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搅拌式气体溶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8187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微纳米气体生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旋转搅拌式气体溶解装置,包括中转箱,气体供应罐,控制模块和溶气罐,所述中转箱与溶气罐底部循环回路连接,并且设置在溶气罐左侧;本实用通过冲击管与注气装置的配合,致使旋转装置旋转,混合搅拌了进入溶气罐的气体与液体,增大了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气体溶解到液体的溶解量;通过注气装置的旋转,带动了溶气罐中的气液混合液进行同方向的进行旋转,第一,旋转的气液混合流增加了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气体溶解到液体的溶解量,第二,旋转的气液混合流带动了注气装置,节约了工作成本。节约了工作成本。节约了工作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搅拌式气体溶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微纳米气体生成
,尤其涉及旋转搅拌式气体溶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今社会的发展中,纳米气泡应用于高科技产业、冶金行业、石化工业、饮用水处理,工业排水方面、工业污染处理、养殖业、农业、医疗、水环境处理等多各方面都具有应用,正因为微纳米气泡具有无污染、制造成本低的技术优点,微纳米气泡是通过在液体中增加气体的溶解量,并且溶解于液体的气体在气液混合液中的直径要小,再生产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增夹气液的混合程度,从而增加气体溶解于液体的溶解量。
[0003]现有技术大都通过将气体与液体分别从溶气罐的底部注入到溶气罐中,并通过装置对气体与液体进行混合搅拌,达到了增加气体与液体接触面积的目的,并且通过搅拌对气体的体积进行切割和粉碎,使气体的体积变小;但是现有技术通过外加驱动(如电机等)的方式使注气装置旋转;该方式不仅成本较高,而且环保性差;虽然现有技术存在外加驱动,但是该方式存在搅拌能力较差,对气泡的破碎能力不强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利用溶气罐的内部装置,通过利用水流的动能,对注气装置的挡片进行冲击驱动,导致注气装置在向溶气罐中注气的同时并进行旋转,通过旋转对水和气体进行搅拌混合,增加了水和气体的接触面积,同时注气装置的挡片在最上端的一部分处于气体层中,在旋转时掀起部分的水同样能够增加水和空气接触面积,通过水和气体是接触面积增加,增大了气体溶解到水体的溶解量,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05]旋转搅拌式气体溶解装置,包括中转箱,气体供应罐,控制模块和溶气罐,所述中转箱与溶气罐底部循环回路连接,并且设置在溶气罐左侧;所述气体供应罐设置在溶气罐左侧并与其底部相通连接;所述连通装置设置在溶气罐右侧;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溶气罐右下侧;所述溶气罐内部设置有注气装置,所述注气装置包括进水管、冲击管、注气管、出气管、挡片;所述溶气罐底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末端设置有冲击管;所述溶气罐内部靠近进水管上方转动连接有注气管;所述注气管通过支架设置有出气管,支架外侧设置有挡片。
[0006]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文丘里管,所述文丘里管外侧设置有引流管。
[0007]优选的,所述溶气罐顶部设置有压力计,气液分离器和电磁压力阀。
[0008]优选的,所述气体供应罐与溶气罐之间管路上设置有气阀和控制阀。
[0009]优选的,所述中转箱与溶气罐之间管路上设置有泵和液阀。
[0010]优选的,所述连通装置上设置有传感器。
[0011]本技术有益效果:
[0012]1、通过冲击管与注气装置的配合,致使旋转装置旋转,混合搅拌了进入溶气罐的
气体与液体,增大了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气体溶解到液体的溶解量;
[0013]2、通过注气装置的旋转,带动了溶气罐中的气液混合液进行同方向的进行旋转,第一,旋转的气液混合流增加了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气体溶解到液体的溶解量,第二,旋转的气液混合流带动了注气装置,节约了工作成本;
