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埋盒及包埋盒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2018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埋盒及包埋盒组件,包埋盒设有包埋槽,包埋槽的底壁设有定位槽以及与定位槽间隔设置的定位孔;其中,定位槽为带状结构,定位槽用于供片状样本插入,并使片状样本处于竖直状态;定位孔为盲孔,定位孔用于供针状样本插入,并使针状样本处于竖直状态。利用上述的包埋盒对组织样本进行包埋时,可以在不利用人手扶住组织样本的情况下保证组织样本保持竖直状态,操作简单。操作简单。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埋盒及包埋盒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石蜡包埋
,尤其是涉及一种包埋盒及包埋盒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包埋盒是一种为组织样本在包埋时提供支撑或保护的构件。目前,在进行小截面的组织样本包埋时,经常需要使小截面的组织样本保持竖直状态,否则,样本若倒在包埋盒里,则不能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包埋,耽误实验进度。
[0003]将小截面的组织样本保持竖直状态的传统做法是:先将组织样本放入至包埋盒内,然后用手扶住,使组织样本保持竖直状态,之后再往包埋盒内注入熔融态石蜡。这种做法需要用手一直扶住组织样本,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包埋盒,用以解决将小截面的组织样本保持竖直状态的传统做法中存在操作麻烦的问题。
[0005]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包埋盒的包埋盒组件。
[0006]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包埋盒,所述包埋盒设有包埋槽,所述包埋槽的底壁设有定位槽以及与所述定位槽间隔设置的定位孔;其中,所述定位槽为带状结构,所述定位槽用于供片状样本插入,并使所述片状样本处于竖直状态;所述定位孔为盲孔,所述定位孔用于供针状样本插入,并使所述针状样本处于竖直状态。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包埋盒,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08]上述的包埋盒中,可以利用定位槽或者定位孔将样本定位,使得样本处于竖直状态,保证样本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包埋,以便科研人员更好的开展实验。具体而言,针对片状样本,例如普通的片状树叶,可以利用定位槽进行定位,片状样本插入定位槽后,可以在定位槽的槽壁的支撑下处于竖直状态;针对针状样本,例如松树的针形叶,可以利用定位孔进行定位,针状样本插入定位孔后,可以在定位孔的孔壁的支撑下处于竖直状态。利用上述的包埋盒对组织样本进行包埋时,可以在不利用人手扶住组织样本的情况下保证组织样本保持竖直状态,操作简单。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槽为至少两条,至少两条所述定位槽并列间隔设置,在至少两条所述定位槽中,包括第一定位槽以及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宽度在0.7mm

1.2mm之间,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深度在0.7mm

1.2mm之间,所述第一定位槽的长度在15mm

20mm之间,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宽度在0.7mm

1.2mm之间,所述第二定位槽的深度在1.7mm

2.2mm之间,所述第二定位槽的长度在15mm

20mm之间。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孔为至少两种,至少两种所述定位孔间隔设置,在至少两种所述定位孔中,包括第一定位孔以及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直径在0.7mm

1.2mm之间,所述第一定位孔的深度在0.7mm

1.2mm之间,所述第二定位孔的直
径在0.7mm

1.2mm之间,所述第二定位孔的深度在1.7mm

2.2mm之间。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包埋盒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侧壁即为所述包埋槽的底壁,所述底板的厚度大于所述定位槽的深度以及所述定位孔的深度,所述定位槽以及所述定位孔均开设于所述底板上。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包埋盒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侧壁即为所述包埋槽的底壁,所述底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定位槽的深度以及所述定位孔的深度;
[0013]所述底板的下侧壁设置有柱体以及槽体,所述定位槽贯穿所述底板并延伸至所述槽体上,所述定位孔贯穿所述底板并延伸至所述柱体上。
[0014]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包埋盒组件,所述包埋盒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包埋盒;以及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有限位槽以及限位孔,所述包埋盒放置于所述限位板上,所述柱体穿设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槽体穿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00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包埋盒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6]上述的包埋盒组件具备上述的包埋盒,在包埋盒中,可以利用定位槽或者定位孔将样本定位,使得样本处于竖直状态,保证样本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包埋,以便科研人员更好的开展实验。具体而言,针对片状样本,例如普通的片状树叶,可以利用定位槽进行定位,片状样本插入定位槽后,可以在定位槽的槽壁的支撑下处于竖直状态;针对针状样本,例如松树的针形叶,可以利用定位孔进行定位,针状样本插入定位孔后,可以在定位孔的孔壁的支撑下处于竖直状态。利用上述的包埋盒对组织样本进行包埋时,可以在不利用人手扶住组织样本的情况下保证组织样本保持竖直状态,操作简单。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板设有凹位,所述包埋盒的底部穿设于所述凹位内,所述限位槽以及所述限位孔均开设于所述凹位的底壁上。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凹位的侧壁设有导向槽,所述包埋盒的侧壁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导向槽导向配合。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包埋盒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包埋槽的槽口的左侧的第一防漏翘边、以及形成于所述包埋槽的槽口的右侧的第二防漏翘边。
[002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板上还设有第一接蜡槽以及第二接蜡槽,所述第一接蜡槽位于所述包埋盒的顶部的前侧边缘的下方,所述第二接蜡槽位于所述包埋盒的顶部的后侧边缘的下方。
附图说明
[0021]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包埋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所示的包埋盒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图1所示的包埋盒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包埋盒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包埋盒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
[0029]100、包埋盒;110、包埋槽;120、定位槽;130、定位孔;140、底板;150、槽体;160、柱体;170、导向板;180、第一防漏翘边;190、第二防漏翘边;
[0030]200、限位板;210、凹位;220、限位槽;230、限位孔;240、导向槽;250、第一接蜡槽;260、第二接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埋盒设有包埋槽,所述包埋槽的底壁设有定位槽以及与所述定位槽间隔设置的定位孔;其中,所述定位槽为带状结构,所述定位槽用于供片状样本插入,并使所述片状样本处于竖直状态;所述定位孔为盲孔,所述定位孔用于供针状样本插入,并使所述针状样本处于竖直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为至少两条,至少两条所述定位槽并列间隔设置,在至少两条所述定位槽中,包括第一定位槽以及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宽度在0.7mm

1.2mm之间,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深度在0.7mm

1.2mm之间,所述第一定位槽的长度在15mm

20mm之间,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宽度在0.7mm

1.2mm之间,所述第二定位槽的深度在1.7mm

2.2mm之间,所述第二定位槽的长度在15mm

20mm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为至少两种,至少两种所述定位孔间隔设置,在至少两种所述定位孔中,包括第一定位孔以及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直径在0.7mm

1.2mm之间,所述第一定位孔的深度在0.7mm

1.2mm之间,所述第二定位孔的直径在0.7mm

1.2mm之间,所述第二定位孔的深度在1.7mm

2.2mm之间。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明贵蔡艳杨力刘彩云屈飞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丰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