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7098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闪光放电管包含一个针形电极。该针形电极具有一个带第一端部的钨制极芯。一根镍制引线具有与上述第一端部相连的第二端部。在电极制造方法中,极芯和引线被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夹头机构限定,其中第一和第二端部彼此面对着。通过移动第一和第二夹头机构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端部被彼此推压在一起。在第一和第二端部彼此推压着的情况下,第一和第二夹头机构被供应电流,从而利用电阻焊接将极芯和引线焊接在一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体地讲,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将电极的金属杆高效焊接在一起的。每个针形电极分别包含一个极芯和一根与极芯相连的引线。极芯容纳在玻璃容壳中,并且是由钨(W)制成的。引线从玻璃容壳向外延伸,并且是由镍(Ni)或锰镍合金(Mn-Ni)制成的。为了获得针形电极,钨杆的一端焊接在镍制引线的一端上。具体地讲,在钨杆端部保持对接在镍制引线端部上的情况下,电流在钨杆与镍制引线之间流过。由于镍制引线的熔点相当低,因此镍制引线端部会熔化并且包围在钨杆端部上,从而实现焊接。一个球形熔接部分形成在被焊接的镍制引线端部上,并且用于将针形电极定位在玻璃容壳中。一个环形阴极件连接在作为阴极的针形电极的钨杆上,该阴极件是由含有铯化合物的烧结金属制成的,并且用于提高电子放射效率。环形阴极件具有一个中心孔,用于被针形电极穿过。环形阴极件被挤压并变形,再通过敛缝操作而连接在针形电极上。出于牢固敛缝的目的,针形电极钨杆的表面上设有由微型凹槽和划痕构成的随机图案。形成在钨杆与镍制引线之间的球形熔接部分需要具有规则的形状和尺寸,以便于将针形电极定位在玻璃容壳中。然而,球形熔接部分的形状会随着焊接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并且难以获得规则的共同形状。在针形电极的传统制造技术中,凹槽或划痕的随机图案是在钨杆的制作过程中通过切割、刮削、腐蚀或其他方式形成的。然而,为产生随机图案而需要采用的步骤数量太多。因此,针形电极的制造成本因加工步骤复杂而无法降低。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和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闪光放电管针形电极的,针形电极包含一个具有第一端部的第一金属杆和一个具有与第一端部相连的第二端部的第二金属杆。在这种中,第一和第二杆被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夹头机构夹持住,其中第一和第二端部彼此面对着。通过移动第一和第二夹头机构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端部被彼此推压在一起。在第一和第二端部彼此推压着的情况下,第一和第二夹头机构被供应电流,从而利用电阻焊接将第一和第二杆焊接在一起。在焊接步骤中,第二端部熔化而形成一个球形熔接部分,该球形熔接部分包围并紧固在第一端部上。闪光放电管包含一个容壳,其在内部封装着放电气体。第二针形电极穿通并紧固在容壳上。前述针形电极插入容壳中,其中第二杆从容壳向外延伸,第一杆布置在容壳中,而且前述针形电极与第二针形电极相反安置。球形熔接部分安置在容壳的外表面上。此外,在第二夹头机构供应第二杆之前,第一杆从第一夹头机构中伸出的量被调节。球形熔接部分在焊接完成后的直径大于其沿着针形电极的轴向看时的厚度。第一和第二夹头机构包含第一和第二双向夹头,第一双向夹头沿第一夹紧方向夹紧第一杆,第二双向夹头沿第二夹紧方向夹紧第二杆,第一和第二夹紧方向基本上彼此垂直。第一杆具有直径Dw,而第一杆从第一夹头机构中伸出的量为0.6Dw至1.5Dw。第一杆中包含钨。针形电极是一个针形阴极,并且还包含一个紧固在第一杆上的环形阴极件。此外,第一杆的表面要经受表面处理。在表面处理之后,阴极件被紧固在第一杆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闪光放电管针形电极的,针形电极包含一个第一金属杆和一个环形阴极件,阴极件紧固在第一杆上,用以提高电子发射效率。在这种中,通过施加激光而在第一杆上成形出一个凹槽。阴极件被紧固在凹槽上。此外,在凹槽成形步骤中,气体吹向第一杆,以将成形凹槽时产生的金属渣吹掉。第一杆具有一个布置在阴极件远侧的第一端部。针形电极还包含一个具有与第一端部相连的第二端部的第二金属杆。另外,在凹槽成形步骤之前,第二杆与第一杆连接起来。阴极件沿针形电极的轴向具有尺寸Lc,凹槽沿轴向的宽度为0.1Lc至1.5Lc。第一杆具有直径Dw,凹槽的深度为0.03Dw至0.4Dw。阴极件中包含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第一杆要经受喷丸处理,以使第一杆获得表面粗糙度。在喷丸处理之后,阴极件被紧固在第一杆上。此外,阴极件被挤压并变形,以将阴极件连接在第一杆上。第一杆具有一个布置在阴极件远侧的第一端部。针形电极还包含一个具有与第一端部相连的第二端部的第二金属杆。此外,在凹槽成形步骤之前,第二杆与第一杆连接起来。这样,用于构成电极的金属杆可以高效焊接在一起,从而可以以低成本制造出电极。