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七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519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51
一种七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包括双离合器、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同步器、差速器和从动齿轮,所述双离合器与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二输入轴固连,所述七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通过控制所述双离合器与所述第一输入轴或所述第二输入轴的接合以及所述同步器与所述从动齿轮的接合,控制所述差速器的动力以至少七种挡位输出。述差速器的动力以至少七种挡位输出。述差速器的动力以至少七种挡位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七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变速器
,尤其涉及一种七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技术介绍

[0002]节能减排是当今汽车工业的发展和设计的主要方向,因此对于汽车的变速器
,开发出一种同时具有高效率和高舒适性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逐渐成为开发和研究的趋势。
[0003]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中的传动系结构是整个变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续硬件和软件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首要参考条件。因此双离合变速器对传动方案的布置结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为了获得更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更宽的速比范围、更合理的速比分配以及低成本是变速器的重要的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的七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0005]本技术提供的所述七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包括双离合器、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同步器、差速器和从动齿轮,所述双离合器与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二输入轴固连,所述同步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上,所述从动齿轮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上,所述第一输入轴通过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的所述从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二输入轴通过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所述从动齿轮连接,所述七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通过控制所述双离合器与所述第一输入轴或所述第二输入轴的接合以及所述同步器与所述从动齿轮的接合,控制所述差速器的动力以至少七种挡位输出。
[0006]进一步地,所述同步器包括第一同步器、第二同步器和第三同步器,所述第一同步器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固连,所述第二同步器和所述第三同步器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轴固连。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出轴包括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和驻车棘轮,所述第一输入轴通过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啮合,所述驻车棘轮固连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同步器设于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之间。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出轴包括第三从动轮、第四从动轮和第五从动轮,所述第一输入轴通过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三从动轮和所述第四从动轮啮合,所述第五从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啮合。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同步器设于所述第三从动轮和所述第四从动轮之间。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同步器设于所述第四从动轮和所述第五从动轮之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从动轮为双齿齿轮,所述第二从动轮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入轴和所述第五从动轮啮合。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入轴通过轴承套设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差速器通过齿圈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的齿轮啮合。
[0015]本技术通过在变速器内设置双离合器、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同步器、差速器和从动齿轮,实现了增加七个挡位的动力输出,在结构上使多对齿轮共齿,大幅度减小了变速器的轴向长度,更有利于变速器获得更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更宽的速比范围以及达到更合理的速比分配,另外本技术的七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不含专门的倒挡轴,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0016]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七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详细说明如下。
[0019]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七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包括双离合器500、第一输入轴100、第二输入轴200、第一输出轴300、第二输出轴400、同步器、差速器600和从动齿轮,双离合器500分别与第一输入轴100和第二输入轴200固连,第二输入轴200通过轴承套设于第一输入轴100上,差速器600通过齿圈分别与第一输出轴300和第二输出轴400上的齿轮啮合,七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通过控制双离合器500与第一输入轴100或第二输入轴200的接合以及同步器与从动齿轮的接合,控制差速器600的动力以至少七种挡位输出。
[0020]进一步地,同步器包括第一同步器302、第二同步器402和第三同步器404,第一同步器302与第一输出轴300固连,第二同步器402和第三同步器404分别与第二输出轴400固连。在本实施例中,同步器用于控制动力是否传递给齿轮,即当同步器与齿轮接合时,齿轮与同步器一起旋转,当同步器与齿轮分离时,齿轮则不与同步器一起旋转。
[0021]进一步地,第一输出轴300包括第一从动轮301、第二从动轮303和驻车棘轮700,第一输入轴100通过齿轮分别与第一从动轮301和第二从动轮303啮合,驻车棘轮700固连于第一输出轴300上,第一同步器302设于第一从动轮301和第二从动轮30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从动轮303为双齿齿轮,第二从动轮303分别与第二输入轴200和第五从动轮405啮合。
[0022]进一步地,第二输出轴400包括第三从动轮401、第四从动轮403和第五从动轮405,第一输入轴100通过齿轮分别与第三从动轮401和第四从动轮403啮合,第五从动轮405与第二从动轮303啮合,第二同步器402设于第三从动轮401和第四从动轮403之间,第三同步器404设于第四从动轮403和第五从动轮405之间。
[0023]具体地,七种挡位输出的动力传递路线如下:
[0024]在1挡工况下,双离合器500与第一输入轴100接合,第三同步器404与第四从动轮403接合。因此1挡工况的动力传递路线为:双离合器500

第一输入轴100

第四从动轮403

第二输出轴400

差速器600;
[0025]在2挡工况下,双离合器500与第二输入轴200接合,第一同步器302与第二从动轮303接合。因此2挡工况的动力传递路线为:双离合器500

第二输入轴200

第二从动轮303

第一同步器302

第二输出轴400

差速器600;
[0026]在3挡工况下,双离合器500与第一输入轴100接合,第一同步器302与第二从动轮303接合。因此3挡工况的动力传递路线为:双离合器500

第一输入轴100

第二从动轮303

第一同步器302

第一输出轴300

差速器600;
[0027]在4挡工况下,双离合器500与第二输入轴200接合,第三同步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七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七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包括双离合器(500)、第一输入轴(100)、第二输入轴(200)、第一输出轴(300)、第二输出轴(400)、同步器、差速器(600)和从动齿轮,所述双离合器(500)与所述第一输入轴(100)和所述第二输入轴(200)固连,所述同步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300)和所述第二输出轴(400)上,所述从动齿轮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300)和所述第二输出轴(400)上,所述第一输入轴(100)通过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轴(300)和所述第二输出轴(400)上的所述从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二输入轴(200)通过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出轴(300)上的所述从动齿轮连接,所述七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通过控制所述双离合器(500)与所述第一输入轴(100)或所述第二输入轴(200)的接合以及所述同步器与所述从动齿轮的接合,控制所述差速器(600)的动力以至少七种挡位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七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器包括第一同步器(302)、第二同步器(402)和第三同步器(404),所述第一同步器(302)与所述第一输出轴(300)固连,所述第二同步器(402)和所述第三同步器(404)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轴(400)固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七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300)包括第一从动轮(301)、第二从动轮(303)和驻车棘轮(700),所述第一输入轴(100)通过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豪吴桂义赵玉婷谭艳军林霄喆王瑞平肖逸阁
申请(专利权)人:吉利长兴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