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单车坐垫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488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共享单车坐垫保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保护装置、支架、坐垫以及支柱,所述保护装置位于坐垫上方,所述坐垫底部固定连接支柱,所述保护装置包括盖板、太阳能板、侧板以及连接板,所述盖板顶部通过嵌入方式连接太阳能板外壁一侧,所述盖板两侧均设有侧板,且通过支架连接,所述支架呈平均分布形式共设有四组,所述盖板底部通过螺栓连接连接板顶部,所述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机械臂一侧,有效的防止紫外线以及雨水的侵蚀,大大的延长了坐垫的使用寿命,同时,该装置主体与共享单车中的车锁联动,在实际使用时,继续对共享单车进行开锁与关锁的操作即可对该装置主进行启用或回收。对该装置主进行启用或回收。对该装置主进行启用或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享单车坐垫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共享单车坐垫保护
,具体为一种共享单车坐垫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公共交通工具的“最后一公里”是城市居民出行采用公共交通出行的主要障碍,也是建设绿色城市、低碳城市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共享单车(自行车)企业通过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服务,完成交通行业最后一块“拼图”,带动居民使用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热情。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产生协同效应,共享单车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也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共享经济。
[0003]经检索,专利一,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 213384528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单车坐垫保护装置,包括两片对称设置的保护膜,所述保护膜靠近单车坐垫的一端固接有魔术贴的刺面,所述魔术贴的毛面固接于单车坐垫的下方,所述保护膜的另一端固接有拉链,所述拉链的外侧设有防水小片。本技术针对单车坐垫雨天潮湿积水,晴天因暴晒而开裂及污渍污染等问题,采用在单车坐垫下方安装保护膜的方法,在车辆停靠后,可将保护膜拉出,包裹坐垫,并利用拉链将其固定,隔离外部环境,削弱紫外线,保证了单车坐垫的干燥整洁和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在用户不使用时,保护膜粘接于单车坐垫下方,不会占用多余空间,也不会给骑行造成任何影响。
[0004]经检索,专利二,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 207683668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共享单车翻转式防雨坐垫,包括坐垫本体、坐垫防雨罩和支柱,所述坐垫本体和所述坐垫防雨罩之间设置有小支架,所述小支架通过轴承安装在旋转轴上,所述旋转轴与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电机和光伏板通过支座焊接固定在大支架上,所述光伏板上设置有雨滴传感器,所述旋转轴两端通过轴承与大支架连接,所述大支架与所述支柱焊接固定,所述支柱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支柱外部设置有所述控制器。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全自动化控制,在下雨时自动将所述坐垫防雨罩翻转到上方,将所述坐垫本体翻转到所述坐垫防雨罩下方,有效防止雨水淋湿所述坐垫本体,方便人们骑行的同时,能有效延长所述坐垫本体的使用寿命。
[0005]上述两个专利存在以下不足:
[0006]1.两片对称设置的保护膜,由拉链连接在坐垫中部,若使用者直接坐在保护膜上,在使用者长期骑行单车时,很容易造成使用着裆部的不适,若在使用时,将拉链拉卡,使保护膜从坐垫脱离,拉链由于多次拉合,一侧所设置的防水小片很容易出现褶皱,不足以起到防水效果;
[0007]2.翻转式防雨坐垫,是将大支架与支座连接,同时由小支架与旋转轴将坐垫连接,由于坐垫为三角结构,在实际使用时,对于体重较重的使用者,在骑行时,其支撑结构无法做到很好的稳定性,容易导致骑行过程中出现坐垫旋转现象,并且,在进行坐垫进行翻转的过程,需要较大的支架空间进行翻转,更加无法保证其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9]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共享单车坐垫保护装置,解决了现有两片对称设置的保护膜,由拉链连接在坐垫中部,若使用者直接坐在保护膜上,在使用者长期骑行单车时,很容易造成使用着裆部的不适,若在使用时,将拉链拉卡,使保护膜从坐垫脱离,拉链由于多次拉合,一侧所设置的防水小片很容易出现褶皱,不足以起到防水效果;而翻转式防雨坐垫,是将大支架与支座连接,同时由小支架与旋转轴将坐垫连接,由于坐垫为三角结构,在实际使用时,对于体重较重的使用者,在骑行时,其支撑结构无法做到很好的稳定性,容易导致骑行过程中出现坐垫旋转现象,并且,在进行坐垫进行翻转的过程,需要较大的支架空间进行翻转,更加无法保证其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出现安全隐患的问题。
[0010](二)技术方案
[0011]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共享单车坐垫保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保护装置、支架、坐垫以及支柱,所述保护装置位于坐垫上方,所述坐垫底部固定连接支柱,所述保护装置包括盖板、太阳能板、侧板以及连接板,所述盖板顶部通过嵌入方式连接太阳能板外壁一侧,所述盖板两侧均设有侧板,且通过支架连接,所述支架呈平均分布形式共设有四组,所述盖板底部通过螺栓连接连接板顶部,所述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机械臂一侧。
[0012]优选的,所述机械臂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电机一侧,所述第二电机外部设有保护盒,且一侧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二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套接在支柱外壁。
