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彩色阴极射线管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9585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彩色阴极射线管,通过防止其电极单元的扭曲,能够消除其性能的劣化和减小图像色彩的不均匀性。该彩色阴极射线管包括框架和孔栅板,孔栅板拉伸并固定在框架上,并具有电极单元。以加压力给框架、加拉力给孔栅板的状态,将孔栅板拉伸并固定在框架上。在框架上拉伸并固定孔栅板、加给孔栅板拉力的工艺中,加给电极单元的最大拉力规定在电极单元抗拉强度的30%~85%的范围内。(*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伸展在框架上的孔栅板的改进,特别涉及能防止孔栅板扭曲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下文中记为彩色CRT)。至今,具有单轮三束结构、条纹荧光屏和孔栅板(下文中记为AG)的彩色CRT已公知。用于这种彩色CRT的AG这样设置,即用化学腐蚀方法,由薄低硬度钢板形成条形孔板,并通过焊接等方法将其固定在由钢框架形成的框架上,加给框架以预定的拉力。附图说明图1和2是分别展示上述彩色CRT框架和固定在该框架上的AG的透视图。图1中,框架1具有上、下部件(下文中记为A部件)2A和2B,它们由横截面为L形状的钢材并经压制模具拉制等方法制造而形成。通过弯折方钢棒或类似的钢材来制备各左、右部件(下文中记为B部件)3L和3R,即使方钢棒为向横向的U型,并再次向内并垂直地弯折两已弯折端。将弯折部分的端部焊接至A部件2A和2B的后侧,以形成框架1。如图2所示,通过用照相化学腐蚀方法,在矩形低硬度钢板上形成条状孔栅来制备AG4。AG4具有约0.1mm的厚度。在其上的栅格5的数量选择在300~1200列的范围内,在各个栅格5之间的间隙一般选择在0.5~0.8mm的范围内。在栅格5、5之间构成电极单元7。如图2所示,当将AG4焊接在这种框架1上时,对A部件2A、2B进行表面光洁处理,并将其与AG的焊接部分6进行焊接。AG4受到沿上、下方向的拉力,如图2中的箭头A-A所示,而框架1受到沿上、下方向的压力,如图11中的箭头B-B所示,因而它们两者相互焊接在一起。焊接在框架1上的AG4被切去栅格5,留下电极单元7。如图3所示,将弹簧座8焊在A、B部件2B、3L和3R上。片簧9焊在各弹簧座8上,片簧9具有与设置在面板侧表面上的销钉啮合的孔。从而形成选色极10。在将AG4整个焊在框架1上之后,对用于彩色CRT的选色极10进行热处理,以消除在将弹簧座8和片簧9焊在框架上之前所进行的前期工序中的加工应力。通常称这种热处理为黑化处理,在该处理过程中,使框架1和AG4穿过如图4所示的热充气炉,并为防止生成Fe2O3(三氧化二铁、棕色铁锈),使其加热至460℃,在框架1和AG4的钢制品表面上就均匀地覆盖黑色Fe3O4(四氧化三铁),从而可防止在AG面上反射自荧光屏所发射的光。这种热处理使选色极10、尤其是电极单元7的尺寸改变。下面将详细进行说明。当框架1上未焊接片簧9和弹簧座8的选色极10穿过图4所示的热充气炉时,从炉子入口11送入的选色极10在炉子按照温度增加钭线13逐渐增加温度,并达到其最高温度460℃,当在对选色极10进行其后的冷却时,具有较大热容量的框架1的温度下降钭线,和具有较小热容量的AG4尤其是电极单元7的温度下降钭线相互不同。由于具有较小热容量的电极单元7迅速冷却,而框架1逐渐地冷却,电极单元7除受到以前的拉力外,又受到相应于该温度引起的拉力,这使电极单元7拉长。如果此时的拉伸超过AG4的电极单元7的钢材弹性限度,那么电极单元7不能恢复到原来的长度而保持在其拉伸状态,促使电极单元扭曲。接着,在加热至460℃的选色极10按照温度下降钭线14冷却并从热充气炉出口12排出之后,它暴露在室温下的大气中。因此,由于框架1和AG4的电极单元7的热容量之间的差别,电极单元7迅速冷却而框架1逐渐地冷却,所以电极单元7首先开始收缩,导致在其上发生扭曲。如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这样的问题,即由于AG4的电极单元7的扭曲改变了栅格5的宽度,栅格5的不均匀宽度掩蔽了涂敷在面板内表面上的彩色荧光条,从而形成不均匀的荧光条,降低了彩色CRT的分辨率并使图像上的色彩不均匀。本专利技术就是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其目的在于通过防止对选色极黑化处理之后电极单元的扭曲,来获得能够消除分辨率的劣化和减小色彩不均匀性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以及获得制造这种彩色阴极射线管的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按照本专利技术,当将孔栅板拉伸在框架上时,在孔栅板的电极单元受到最大拉力处,对电极单元规定为抗拉强度的30%~85%范围内的拉力。