[0014]3、通过进水管与引流管配合,利用负压的原理,实现了内外水体的混合并且在引流管进水口处造成了水体向下流动的效果,助于挡片的旋转;
[0015]4、通过溶气罐内部曲面的设置,减少了在溶气罐中气液混合流在流动过程中的动能损耗,节约了装置运行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装置的流程装置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溶气罐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说明:11、中转箱;12、泵;13、气体供应;14、控制模块;15、气阀;16、控制阀;17、液阀;18、循环阀;19、溶气罐;21、压力计;22、气液分离器;23、电磁压力阀;24、连通装置;25、传感器;3、注气装置;31、进水管;32、引流管;33、冲击管;34、注气管;35、出气管;36、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技术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技术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另外,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技术,与专利技术没有连接的部件将从附图中省略。
[0020]如图1所示,旋转搅拌式气体溶解装置,包括:中转箱11、泵12、气体供应13、控制模块14、气阀15、控制阀16、液阀17、循环阀18、溶气罐19、压力计21、气液分离器22、电磁压力阀23、连通装置24、传感器25;
[0021]所述中转箱11位于溶气罐19的一侧,用于储存和中转气液混合液;
[0022]所述泵12位于中转箱11和溶气罐19连接的管道上,用于装置液体流的驱动;
[0023]所述气体供应13位于中转箱11的一侧,用于提供有压力的气体;
[0024]所述控制模块14用于装置的调控与协调;
[0025]所述气阀15位于气体供应13和溶气罐19连接的管道上,用于控制气体排放的装置;
[0026]所述控制阀16位于气体供应13和溶气罐19连接的管道上,用于控制模块14对气体排放进行控制;
[0027]所述液阀17位于中转箱11和溶气罐19连接的管道上,用于控制液体流动的阀门;
[0028]所述循环阀18位于溶气罐19循环管道与中转箱11连接管道上,用于控制循环的装置;
[0029]所述溶气罐19位于中转箱11的一侧,用于气体溶解与液体的装置;
[0030]所述压力计22位于溶气罐19的上方,用于测量溶气罐19内部的压强;
[0031]所述气液分离器21位于溶气罐19的内部上方,用于分离气体和液体,避免影响装
置对数据的检测;
[0032]所述电磁压力阀23位于压力计22的一侧,用于控制气液分离器21;
[0033]所述连通装置24位于溶气罐19的一侧,用于比对溶气罐19内部气体与液体的含量;
[0034]所述传感器25位移连通装置24上,用于检测连通装置24中液面的位置;
[0035]如图2所示,所述溶气罐19内部设置有注气装置3;所述注气装置3包括进水管31、引流管32、冲击管33、注气管34、出气管35、挡片36;
[0036]所述进水管31位于溶气罐19的底部,用于外部液体进入溶气罐19的管道,连接于冲击管33
[0037]所述引流管32位于进水管31靠近文丘里管的出口上方,通过文丘里效应产生的负压,使溶气罐19内部液体再次通过引流管32进入进水管31形成循环回流;
[0038]所述冲击管33位于进水管31的后方,用于形成有效的冲击流对挡片36进行驱动冲击;
[0039]所述注气管34固定于溶气罐19的外壳上,用于输送外部的气体和固定注气装置3;
[0040]所述出气管35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旋转搅拌式气体溶解装置,包括中转箱(11),气体供应罐(13),控制模块(14)和溶气罐(19),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箱(11)与溶气罐(19)底部循环回路连接,并且设置在溶气罐(19)左侧;所述气体供应罐(13)设置在溶气罐(19)左侧并与其底部相通连接;连通装置(24)设置在溶气罐(19)右侧;所述控制模块(14)设置在溶气罐(19)右下侧;所述溶气罐(19)内部设置有注气装置(3),所述注气装置(3)包括进水管(31)、冲击管(33)、注气管(34)、出气管(35)、挡片(36);所述溶气罐(19)底部设置有进水管(31);所述进水管(31)末端设置有冲击管(33);所述溶气罐(19)内部靠近进水管(31)上方转动连接有注气管(34);所述注气管(34)通过支架设置有出气管(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传心张国城周欣缘陈春利
申请(专利权)人:微纳气泡浙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