[0013]优选的,四组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合页、滑槽、滑杆、第一连接块、伸缩杆以及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合页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侧板,所述第一合页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杆外壁贯穿至滑槽内部,所述滑杆外壁中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内壁。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一侧通过焊接方式与伸缩杆一端连接,所述伸缩杆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电机驱动端,所述第一电机顶部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二合页连接,所述第二合页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盖板底部。
[0015]优选的,所述坐垫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一连接杆、弹簧、第二固定块、第二连接杆、套环以及卡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呈三角分布形式共设有三组,三组所述第一固定块顶部固定连接坐垫底部,三组所述第一固定块之间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一连接杆两端连接。
[0016]优选的,三组所述第一固定块底部均通过螺栓连接弹簧一端,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三组第二固定块,且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两组第二连接杆两端。
[0017]优选的,两组第二连接杆中部通过套接方式连接两组卡块,且通过螺栓固定,两组所述卡块呈镜像分布形式焊接套环外壁,所述套环内壁与支柱外壁一侧固定连接。
[0018]优选的,所述机械臂包括基座、第一支撑臂、第一转轴、第二支撑臂、第二转轴以及第三支撑臂,所述基座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电机驱动端,所述基座另一侧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一支撑臂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另一端活动连接第一转轴一侧。
[0019]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另一侧套接在第二支撑臂一端内部,所述第二支撑臂另一端活动连接第二转轴一侧,所述第二转轴另一侧活动连接第三支撑臂一端,所述第三支撑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连接板一侧。
[0020](三)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共享单车坐垫保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2](1)、该共享单车坐垫保护装置,通过各个部件的互相组合,有效的防止紫外线以及雨水的侵蚀,大大的延长了坐垫的使用寿命,同时,该装置主体与共享单车中的车锁联动,在实际使用时,继续对共享单车进行开锁与关锁的操作即可对该装置主进行启用或回收,大大的提高的使用者使用是的便捷性。
[0023](2)、该共享单车坐垫保护装置,通过机械臂的设置,可使机械臂带动保护装置实现启用和回收,同时与支架的结合,可以实现侧板的90
°
开合,从而更加方便的保护单车坐垫,延长其使用寿命。
[0024](3)、该共享单车坐垫保护装置,通过太阳能板、第一电机以及第二电机的设置,可控制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享单车坐垫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保护装置(2)、支架(3)、坐垫(4)以及支柱(5),所述保护装置(2)位于坐垫(4)上方,所述坐垫(4)底部固定连接支柱(5),所述保护装置(2)包括盖板(201)、太阳能板(202)、侧板(203)以及连接板(204),所述盖板(201)顶部通过嵌入方式连接太阳能板(202)外壁一侧,所述盖板(201)两侧均设有侧板(203),且通过支架(3)连接,所述支架(3)呈平均分布形式共设有四组,所述盖板(201)底部通过螺栓连接连接板(204)顶部,所述连接板(204)底部固定连接机械臂(8)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享单车坐垫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8)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电机(7)一侧,所述第二电机(7)外部设有保护盒,且一侧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二连接块(6)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6)套接在支柱(5)外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享单车坐垫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支架(3)包括第一合页(301)、滑槽(302)、滑杆(303)、第一连接块(304)、伸缩杆(305)以及第一电机(306),所述第一合页(30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侧板(203),所述第一合页(301)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02),所述滑杆(303)外壁贯穿至滑槽(302)内部,所述滑杆(303)外壁中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304)内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共享单车坐垫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304)一侧通过焊接方式与伸缩杆(305)一端连接,所述伸缩杆(305)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电机(306)驱动端,所述第一电机(306)顶部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二合页(307)连接,所述第二合页(307)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盖板(201)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享单车坐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娟沈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交通运输职业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