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闪光放电管的解释性的竖直剖视图;图2是闪光放电管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一种用于制造针形阴极的生产线的布置图;图4是用于夹紧针形阴极的夹头的局部断开透视图;图5A是用于显示阴极芯和引线之间的相对位置的解释性正视图;图5B是用于显示阴极芯和引线的对接操作的解释性正视图;图6是用于显示阴极芯和引线的焊接操作的解释性正视图;图7A是针形阴极被施加激光时的状态的横断面图;图7B是针形阴极在形成了凹槽后的状态的横断面图;图8是用于制造闪光放电管的过程的流程图;图9A是用于显示将玻璃珠安装到位于加热支承板上的针形阴极上后的状态的解释性竖直剖视图;图9B是用于显示讲环形阴极件安装到针形阴极上后的状态的解释性竖直剖视图;图10是用于显示玻璃容壳的密封操作的解释性竖直剖视图;图11是用于显示针形阴极上的各种尺寸的局部断开正视图;图12是阴极芯的伸出量与球形熔接部分的形状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3是一种电压施加模式的曲线图;图14是焊接时间与球形熔接部分的形状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5是另一种优选电压施加模式的曲线图;图16是用于显示一种凹槽的局部断开正视图;图17是用于显示一种通过两次施加激光而形成的双凹槽的局部断开正视图;图18是用于显示环形阴极件的尺寸的竖直剖视图。针形阴极6包含一个作为极芯的阴极芯12和一根引线13。阴极芯12容纳在容壳3中。引线13从容壳3向外伸出,并且用于连接到一个印刷电路板上。一个球形熔接部分14通过焊接而形成在阴极芯12与引线13之间。阴极芯12由钨(W)成形为杆状。一个凹槽或槽20形成在阴极芯12上,用以连接环形电极部分8。引线13由镍(Ni)制成,其直径等于或大于阴极芯12的直径。球形熔接部分14通过焊接而形成在阴极芯12与引线13之间,即引线13局部熔化而覆盖在阴极芯12的一端上。阴极芯12也可以由除钨以外的材料制成。阴极芯12的材料实例有镍钴铁合金、镍铁合金和钼合金。引线13也可以由除镍以外的材料制成。引线13的材料实例有锰镍合金(Mn-Ni)、钴镍铁合金、镍铁合金和钼合金。针形阳极7包含一个作为极芯的阳极芯16、一根引线17和一个球形熔接部分18,它们类似于针形阴极6中的那些元件。阳极芯16的长度与阴极芯12不同。除此之外,针形阳极7以与针形阴极6相同的方式由相同的材料中制作出来。玻璃珠9和10被成形为环形。孔9a和10a形成在玻璃珠9和10中,用以被针形阴极阳极6和7的阴极芯12和阳极芯16穿过。在被阴极芯12和阳极芯16穿过后,玻璃珠9和10被一个加热器加热,并且熔接在阴极芯12和阳极芯16上。之后,玻璃珠9和10插入容壳3的开口4和5中,再被一个加热器加热和熔化,从而紧密地封闭和密封住容壳3。环形阴极件8中的成分包含金属和铯化合物。首先,金属粉末被成形为环形并且被烧结。之后,铯化合物添加到环形金属上并被处理。在操作时,环形阴极件8能够在放电过程中保持高效发射电子。为了固定环形阴极件8,环形阴极件8被安置在阴极芯12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造闪光放电管针形电极的电极制造方法,上述针形电极包含一个具有第一端部的第一金属杆和一个具有与上述第一端部相连的第二端部的第二金属杆,上述电极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利用第一和第二夹头机构夹持住上述第一和第二杆,其中上述第一和 第二端部彼此面对着;移动上述第一和第二夹头机构中的至少一个,以将上述第一和第二端部彼此推压在一起;在上述第一和第二端部彼此推压着的情况下,向上述第一和第二夹头机构供应电流,从而利用电阻焊接将上述第一和第二杆焊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1-7-4 203864/20011.一种用于制造闪光放电管针形电极的电极制造方法,上述针形电极包含一个具有第一端部的第一金属杆和一个具有与上述第一端部相连的第二端部的第二金属杆,上述电极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利用第一和第二夹头机构夹持住上述第一和第二杆,其中上述第一和第二端部彼此面对着;移动上述第一和第二夹头机构中的至少一个,以将上述第一和第二端部彼此推压在一起;在上述第一和第二端部彼此推压着的情况下,向上述第一和第二夹头机构供应电流,从而利用电阻焊接将上述第一和第二杆焊接在一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焊接步骤中,上述第二端部熔化而形成一个球形熔接部分,上述球形熔接部分包围并紧固在上述第一端部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闪光放电管包含一个容壳,其在内部封装着放电气体;第二针形电极,其穿通并紧固在上述容壳上;前述针形电极插入上述容壳中,其中上述第二杆从上述容壳向外延伸,上述第一杆布置在上述容壳中,而且前述针形电极与上述第二针形电极相反安置;上述球形熔接部分安置在上述容壳的外表面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制造方法,还包括这样一个步骤在上述第二夹头机构供应上述第二杆之前,调节上述第一杆从上述第一夹头机构中伸出的量。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球形熔接部分在焊接完成后的直径大于其沿着上述针形电极的轴向看时的厚度。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和第二夹头机构包含第一和第二双向夹头,上述第一双向夹头沿第一夹紧方向夹紧上述第一杆,上述第二双向夹头沿第二夹紧方向夹紧上述第二杆,上述第一和第二夹紧方向基本上彼此垂直。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杆具有直径Dw,上述第一杆从上述第一夹头机构中伸出的量为0.6Dw至1.5Dw。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杆中包含钨。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针形电极是针形阴极,并且还包含一个紧固在上述第一杆上的环形阴极件;上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对上述第一杆的表面作表面处理;在上述表面处理之后将上述阴极件紧固在上述第一杆上。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表面处理步骤包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健一飞田勉岩崎信行村松正好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