,对电机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电机受到损伤,增加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0018]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图2中缓冲组件与连接座配合处的剖视图。
[0020]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2、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辆的电驱动车桥,其包括桥壳10、减速器20、电机30,其中,减速器20包括外壳21和传动组件22,外壳21固定连接在桥壳10琵琶孔的位置处,与桥壳10的琵琶孔共同围成一个安装空间,传动组件22置于该安装空间内,电机30的轴线与桥壳10的轴向一致,该电机30的壳体包括前端面和与前端面相对的后端面,前端面固定连接在减速器20的外壳21上,具体的,在外壳2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211,在电机30的壳体前端面周缘凸出的设置有第二连接法兰31,第一连接法兰211和第二连接法兰31通过多个连接螺栓紧固在一起,如此,将电机30壳体的前端与减速器20的外壳21固定在一起,当然,电机30的前端面还可以是通过其他的连接方式固定在减速器20的外壳21上;电机30的转轴由电机30壳体的前端面伸出后,与传动组件22的输入端联接,使电机30的动力能够通过传动组件22传递至位于桥壳10内的半轴上,继而通过半轴传递至轮端,以对车辆进行驱动。在桥壳10上固定有一支座100,电机30的壳体后端面与支座100之间设置有一连接座40,该连接座40的主体部分为一连接臂42,连接臂4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座100上,连接臂42的另一端与电机30壳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缓冲组件,该缓冲组件包括一支撑杆51、以及减震套52,其中,在连接臂42的另一端开设有通孔421,减震套52套设在支撑杆51的外部并嵌置在通孔421中,即是说,减震套52被置于通孔421的内壁与支撑杆51之间,支撑杆51朝向电机30的一端由减震套52穿出并凸出于连接座40,且支撑杆51的该一端在凸出于连接座40后固定连接在电机30壳体的后端面上。
[002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结构中,支撑杆51固定在电机30壳体的后端部,并且在支撑杆51与连接座40之间设置减震套52,使电机30壳体的后端部与固定于桥壳10上的连接座40柔性的配合,在桥壳10承载并发生形变时,利用减震套52对电机30的后端部进行缓冲,对电机30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电机30受到损伤,增加了电机30的使用寿命。
[002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支撑杆51包括光杆部511、以及穿接杆514,其中,光杆部511穿接在减震套52中,穿接杆514为由光杆部511靠近电机30的一端延伸而出的,在电机30的壳体后端面上设置有插接孔33,穿接杆514穿入到插接孔33中,从而将支撑杆51固定在电机30壳体的后端面上。可以是在穿接杆514外部开外螺纹,在插接孔33内开设内螺纹,将穿接杆514螺接在插接孔33中,如此,将穿接杆514与电机30的壳体后端面螺接在一起,当然,穿接杆514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与插接孔33配合固定;此外,在电机30壳体的后端面上设置有一凸台32,上述的插接孔33设置在凸台32上,使得插接孔33具有相对较大的轴向尺寸,这样,穿接杆514插入插接孔33的尺寸相应的被增大,使得穿接杆514不易于从插接孔33中脱离,更为重要的是,在桥壳10发生形变时,连接座40带动支撑杆51摆动,由于穿接杆514插入插接孔33的尺寸较大,能够避免穿接杆514与电机30的壳体配合处的应力集中,同时,利用凸台32对电机30壳体位于插接孔33外围的部分进行加强,确保电机30壳体后端面处具有较佳的强度,以承受因支撑杆51摆动造成的较大应力。
[0024]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辆的电驱动车桥,其特征在于,包括桥壳、减速器、电机,减速器包括外壳以及传动组件,外壳固定连接在桥壳上,电机置于外壳与桥壳围成的空间内,电机的壳体包括前端面、以及与前端面相对的后端面,前端面固定连接在外壳上,并且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组件联接,桥壳上固定有一支座,在电机壳体的后端面与支座之间设置有一连接座,该连接座的一端与支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电机壳体的后端面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缓冲组件,该缓冲组件包括支撑杆、套设在支撑杆外部的减震套,减震套嵌置在连接座另一端开设的通孔中,支撑杆朝向电机壳体后端面的一端凸出于连接座并与电机壳体的后端面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电驱动车桥,其特征在于,支撑杆包括穿接于减震套内的光杆部、以及连接于光杆部靠近电机一端的穿接杆,电机壳体的后端面设置有插接孔,穿接杆穿接在插接孔内以将支撑杆与电机壳体的后端面固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电驱动车桥,其特征在于,支撑杆还包括位于光杆部远离电机一端的螺纹部,螺纹部上螺接有锁紧螺母,通孔的内壁靠近电机的一端设置有一限位凸缘,减震套被限定在限位凸缘和锁紧螺母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电驱动车桥,其特征在于,螺纹部外径小于光杆部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强杨鹏飞李春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