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渗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990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渗透系统,包括壳体以及壳体上盖,所述壳体上盖内部插接有进液漏斗,所述壳体内部上端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下端设有渗透组件,所述壳体外部两侧设有增压组件,所述壳体下端整体为锥形结构,所述壳体下端设有收集组件,所述壳体上盖上表面设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上端设有清理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安装组件便于对清理组件进行安装与拆卸,通过清理组件可对壳体内部进行定期的清理,不影响壳体内部的正常工作,解决了现有的反渗透设备长时间使用下内部附着大量垃圾难以清理的问题,通过设置过滤组件使得在进行反渗透工作之前对工业废水进行预处理,防止大量的垃圾进入渗透组件。防止大量的垃圾进入渗透组件。防止大量的垃圾进入渗透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渗透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具体为一种反渗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利用膜技术进行废水的深度处理作为一项成熟、先进、高效的水处理技术,也已逐渐被人们接受;而相对于其他技术,反渗透技术正是由于在去除溶解性COD、重金属离子、色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已经成为诸多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反渗透又称为逆渗透,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理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进而达到处理工业废水的效果。
[0003]现有的反渗透设备尽管已经实现了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的效果,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反渗透设备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内部会附着大量的垃圾,难以进行清理,进而造成反渗透设备的堵塞,进而难以正常工作,导致现有的反渗透设备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设置清理组件以及安装组件进行对壳体内部定期清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反渗透系统,包括壳体以及壳体上盖,所述壳体上盖内部插接有进液漏斗,所述壳体内部上端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下端设有渗透组件,所述壳体外部两侧设有增压组件,所述壳体下端整体为锥形结构,所述壳体下端设有收集组件,所述壳体上盖上表面设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上端设有清理组件;
[0006]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抽气泵以及进气管,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板以及滑块,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于壳体上盖上表面,所述安装板内部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下端滑动连接于滑槽内部,所述抽气泵固定安装于滑块上表面,所述进气管顶端密封插接于抽气泵输出端,所述进气管末端密封插接于壳体内部上端两侧。
[0007]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上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壳体上盖内部开设有沉头孔,所述螺纹孔与沉头孔匹配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框架、过滤网以及第一挡块,所述过滤网固定安装于第一框架内部,所述壳体内部两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挡块卡接于凹槽内部,所述第一挡块位于第一框架下表面,所述第一框架两端滑动连接于凹槽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增压组件包括高压泵以及出气管,所述高压泵固定安装于壳体外部两侧,所述出气管顶端密封插接于高压泵输出端,所述出气管末端密封插接于壳体内部两侧,所述出气管末端位于过滤组件下端。
[0010]优选的,所述渗透组件包括第二框架、RO膜以及第二挡块,所述RO膜固定安装于第二框架内部,所述第二框架两端滑动连接于凹槽内部,所述第二挡块卡接于凹槽内部,所述
第二挡块位于第二框架下表面。
