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式牵引车的车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1088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潜伏式牵引车的车体结构,其包括:车壳以及框架;车壳为一扁平车壳,其前端设置有适于牵引的挂钩,其两侧设置有开口;车壳包括:前壳体、后壳体、顶部盖板以及后部侧板;前壳体的后端与后壳体的前端相连接,顶部盖板装配于前壳体的顶部,后部侧板装配于后壳体的两侧;框架集成于车壳中,其包括:车身框架、连接于车身框架前端的车头框架、连接于车身框架后端的车尾框架;车身框架包括:框架板、连接于框架板两侧的车身梁,框架板镂空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车壳整体上为扁平形车壳,且分为前壳体和后壳体。同时,为了便于行走机构的装配,车身框架的框架板镂空设置,有利于充分利用垂直方向上的装配空间。于充分利用垂直方向上的装配空间。于充分利用垂直方向上的装配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潜伏式牵引车的车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AGV
,尤其涉及一种潜伏式牵引车的车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AGV小车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航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航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AGV小车广泛应用于物流、工业生产中,实现货物等的运输。且现有的牵引车向着小型化、稳定化方向发展。牵引车的小型化的重要方面涉及到车体结构的设计。因此,针对上述需求,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伏式牵引车的车体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潜伏式牵引车的车体结构,其包括:车壳以及框架;
[0005]所述车壳为一扁平车壳,其前端设置有适于牵引的挂钩,其两侧设置有开口;所述车壳包括:前壳体、后壳体、顶部盖板以及后部侧板;所述前壳体的后端与所述后壳体的前端相连接,所述顶部盖板装配于所述前壳体的顶部,所述后部侧板装配于所述后壳体的两侧;
[0006]所述框架集成于所述车壳中,其包括:车身框架、连接于所述车身框架前端的车头框架、连接于所述车身框架后端的车尾框架;所述车身框架包括:框架板、连接于所述框架板两侧的车身梁,所述框架板镂空设置,所述框架板的镂空区域形成潜伏式牵引车行走机构的安装空间。
[0007]作为本技术潜伏式牵引车的车体结构的改进,所述前壳体的正面的底部边缘位置还设置有一防撞条。
[0008]作为本技术潜伏式牵引车的车体结构的改进,所述前壳体的顶部具有开口,所述顶部盖板通过螺丝锁附于所述开口上。
[0009]作为本技术潜伏式牵引车的车体结构的改进,所述后部侧板分别枢转连接于所述后壳体的两侧,并能够打开或者关闭所述车尾框架对应的空间。
[0010]作为本技术潜伏式牵引车的车体结构的改进,所述车头框架为一矩形框架,且所述矩形框架水平地连接于所述车身框架前端。
[0011]作为本技术潜伏式牵引车的车体结构的改进,所述车尾框架包括:底板、连接于底板前端的大矩形框架、连接于底板后端的小矩形框架,所述大矩形框架和小矩形框架的顶部通过两根车尾梁相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车壳整体上为扁平形车壳,且分为前壳体和后壳体。同时,为了便于行走机构的装配,车身框架的框架板镂空设置,该镂空区域形成潜伏式牵引车行走机构的安装空间,有利于充分利用垂直方向上的装
配空间,进而实现小型化设计。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潜伏牵引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所述潜伏牵引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6]图3为图2中框架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4为图2中行走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9]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潜伏牵引车,其包括:车壳10、框架20、行走机构30。
[0020]为了实现本实施例牵引车的小型化设计,本实施例对车壳10和框架20进行优化设计,有利于降低牵引车的高度。
[0021]具体地,车壳10为一扁平车壳,其前端设置有适于牵引的挂钩11,其两侧设置有开口12。且车壳10的前端还设置有防撞条13。车壳10包括:前壳体101、后壳体102、顶部盖板103以及后部侧板104。其中,前壳体101的后端与后壳体102的前端相连接,前壳体101的顶部具有开口,顶部盖板103通过螺丝锁附于开口上,后部侧板104分别枢转连接于后壳体102的两侧,并能够打开或者关闭车尾框架23对应的空间。如此,以方便自顶部以及两侧打开牵引车,实现对牵引车的检修和维护等。
[0022]如图3所示,为了与车壳10的结构相配合,框架20集成于车壳10中,其包括:车身框架21、连接于车身框架21前端的车头框架22、连接于车身框架21后端的车尾框架23。其中,车身框架21收容于车壳10的中部空间中,为了便于行走机构30的装配,车身框架21包括:框架板211、连接于框架板211两侧的车身梁212,框架板211镂空设置,行走机构30的座板连接于框架板211的镂空区域213,如此有利于充分利用垂直方向上的装配空间。
[0023]车头框架22为一矩形框架,且该矩形框架水平地连接于车身框架21前端。车尾框架23包括:底板231、连接于底板231前端的大矩形框架232、连接于底板231后端的小矩形框架233。大矩形框架232和小矩形框架233的顶部通过两根车尾梁234相连接。如此,车尾框架23围成一装配空间,以便于牵引车控制主机的装配。
[0024]如图4所示,行走机构30设置于车身框架21中,其包括:主动轮31、驱动电机32以及减震机构33。
[0025]具体地,主动轮31左右对称设置,并分别与车壳10上的开口相对设置,两侧的主动轮31分别与一驱动电机32传动连接,两个主动轮31的驱动电机32共同连接于位于二者上方
的座板320上。如此,采用双驱电机有利于提升牵引车的牵引动力。
[0026]进一步地,两个驱动电机32分别经一减速机34与主动轮31传动连接,一驱动电机32及其减速机34与另一驱动电机32及其减速机34错位设置。如此布置,有利于充分利用车身框架21的装配空间。
[0027]为了辅助牵引车的行走,车头框架22底部的两侧还设置有万向轮35。进一步地,车尾框架23底部的两侧还设置有从动轮36。如此,前端的万向轮35可辅助牵引车的转向,后端的从动轮36可辅助牵引车的行走。
[0028]减震机构33能够缓冲行走机构30运行时产生的振动,进而有利于提高本技术潜伏牵引车运行时的稳定性。
[0029]具体地,减震机构33包括减震弹簧331,减震弹簧331自上而下贯穿座板320,其下端延伸至两个主动轮31的驱动电机32之间,并通过连接块332与两个主动轮31的驱动电机32相连接。如此,减震弹簧331能够吸收行走机构30垂直方向上产生的振动,进而降低牵引车行走时产生的晃动,提高车体自身的稳定性。
[0030]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减震弹簧331的安装固定,减震弹簧331通过一连接架333与车身框架21相连接。连接架333包括:收容于减震弹簧331上端的套筒3331、以及连接套筒3331至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伏式牵引车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潜伏式牵引车的车体结构包括:车壳以及框架;所述车壳为一扁平车壳,其前端设置有适于牵引的挂钩,其两侧设置有开口;所述车壳包括:前壳体、后壳体、顶部盖板以及后部侧板;所述前壳体的后端与所述后壳体的前端相连接,所述顶部盖板装配于所述前壳体的顶部,所述后部侧板装配于所述后壳体的两侧;所述框架集成于所述车壳中,其包括:车身框架、连接于所述车身框架前端的车头框架、连接于所述车身框架后端的车尾框架;所述车身框架包括:框架板、连接于所述框架板两侧的车身梁,所述框架板镂空设置,所述框架板的镂空区域形成潜伏式牵引车行走机构的安装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伏式牵引车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的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方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