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聚焦罩之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9657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张力聚焦罩的制造方法。该聚焦罩包括有平行经线组及平行纬线组,纬线垂直于该经线且与该经线藉由一绝缘装置隔离。该方法包括有将该经线附着于一罩框,将第一绝缘体涂布在该经线上后,使第一绝缘体固化,并以第二绝缘体覆于第一绝缘体上。之后,将线体绕设及接触于第二绝缘体,藉由旋转该罩框、以及经由一张力器自一线源拉出一连续线体,并将它引至该经线上所需的位置。最后,将第二绝缘体加热,直到该线体附着于该第二绝缘体为止。(*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彩色显像管所使用之聚焦罩,特别是指一种组装张力聚焦罩之方法,该罩包括有互相垂直的经线组及纬线组。一彩色显像管包括有一电子枪,用来形成及发射三个电子束至显像管之屏幕上,该屏幕系位在该管的面板之内表面上,且是由三个不同彩色发射磷质元件阵列所组成。一个具有孔洞的罩体,其可以是一荫罩或是一聚焦罩,其位置是介于电子枪与屏幕之间,以使每一个电子束只能打击到与该束有关之磷质元素上。荫罩是一薄的金属片,例如钢,其轮廓是稍平行于该显像管面板之内侧表面。该荫罩可以是圆顶状或是予以拉伸。聚焦罩包括有彼此相垂直的两组导线,且由一绝缘体所隔离。不同之电压被施加在该两组导线上,以在每一个罩体开孔上产生多极的聚焦透镜。聚焦罩之其中一型式系为张力聚焦罩,其中至少一组之导线系施以张力。一般而言,在张力聚焦罩中,一组垂直的导线或经线系施予张力,而另一组水平导线或纬线则叠置在该经线上。在组装该张力聚焦罩时,需以高精确度来组装经纬导线,以达到一致之间隔。若该间隔之精确度可予以维持,则可使用新的制造方法来制造该显像管之屏幕。例如,若一聚焦罩可以以足够之重覆精确度来制作,则屏幕之矩阵及磷质图形即可预先印制,而不须使用特定的罩体来作光罩。因此,希望能开发出用来组装张力聚焦罩的技术,以提供新制造方法所需的精确度。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张力聚焦罩之制备方法。此一聚焦罩包括有一组平行的经线以及一组平行的纬线,其纬线系垂直于该经线且与该经线藉由一绝缘体装置予以隔离。该方法包括有将该经线附着于一罩框,再将一第一绝缘体涂布在该经线上。然后使第一绝缘体固化,并以一第二绝缘体覆于第一绝缘体上。之后,将线体绕设及接触于第二绝缘体,藉由旋转该罩框、以及经由一张力器自一线源拉出一连续的线体,并将该连续线体引导至该经线上所需的位置。最后,将第二绝缘体加热,直到该线体附着于该第二绝缘体为止。附图说明图1是一彩色显像管在轴部分之侧视图,其包括有一以本专利技术之张力聚焦罩框体组件的张力聚焦罩。图2是图1所示张力聚焦罩框体组件的透视图。图3是显示应用蚀刻方式形成包括有平行经线之罩体的张力聚焦罩组件的透视图。图4是显示应用绕线技术形成平行经线之张力聚焦罩组件的透视图。图5是显示具有绝缘装置的经线截面图。图6是显示在平行线体位在框体上之经线时,用来固定张力聚焦罩框体之旋转装置的透视图。图7是用于供应线体至图6的装置的绕线固定预张力系统的侧视图。图8是显示用于作同时绕线之两个固定装置的位置示意图。图9是显示用于作同时绕线之三个固定装置的位置示意图。图10是显示用于作同时绕线之六个固定装置的位置示意图。图1显示一种具有玻璃封体12之阴极射线管10,该玻璃封体包括有一矩形面板14以及由一矩形漏斗18所连结的管状颈部16。该矩形漏斗18具有一从阳极扣20延伸至该颈部16的内部导电涂层(未示)。该面板14包括有一圆柱状的观视面板22以及一环缘或侧壁24,它藉由一玻璃原料混合物26而被封固于漏斗18处。一个三色磷质屏幕28系由面板22之内表面所承载。该屏幕28系一行列式的屏幕,系以三个一组的配置方式之磷质行列,每一个三元组包括有三个颜色的磷行列。一圆柱状张力聚焦罩30系可移除地设置在距离该屏幕28的一预定相隔位置处。一电子枪32,如图1中之虚线所示,系设置在颈部16中央位置处,以产生及引导一中央电子束以及二个侧边电子束共三个入射的电子束,先通过该聚焦罩30,沿着收敛路径而到达屏幕28处。该阴极射线管10的设计是与一外部的磁偏向轭一齐使用,例如示于漏斗至颈部交界处附近之轭34。当动作时,该轭34会对三个电子束施以磁场,而使电子束在屏幕28的矩形光栅上水平及垂直地扫描。该聚焦罩30进一步示于图2中,其包括有两个长侧边36及38及两个短侧边40及42。该长侧边36及38系平行于该罩之一中央长轴X,而该短侧边40及42则平行于射线管之中央短轴Y。该聚焦罩30包括有两组导线,即一组经线44,其系平行于该中央次轴Y且互相平行;以及一组纬线46,其系平行于该中央长轴X且互相平行。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经线44为垂直延伸的平坦带,而纬线46则具有一圆形断面以及呈水平地延伸。