[0011]优选的,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内部上端中间位置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与壳体下端锥形结构匹配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壳体上盖内部两侧开设有通孔,所述进气管密封插接于通孔内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4]1、本技术设有清理组件以及安装组件,通过设置安装组件便于对清理组件进行安装与拆卸,通过清理组件可对壳体内部进行定期的清理,不影响壳体内部的正常工作,解决了现有的反渗透设备长时间使用下内部附着大量垃圾难以清理的问题;
[0015]2、本技术设有过滤组件以及壳体上盖,通过设置过滤组件使得在进行反渗透工作之前对工业废水进行预处理,防止大量的垃圾进入渗透组件,通过壳体上盖以及过滤组件和渗透组件与壳体内部滑动连接,整体设备便于进行安装与拆卸,使得相关工作人员便于进行检测以及维修。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壳体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清理组件以及安装组件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壳体上盖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收集组件示意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壳体;2、壳体上盖;3、进液漏斗;4、过滤组件;5、增压组件;6、渗透组件;7、收集组件;8、安装组件;9、清理组件;11、螺纹孔;12、凹槽;21、沉头孔;22、通孔;41、第一框架;42、过滤网;43、第一挡块;51、高压泵;52、出气管;61、第二框架;62、RO膜;63、第二挡块;71、收集箱;81、安装板;82、滑块;91、抽气泵;92、进气管;711、放置槽;811、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5]一种反渗透系统,包括壳体1以及壳体上盖2,壳体上盖2内部插接有进液漏斗3,壳体1内部上端设有过滤组件4,过滤组件4下端设有渗透组件6,壳体1外部两侧设有增压组件5,壳体1下端设有收集组件7,壳体上盖2上表面设有安装组件8,安装组件8上端设有清理组件9,实际进行使用时,待处理的工业废水通过进液漏斗3注入壳体1内部,先经过壳体1内部上端的过滤组件4进行废水的过滤,过滤后的水进入渗透组件6,此时通过增压组件5向壳体1内部通入空气,使得壳体1内部呈正压状态,使得渗透组件6上端的水通过渗透组件6向下流出,进而流出壳体1内部进入收集组件,完成对工业废水的处理,再通过安装组件8将清理组件9安装在壳体上盖2上端,进而通过清理组件9进行对壳体1内部进行清理即可。
[0026]具体的,过滤组件4包括第一框架41、过滤网42以及第一挡块43,过滤网42固定安装于第一框架41内部,壳体1内部两侧开设有凹槽12,第一挡块43卡接于凹槽12内部,第一挡块43位于第一框架41下表面,第一框架41两端滑动连接于凹槽12内部,工业废水进行壳
体1内部上端后,通过第一框架41内部的过滤网42进行过滤,过滤网42可过滤掉废水中大量的大颗粒杂质等垃圾,随即过滤后的水进入渗透组件6,通过设置第一挡块43将第一框架41固定在壳体1内部,且第一框架41滑动连接于壳体1内部,便于对过滤组件4安装与拆卸。
[0027]具体的,增压组件5包括高压泵51以及出气管52,高压泵51固定安装于壳体1外部两侧,出气管52顶端密封插接于高压泵51输出端,出气管52末端密封插接于壳体1内部两侧,出气管52末端位于过滤组件4下端,渗透组件6包括第二框架61、RO膜62以及第二挡块63,RO膜62固定安装于第二框架61内部,第二框架61两端滑动连接于凹槽12内部,第二挡块63卡接于凹槽12内部,第二挡块63位于第二框架61下表面,废水经过过滤后落入RO膜上表面,此时通过开启高压泵51,进而驱动出气管52向壳体内部增压,使得废水中的水分子由于压力差通过RO膜62,而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渗透系统,包括壳体(1)以及壳体上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盖(2)内部插接有进液漏斗(3),所述壳体(1)内部上端设有过滤组件(4),所述过滤组件(4)下端设有渗透组件(6),所述壳体(1)外部两侧设有增压组件(5),所述壳体(1)下端整体为锥形结构,所述壳体(1)下端设有收集组件(7),所述壳体上盖(2)上表面设有安装组件(8),所述安装组件(8)上端设有清理组件(9);所述清理组件(9)包括抽气泵(91)以及进气管(92),所述安装组件(8)包括安装板(81)以及滑块(82),所述安装板(81)固定安装于壳体上盖(2)上表面,所述安装板(81)内部上表面开设有滑槽(811),所述滑块(82)下端滑动连接于滑槽(811)内部,所述抽气泵(91)固定安装于滑块(82)上表面,所述进气管(92)顶端密封插接于抽气泵(91)输出端,所述进气管(92)末端密封插接于壳体(1)内部上端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上端开设有螺纹孔(11),所述壳体上盖(2)内部开设有沉头孔(21),所述螺纹孔(11)与沉头孔(21)匹配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4)包括第一框架(41)、过滤网(42)以及第一挡块(43),所述过滤网(42)固定安装于第一框架(41)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寒饶曼周刁斗熊程易锋成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明捷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