按照这种设置,通过防止电极单元的整个扭曲,可以获得能消除分辨率的劣化和减小色彩不均匀性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图1是展示常规选色极框架的透视图;图2是展示选色极框架和孔栅的装配状态的透视图3是展示选色极的透视图;图4是用于解释在组装选色极之后进行的黑化工艺的曲线;图5A和5B是分别表示用于本专利技术彩色阴极射线管的选色极拉力分布的示意图;和图6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彩色阴极射线管选色极孔栅的应力变化的负荷变形曲线。下面,参照图5A、5B和6,描述本专利技术的选色极。参照图1所述,具有图5A或5B所示形状的框架广泛地用作选色极的框架。通过把AG4焊在框架1上,即将U形B部件3L、3R焊在上、下A部件2A、2B之间的两侧端上,设置示于图5B中的选色极10。如图5A、5B中的曲线16、17所示,上述两种选色极的各应力分布表明,在B部件3L、3R焊在A部件2A、2B上的部分位置18拉力最大。图6是表示应力和应变之间关系的负荷变形曲线坐标,其纵坐标代表在由低硬度钢等通常所构成的AG4的电极单元7在拉力测试仪等上被加负荷并随着负荷的增加而拉伸时获得的负荷,其横坐标代表由此产生的电极单元7的延伸。其相互关系正如图6中曲线19所示。图6的负荷变形曲线可以被认为是标称应力应变曲线座标,其纵坐标代表用负荷量除以测试件原始横截面积所获得的应力大小值,并由应变量代表测试件的延伸量,用该延伸量除以测试件的原始长度获得该应变量。标称应力应变曲线中的曲线19上的A点是负荷和延伸量成比例增加的极限。B点是弹性变形极限,即通过加负荷使测试件延伸,并在去除负荷之后使其停止延伸和返回到原始状态的点。在屈服点C,沿测试件由较小阻力的方向开始滑移,在未施加负荷时测试件被拉伸,并达到下屈服D。在点E,施加的负荷最大。在点F,测试件断裂。具体地说,由于电极单元7被拉伸,以致处于超过不能恢复其原始长度的弹性变形限制点B的可塑区,则当它们冷却时,AG4的多个电极单元沿随机位置扭曲。在该实施例中,用上述曲线19的最大负荷点E处的负荷Pmax(Kg)除以测试件的电极单元7的原始横截面面积Ao(mm2)所获得的应力抗拉强度值,被确定为抗拉强度δB。具体地说,抗拉强度δB可表示为δB=PmaxAo]]>为了防止电极单元7扭曲,应完全避免这种工艺,即在示于图5A和5B的选色极的黑化处理的冷却工艺过程中,此时AG4焊接在框架1上,电极单元处于允许拉伸和扭曲的塑性变形区域,应避免将额外的拉力施加给电极单元7。为此目的,在该实施例中,使用具有厚度设置在对小型管子为0.1mm、对大型管子为0.13的范围、宽度在0.5mm~0.8mm范围的作电极单元7的软钢板作测试件进行实验,在示于图5A和5B的选色极的最大应力点测得抗拉强度δB。在上述实验中,Pmax值为60Kg。在设置这些测试件抗拉强度δB为黑化处理之后获得的抗拉强度的90%时,电极单元7扭曲。当规定它们为低于85%时,可防止电极单元7扭曲。并且,当规定电极单元7的拉力低于30%时,即使施加预定拉力来将AG4焊在框架1上,以形成彩色CRT的选色极10,并通过拉伸各具有约25μm直径的两细金属丝,用作具有与其垂直的适当拉力的减振器,对各电极单元7加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彩色阴极射线管,包括:框架;和拉伸并固定在所说框架上的孔栅板,该影条板带有电极单元,其特征在于:以这种状态将孔栅板拉伸并固定在所说框架上,即使所说框架受到压力,使所说孔栅板受到拉力,并且在所说框架上拉伸并固定所说孔栅板、将所说拉 拉力施加给所说孔栅板的工艺中,施加给所说电极单元的最大拉力规定在所说电极单元抗拉强度的30%~85%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5-7-26 190725/951.一种彩色阴极射线管,包括框架;和拉伸并固定在所说框架上的孔栅板,该影条板带有电极单元,其特征在于以这种状态将孔栅板拉伸并固定在所说框架上,即使所说框架受到压力,使所说孔栅板受到拉力,并且在所说框架上拉伸并固定所说孔栅板、将所说拉力施加给所说孔栅板的工艺中,施加给所说电极单元的最大拉力规定在所说电极单元抗拉强度的30%~85%的范围内。2.一种制造彩色阴极射线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由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篠田正树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