在完成聚焦罩时,该经线及纬线系以适当的绝缘体彼此分离。该经线44可以是蚀刻的罩的一部分或是个别的元件。图3显示一在罩体贴附至框体前,位在一罩框50上方之蚀刻罩48。该蚀刻罩48是将平行的经线予以结合成单一结构。图4显示了一连续的经线52,定位在一固持及预载装置56上的罩框54。该装置56提供一压力给该罩框54,以稍减少其框体的长边间之距离。该固持及预载装置56及罩框54系可绕着该框体之长轴X而旋转。该连续的经线52系由一线轴58所供给。在拉出线轴58之后,该经线52通过一摩擦垫60,以设定该经线的绕线张力。再者,该经线52绕过一移动臂62,其可保持一固定的经线进给速度。然后该连续经线52,在以旋绕方式绕着主轴X,在绕设于该框体54及装置56之前,系绕过另一导轮64及经过一导板66。在连续经线52已绕于该框体54上后,其系被焊于该框体,且将通过该框体背后的连续经线部分予以除去。亦可由数个线轴同时地将数个经线绕设在该框体上。图3中的蚀刻罩上部或外部表面、或是图4中的个别经线系以图5所示之第一绝缘体55予以涂布。然后将该第一绝缘层55予以固化,再以一第二绝缘层57加于该第一绝缘体上。该第一绝缘层55之目的是为了要有效保持该前后形成的经线与纬线间之电隔离。该第二绝缘层57之主要目的是使纬线结合于该经线。该绝缘体亦可在经线未附着于框体上之前即施加于该经线上。再者,纬线系绕设并接触于第二绝缘体。图6显示一在绕设纬线于先前完成之经线期间,用来保持张力罩框之可旋转装置68。该装置包括有两个矩形体70及72,该矩形体70之四个侧边系呈L形截面,以使一框体可座置于其侧边之较低侧缘处。该矩形体72具有两个弧边74及两个直边76。该装置68系以两个框轴78及80旋动,以绕设连续线于聚焦罩的经线上,并且绕设在该装置68之直边76。一绕线固定的预张力系统82是用来提供一线体至该装置68,如图7所示。一连续线体84系由一线轴86首先通过一配有重量感测线板88间,以施以一预张力于该线体上。然后,该线体84绕于一张力轮90两次。该张力轮90系藉由一张力器92予以配重,其系设于该张力轮90的轴心上。然后该线体84绕于一V形轮94,其可引导该线体至该保持在装置68内之罩框上的经线上。该预张力系统82沿着一螺旋(未示)而移动,其系倍数于罩框之旋转速度,以得到所需的线距。图8显示两个框体96及98之位置,以同时供应线体至两个框体,相似地,图9显示三个框体100、102、及104之位置,以同用来同时供应线体至三个框体。图10显示六个框体106之位置,以同时供应线体至六个框体。在施以线体在涂布之经线的后,将该框体及相关的固定装置放入一烤箱中,以使第二绝缘体固化,藉此而使该线体经由两个绝缘体而结合于经线。然后,将多余之线体予以去除,并将框体自固定装置中取出。再将经线及线体作电连接,且将该张力聚焦罩置入管封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张力聚焦罩(30)的制造方法,其中该聚焦罩包括有一组平行的经线(44)以及一组平行的纬线(46),其纬线系垂直于该经线且与该经线藉由一绝缘装置(55,57)予以隔离,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有:a)将该经线附着于一罩框(50,54,96,98,100,102,104,106),b)以一第一绝缘体(55)涂布在该经线上,c)使第一绝缘体固化,d)以一第二绝缘体(57),将第一绝缘体覆于该经线上,e)将线体绕设及接触于第二绝缘体,藉由旋转该罩框、以及经由一张力器(92)自一线源(86)拉出一连续的线体(84),并将该连续线体导引至该经线上所需的位置,以及f)将第二绝缘体加热,直到该线体附着于该第二绝缘体为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经线(44)是蚀刻罩体(48)的一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1995-7-26 5077691.一种张力聚焦罩(30)的制造方法,其中该聚焦罩包括有一组平行的经线(44)以及一组平行的纬线(46),其纬线系垂直于该经线且与该经线藉由一绝缘装置(55,57)予以隔离,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有a)将该经线附着于一罩框(50,54,96,98,100,102,104,106),b)以一第一绝缘体(55)涂布在该经线上,c)使第一绝缘体固化,d)以一第二绝缘体(57),将第一绝缘体覆于该经线上,e)将线体绕设及接触于第二绝缘体,藉由旋转该罩框、以及经由一张力器(92)自一线源(86)拉出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W诺斯卡JJ米查尔切克P库泽EW霍奇
申请(专利权)人:汤姆森消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