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及发动机防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0168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及发动机防护机构。所述发动机防护机构包括:安装箱体,所述安装箱体用于装设在安装车架的底部,所述安装箱体用于装设发动机组件,所述安装箱体朝向行驶面的一侧为防护侧,沿所述安装车架的行驶方向所述在所述防护侧上设有悬挂件与配位件,从所述悬挂件到所述配位件在所述防护侧上设有防撞凸部,且所述悬挂件朝向行驶面的一端、所述防撞凸部朝向行驶面的一端与所述配位件朝向行驶面的一端配合形成防撞导向部。上述发动防护机构能够有效保证摩托车的行驶安全性。防护机构能够有效保证摩托车的行驶安全性。防护机构能够有效保证摩托车的行驶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及发动机防护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摩托车的
,特别是涉及摩托车及发动机防护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根据摩托车的安装需要,传统的摩托车均需要将发动机装设在车架的底部,即通过发动机箱体对发动机进行装设,同时发动机箱体也可以对机油进行保存,以保证机油能够从发动机的吸油口被油泵吸入。因此,在利用发动机箱体进行组装后,由于发动机自身运作特性以及摩托车安装要求的影响,发动机箱体需要装设在车架底部,但是,当摩托车行驶过台阶或肩面时,行驶面容易与发动机箱体产生撞击,从而严重影响了摩托车驾驶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摩托车驾驶安全性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防护机构。
[0004]一种发动机防护机构。所述发动机防护机构包括:安装箱体,所述安装箱体用于装设在安装车架的底部,所述安装箱体用于装设发动机组件,所述安装箱体朝向行驶面的一侧为防护侧,沿所述安装车架的行驶方向所述在所述防护侧上设有悬挂件与配位件,从所述悬挂件到所述配位件在所述防护侧上设有防撞凸部,且所述悬挂件朝向行驶面的一端、所述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防护机构包括:安装箱体与安装车架,所述安装箱体装设在所述安装车架的底部,所述安装箱体用于装设发动机组件,所述安装箱体朝向行驶面的一侧为防护侧,沿所述安装车架的行驶方向在所述防护侧上设有悬挂件与配位件,在所述防护侧上还设有防撞凸部,且所述防撞凸部位于所述悬挂件与所述配位件之间,所述悬挂件与所述安装车架的适配部相连,所述适配部、所述悬挂件与所述防护侧朝向所述悬挂件的部位配合形成第一防撞导向部,所述防撞凸部与所述配位件配合形成第二防撞导向部,所述第一防撞导向部朝向行驶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防撞导向部朝向行驶面的一侧连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凸部包括多个防撞凸块,多个所述防撞凸块从所述悬挂件到所述配位件在所述防护侧上间隔设置,靠近所述悬挂件的所述防撞凸块为第一防撞凸块,靠近所述配位件的所述防撞凸块为第二防撞凸块,沿所述第一防撞凸块至所述第二防撞凸块的方向多个所述防撞凸块距离行驶面的间距逐渐减小,多个所述防撞凸块与所述配位件朝向行驶面的一端配合形成所述第二防撞导向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凸块朝向所述悬挂件的一侧为第一弧形侧,所述防撞凸块朝向所述配位件的一侧为第二弧形侧,且所述第一弧形侧的弧凸方向与所述第二弧形侧的弧凸方向均朝向所述悬挂件;或者所述防撞凸块朝向所述悬挂件的一侧为第三弧形侧,所述防撞凸块朝向所述配位件的一侧为直边侧,所述第三弧形侧的弧凸方向朝向所述悬挂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凸块包括第一安装座与第一缓冲块,所述第一安装座装设在所述防护侧上,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一缓冲块一体成型;或者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缓冲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配合的第二固定件,当所述第一缓冲块装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健明罗杰雄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